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磊 《华章》2011,(11)
体育竞赛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抗衡.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乒乓球运动心理训练因素对比赛的影响较大.我国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成绩都有很高水平,但是少年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水平还有待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体育竞赛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抗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运动员技术动作,训练程度和身体素质越来越接近,但比赛成绩往往相差甚远,心理因素的差异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竞技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的项目,心理训练因素对比赛的影响较大.我国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成绩都有很高水平,心理训练一直受到很大的重视,并取得不少成果,但是少年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水平还有待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卿 《华章》2012,(25)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体育竞赛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抗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运动员技术动作,训练程度和身体素质越来越接近,但比赛成绩往往相差甚远,心理因素的差异是重要原因之一.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身体训练、战术训练和技术训练一起,构成现代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在现代的乒乓球比赛中,特别是在大型的乒乓球比赛中,除了要求运动员拥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战术安排外还要求运动员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乒乓球运动员临场的心理素质会成为决定一场比赛胜负的关键.本文主要是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通过心理训练来培养乒乓球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足球竞赛不仅是运动员体能和技术与战术的较量,而且也是心理素质的对抗。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足球运动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技术和战术水平,形成最佳的比赛心理状态,全力以赴参加训练和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正因为如此,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应该懂得赛场上的心理控制。比赛和训练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从平时的运动训练到运动竞赛,需要进行较大的心理转变。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当代竞技体育运动比赛竞争异常激烈。比赛不仅是运动水平、运动技术的对抗,更是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的较量。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发挥技术的先决条件。因此,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战胜对手的重要因素。1.心理训练的目的和意义心理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心理状态,使其达到最佳水平,以适应运动技术和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心理训练中,应训练什么,采取什么办法,都必须考虑个体现有的心理特点。有的需要采取自我控制训练,有的则要求采取自我动员  相似文献   

6.
当今跳远运动的发展趋势是培养有短跑气质的运动员,即充分发展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专项力量的训练,经常创造与比赛条件接近的训练环境,力求强化运动员适应比赛的能力和持续比赛的能力--专项耐力素质.在训练工作中,应注意不断发掘新型训练手段,同时要将各种原有训练手段进行新的组合,才能强化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提高训练效果和成绩.  相似文献   

7.
刘伟 《华章》2010,(29)
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赛前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赛前紧张状态、赛前过渡兴奋状态、赛前淡漠状态、赛前盲目自信状态是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最终成绩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跳远运动员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心理因素对比赛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教练员均十分重视赛前心理准备,并将它作为培养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跳远比赛前多重因素影响运动员的情绪,都可导致运动水平不能很好发挥,这要求跳远运动员有自我调节心理的技能和加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竞技性和观赏性很强的项目,比赛中运动员心理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要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水平,心理训练已成为运动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发挥运动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运动训练水平和提高比赛成绩。本文对心理训练,即表象训练在健美操训练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与分析跳远运动员选择营养补剂的理论,为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合理服用运动补剂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方法分析研究.结果 跳远运动员应在适量补充脂肪、蛋白质和糖等一般营养外,还需补充一些特殊营养,如可增加力量的肌酸、能提高睾酮水平的蒺藜、锁阳中药补剂等.结论 合理营养并结合特殊补荆可使跳远运动员快速消除疲劳、恢复体能,提高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作者的实践体会和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证明,速度是决定跳远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跳远训练和比赛的亲身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认为跳远运动员速度训练的内容包括绝对速度、助跑速度、起跳速度、摆动速度等四个方面.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必须结合跳远运动的专项特点,合理地选择训练手段和安排训练内容,使训练更具针对性,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1.
跳远助跑准确性直接影响跳远技术的正常发挥和比赛成绩,对运动员进行助跑准确性方面的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助跑技术专门训练和心理专门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10名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进行了提高助跑准确性的训练,结果表明,这些训练方法能够明显提高运动员的助跑准确性,从而导致跳远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校高考体育加试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实施最优化控制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形成最优化控制参数,并通过实践检验和比赛验证,结果表明:运动训练过程中实施最优化控制能有效地提高高考体育加试男子跳远成绩,为高考体育加试跳远运动员训练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校高考体育加试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实施最优化控制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形成最优化控制参数,并通过实践检验和比赛验证,结果表明:运动训练过程中实施最优化控制能有效地提高高考体育加试男子跳远成绩,为高考体育加试跳远运动员训练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跳远教学、训练、比赛中,助跑踏板不准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心理标志点”的方法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助跑踏板的准确率,改进和完善助跑技术,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节奏感,消除运动员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5.
短跑作为田径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速度类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极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整个技术动作。随着现代的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时运动员之间的水平差距越来越小,往往在毫秒之间决定运动员的胜负。因此,在当今运动场上的较量,不仅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的竞争,更主要的是心理能力的较量。  相似文献   

16.
杨玉荣  倪利  杨万程 《考试周刊》2010,(39):154-156
随着世界跳高水平的不断提高,强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跳高比赛不仅是技术、能力的抗衡,更为突出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如何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成为许多教练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发生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并为跳高运动员能在比赛中获得成功或充分发挥应有水平提出相应的心理训练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心理训练是射击运动员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射击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逐步缩小,比赛的最后胜负,往往不单决定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所以我们运用多元化的心理训练方式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中学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由于运动训练安排、运动训练水平、运动项目与技术动作、运动环境和运动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运动损伤。运动损伤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使运动员不能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寿命,严重者还可以引起残疾。因此,中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地重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小金属地掷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进行的是技能、智能、体能及意志品质、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较量。随着技战术的提高,对运动员在场上智能、意志品质、心理状态的因素越来越重,教练员要把心理训练方法贯彻到技术训练和比赛中的每个环节,实行心理和技术共同突破;培养运动员端正比赛心态,保持技术和心理的稳定,达到学会自我意识和独立思维,自我调控系统化,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田径规则中规定:“1.不论在未作起跳的助跑中或在跳跃动作中,运动员以身体任何部分触及起跳线以外地面者;2.从起跳板两端之外,不论是在起跳线延伸线的前面或后面起跳者.”都判为试跳失败.规则就是比赛的法规,所以必须踏跳准确才有成绩.而影响踏跳的准确性,除了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因素外,心理障碍则是重要因素.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赛场上技术动作是受心理状态制约的.有的运动员比赛时由于过度紧张,急躁情绪等不良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而破坏了跳远技术的连贯性和协调性,造成试跳失败,甚至连续三次试跳失败而使比赛无成绩,或者三次都跟跳线后面起跳使比赛成绩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运动员技术的发挥有赖于良好的心理状态的保证.在训练中和比赛前对于运动员进行良好的心理训练和心理压力的调整,学会自我心理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消除心理障碍,是当前跳远训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取得比赛成功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