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让读通过他的眼睛,印证了中国深厚的化底蕴,折射出现代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是《外国人在中国丛书》系列的第一部,由外出版社出版。此书讲述了一位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通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加拿大留学生大山的师弟。当他本人听说让他写书时,他非常吃惊。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经历和每一位在中国的外国人都一样,经历太平常了。  相似文献   

3.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现代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 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 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 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 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 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使读者通 过他的眼睛,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现代 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 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使读者通过他的眼睛,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现代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现代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 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 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 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 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 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使读者通 过他的眼睛,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现代 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 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使读者通过他的眼睛,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现代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讲述了一位留 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 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 恋爱、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 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 出现代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入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展进程, 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日益频繁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产生兴趣。我曾经在那里学习过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聚集了这样一批远渡重洋而来的异国学子,他们与中国学生一起听课、讨论,在他们自身充分感受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世界语言文字中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文字,既能引起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的兴趣,又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汉字字源入门》一书就是为了帮助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汉字知识,学习掌握书写现代汉字而编写的。  相似文献   

12.
周瑾 《对外大传播》2005,(10):28-30
对冯骥才先生的采访,是在天津小白楼他的工作室里进行的。在约见冯先生的过程中,笔深深感觉到冯先生太忙了。据冯骥才说,他几乎每天凌晨一两点才入睡。可每次笔打电话到工作室时,在电话那头,总能听见他宽厚、响亮的声音。 “在我发表的小说中,大概以《三寸金莲》争议最为激烈。”但是这部小说被翻译成七种字,有英,有越南,有俄。冯骥才的书为什么总是被国外出版界所关注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跟我的小说背景有关,我的小说都有中国化和地域的背景,外国人看你中国的小说看什么?他看的是你的味道,属于中国的味道。《三寸金莲》当年引起争议的内容中,最主要的就是有读认为我在宣扬与赞美‘三寸金莲’,实际上这是读对小说的误读。《三寸金莲》不是那种以暴露中国历史传统上落后的东西来博得外国人眼球的东西。日本有学评论家认为(《三寸金莲》是讲化的束缚力,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三寸金莲》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儿,可我认为,小脚里藏着一部中国历史,但是现在被裹着得可能是眼睛,也可能是脑袋。” “除去《三寸金莲》,我还写过一本小说,叫《感谢生活》,这本书也被翻译成不少种字,《感谢生活》写了一个做陶瓷的艺术家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他的个人命运和爱情经历,书强调了中国民间化的美。因此,我觉得是因为我的书里有了化内涵,才有了它受外国读的喜欢。第二呢,是我的小说里有中国人的特点,《俗世奇人》里就介绍了很多有性格的入,这本书被翻译成法、俄、日本,它和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不同,这些入只能存在在天津码头上。即使这些人可能不在了,但是化会留存下来,他们的气质还在,依旧个性鲜明地活在读的心里。”[编按]  相似文献   

13.
精品展柜     
《对外大传播》2009,(8):63-63
《老外的中国情结》的内容定位是描写在中国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外国人的生活故事。这些老外来自不同的国家,讲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他们在异国他乡,感受生活,品尝百味。本书用大量深入的采访,生动幽默的语言记录了来自五大洲13个国家23个外国朋友的人生故事与中国情结。《老外的中国情结》分别以中、英文版投放市场,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一位意大利朋友拿到书后兴奋地说:“太精美了!我一定要让我的朋友们都看到”。本书旨在让阅读者,特别是外国读者能在一个个故事中,轻松体验和感受不断进步着的中国。  相似文献   

14.
赵启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2005年至今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7年8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一书,赵启正通过101个生动精彩的小故事,以“话说体”方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对外交往交流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让读者在小故事中,体会交往的智慧、敏锐和幽默。 此前,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曾精心策划了两本书——《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都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本刊选取《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中精彩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赵启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2005年至今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7年8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一书,赵启正通过101个生动精彩的小故事,以“话说体”方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对外交往交流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让读者在小故事中,体会交往的智慧、敏锐和幽默。 此前,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曾精心策划了两本书——《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都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本刊选取《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中精彩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赵启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2005年至今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2007年8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一书,赵启正通过101个生动精彩的小故事,以“话说体”方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对外交往交流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让读者在小故事中,体会交往的智慧、敏锐和幽默。 此前,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曾精心策划了两本书——《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都被读者广泛传阅。本刊选取《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中精彩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好多没想到     
无论是看长相,还是看名字,孙喜睦都不象是一个外国人。只不过一旦他张开口,有些吃力地说起带有洋味的汉语时,你也就清楚了。毕竟他是一个韩国人,虽然与我们共有黄皮肤的特征,但其民族性还是难以融合的。孙喜睦是自中韩建交以来第一批来华留学人员之一。在韩国庆北大学,孙喜睦就已在研习中国文化,到中国学习汉语又是两个年头了,最初是在清华大学学习的。虽说已处而立之年,但他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读完硕士后还要  相似文献   

18.
有读者说:“一个作者写多样的人和事,或者多个作者写同样的人和事,这样的书都吸引人。”《目目如新——外国驻华大使夫人访谈录》一书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来自不同国家的大使夫人,她们看中国的视角和体验都带有新鲜感。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巳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本书由何秋菊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现节选书中精彩都分,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9.
2002年4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同志在会见《国际先驱论坛报》总裁里查德‘伍尔德里奇时说道,中国现在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国外不理解,有些人还有恐惧,而我们在解释自己国家对内对外政策时,有时缺乏得体的语言,不能很好地表述,因此容易被外国人误解。这就像爱因斯坦,他于1905年发明了狭义相对论,1915年发明了广义相对论,但是苦于不能用普通人的语言来表达,他的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为普通人所了解,因而感到一种孤独和痛苦。  相似文献   

20.
《对外大传播》2007,(11):58-59
有读者说:“一个作者写多样的人和事,或者多个作者写同样的人和事。这样的书都吸引人。”《日日如新——外国驻华大使夫人访谈录》一书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来自不同国家的大使夫人。她们看中国的视角和体验都带有新鲜感。 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已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已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本书由何秋菊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现节选书中精彩部分,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