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学写稿的通讯员,当能写出质量不错的稿件,并被报刊采用后,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针对栏目投稿。经常看报的人知道,各报都设有许多栏目,比如:党团生活、读者来信、大家谈、城乡新事、市场漫步……等等。报刊上设置栏目,主要是让读者按栏目选读自己爱看的文章;通讯员、记者便于按栏目投稿;编辑便于对稿件归类处理。因此,通讯员就不应忽视按栏目投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刊从1995年第1期起,对通讯员有关栏目作了一些调整,将以往的“通讯员风采录”、“通讯员经验谈”、“酸甜苦辣”等栏目合并为“通讯员天地”,成为一个大栏目,每期内容有所侧重。为了办好这个栏目,还设想介绍有关采写业务知识,回答通讯员提出的各类问题。通讯员同志看了本期这个栏目后,有什么看法和要求,需要解答哪些问题,请及时写信给本刊编辑部,所提问题尽可能具体一些,把问题分开写。本刊将采取编辑回答或征答的形式予以解答。我们欢迎广大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参予本栏目,踊跃赐稿,更欢迎对本刊提出批评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讯员园地》是专门为广大通讯员和业余作者开办的一个栏目,在这个栏目里,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经验;可以谈谈自己写稿的经历,写稿的苦与乐;也可以说说自己作为一名通讯员的期盼和愿望…… 《通讯员园地》欢迎通讯员朋友积极投稿。稿件切忌空洞无物,以联系自己的实际、具有真情实感为好。  相似文献   

4.
本刊从这期起将“通讯员天地”这个大栏目改为“通讯员之友”,意在使这个栏目真正成为广大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的知心朋友。我们将尽力策划,力争使朋友们每期能有所收益。同时,诚望大家对此栏目以至整个刊物及时提出批评和建议,欢迎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5.
“原稿与改稿”是本刊过去的一个栏目。这个栏目曾受到编辑记者和通讯员的欢迎和支持,但因故未能坚持下来。我们现在重新推出这个栏目,希望大家踊跃赐稿,并及时提供有关线索,以便组稿。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新疆新闻界》创刊4年来,我一直坚持自费订阅。每一期收到后我都认真阅读。贵刊所设20多个栏目,我都涉猎。对其中偏爱的栏目,诸如“通讯员谈体会”、“赞通讯员”等,期期必读。栏目所介绍的那些勤奋学习,刻苦努力而获成就的通讯员,为我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也激励我在新闻写作的阶梯上不懈地攀登。  相似文献   

7.
我订阅《新闻通讯》有六个年头了。在我的“新闻之路”上,《新闻通讯》就象一盏闪亮的明灯,把我引进了新闻这个辉煌的殿堂! 《新闻通讯》栏目众多,指导性强。随便翻开一期杂志,稿件都不会少于30篇,与杂志的订价相比较,还不到一分钱一篇。而其中的“通讯员促膝谈”、“新闻业务研究”等,则是广大通讯员最喜欢的栏目了。它通俗易懂,指导性强,这对众多还在新  相似文献   

8.
杨成 《新闻界》2003,(4):63
作为一名企业报的通讯员,在《攀钢日报》扩版后,我经常关注五至八版时事社会新闻版的稿件,有一些感悟,愿意奉献出来与同行共同分享。我觉得,通讯员要给服务性版块写稿,最重要的应做到三个方面:了解定位,经常沟通,实现突破。定位,说通俗点,就是报纸的版面栏目要办成什么样的“货色”?“货色”究竟如何?最终由读者来衡量。一张企业报,不管它版面如何定位,还是栏目如何设计,都离不开“企业”这个大盘子。这个大盘子也就决定了企业报的生与死,决定了企业报的兴与衰。翻开5月19日的《攀钢日报》,在显著的位置上刊登了这样一些稿子:《深圳市出现甲…  相似文献   

9.
已改版的《通讯员园地》很吸引人。如《点滴经验》、《释惑解疑》、《大家谈》等小栏目,我都喜欢看。特别是《编辑给您提个醒》这个小栏目,对我很有帮助和启发。 我是县级电台的一名记者,给上级报刊发稿是我的职责。以往有些稿件感觉能发表却没有发表,看了第5期上发表的《最好注上联系电话》很受启发,我就在刚刚采写好的《银幕村口高高挂 技术送到咱的家,内黄县科教影片进村庄》一稿的末尾注上联系电话,投给安阳日报社,第四天《安阳日报》“综合新闻版”编辑周巧红就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我几个情况后,稿件马上发表了。从此,我每次写完稿,末尾都注上联系电话。最近,《农民日报》、《河南日报》、《安阳日报》、《河南科技报》等报刊都常打来电话。其中,有的已发表,有的即将发表。 希望《编辑给您提个醒》这个小栏目期期都有,希望《通讯员园地》这个大栏目能长期办下去。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聋人通讯员,近年来写稿采用率保持在90%以上。我之所以取得较高的采用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看准栏目再投稿”。 “看准栏目再投稿”,就是写出的稿子要选择合适的报刊、合适的栏目投。有些稿件虽然看起来投给某某报刊是合适的,但这些报刊没相关的栏目,或者已用过此类稿子,稿子就可能不被采用。  相似文献   

11.
上海两位通讯员的文章耐人寻味。他们向一些传媒和记者提意见,其实也是向新闻界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难道随着“报料人”的兴起,通讯员的作用真的过时了?在我们推进和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内部管理机制的时候,该把通讯员放在什么位置上?请大家都来关注、议论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洪波 《今传媒》2011,19(2):119-120
许多高校校报编辑部结合自身实际,在对学生通讯员的选拔与培养上,都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学生通讯员一般在大一、大二,刚刚熟悉新闻采写工作,在校大三、大四就要准备考研或找工作,所以,校报通讯员队伍的选拔与培养十分重要。高校校报编辑部要着重培养学生通讯员骨干,以骨干带领众多通讯员,以校报全体通讯员带动各自班级学生为校报写稿、组稿,并逐渐形成一个"传、帮、带"的制度,让每个通讯员在临毕业前,都带出几名新通讯员。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通讯员队伍的集体成长与交替。  相似文献   

13.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我所在的栏目是一档名叫《新闻广角》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这个栏目开办已有五年的时间了。五年,对于任何一个电视栏目来说都可以称之为“老栏目”,要想继续让它生存和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我们选择的创新主攻点就是节目的形式。通过几年以来不断的形式创新,栏目不仅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14.
我们乡有位通讯员,写元件厂青年团员谢某和青年吴某,春节期间带糖果到指南村军属金某家修广播。这个稿件在县广播站播出后,群众议论纷纷。原来谢某和吴某是一对夫妻,都是这位通讯员的亲属.而军属金某就是这位通讯员的妻子。知道  相似文献   

15.
《新疆新闻界》编辑室为了把杂志办得更好,给每个读者发了一张《读者意见征询调查表》,虽然我也填了这张表,但感到仍有未尽之意,再谈点看法。我今年54岁,是一名业余通讯员,在克拉玛依油田写了几十年的新闻稿件。每当我订阅的《新疆新闻界》杂志一来,总要先阅读“通讯员之页”这个栏目的文章。我还重点阅读“新闻与写作”、“新闻知识专题讲座”、“采写体会”、“新闻和语言”、“好稿评介”等栏目的作品。每期都要从头至尾看一遍,有的文章还要读多遍。1991年第二期“通讯员之页”栏目中胡四海的《投稿杂  相似文献   

16.
我看到的采访学专著,都是讲记者采访时应如何如何。专门讲通讯员如何采访的著作,几乎没有。当然,采访学的基本原则,对记者和通讯员都是适用的;但记者和通讯员在采访中面临的问题,却是有很多区别的。换句话说,如果一个通讯员按记者的方式去采访,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例如,一个记者到某厂采访,这个厂的负责人一定会抽空接待他,而如果是这个厂的通讯员,那情形就大不相同了。所以,探讨一下通讯员采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我国记者队伍已达55万人。这个统计主要指在编记者,并未包括不在编的通讯员和在学校读书的中学生和小学生记者(即“小记者”)。实际上,从事新闻工作的通讯员和小记者是一个庞大的准记者群。我国大多数新闻期刊对通讯员有所关注,但对小记者关注不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可喜的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爱好者》在新世纪伊始开办了一个新栏目“小记者”。该栏目运作一年来,深受小记者们的喜爱。一、准确的定位经营期刊首先要认识期刊不同于报纸、图书的本质,“期刊的本质是文化,其功能既有传播又有积累”,“期…  相似文献   

18.
通讯员写的稿件上中央级报难,上省级报也难,有时上地方小报也毫不例外。通讯员对自己写的稿件上报难满腹牢骚,抱怨情绪很大。 《伊犁垦区报》在解决通讯员上稿难这个问题上,摸索出了一点路子。 首先,要提高通讯员上稿难问题的认识。地方小报一般都存在人员少,报社派到基层单位采访的记者较少。要把基层单位的人和事写成稿件见诸报端,依靠的主要是通讯员。  相似文献   

19.
胡欣 《新闻前哨》2011,(2):32-32
我觉得讨论大民生这个概念,湖北经视抓这个栏目是非常棒,我也是非常赞赏的。听它说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富足,CDP和CPI之间的对称关系,而且也同意之前一些专家学者的发言,就是五中全会把民生问题,把人民的富裕问题,把人民的情感问题提到这样一个位置。我觉得在这个中间,在观念上政治上都是有条理有变化  相似文献   

20.
用新闻观念打造气象节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强  肖旺 《声屏世界》2005,(11):9-10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天气预报节目安排在综合新闻之后,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将天气预报放入新闻节目当中作为一个常规的子栏目播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气预报就是气象新闻,特别是当天气有异常变化时更是重大的气象新闻。因此,做气象节目也应该要有新闻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