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漆荟 《文化学刊》2023,(5):240-243
麦积山馆藏文书中有关蒙学类读物共计152本。整理出的蒙学内容,就其流通的类型而言,有蒙(闺)训、史类、经类、文类、诗类、杂学等;就其用途而言,大概有四书类、塾课类、习诵类、习字类。笔者又根据通行的四部分类法挑选了5种代表性书籍作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易类"位居《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四十四家第一位。易类在经部中有十卷十类,其中易类存目四种。而易学在四库学中位列首位,可见其学术地位及价值之高。有鉴于此,从微观之处分析易类分类特点及学术价值,可以弥补宏观笼统研究《四库全书》之遗漏,为四库学研究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3.
文博的天地、学术的殿堂,中国丝绸博物馆刚刚度过25周年馆庆. 记得有哲人说过,要想阅读历史,就走进博物馆;无论它是综合的,还是专业的.受这样的影响,笔者与赵丰馆长相约,就围绕"一带一路"架起文化沟通的桥梁作深度交谈.在小桥流水、传统时尚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我们聊丝绸之路,也聊丝路之绸的过去、现在、未来……  相似文献   

4.
清代学术的最高峰就是乾嘉学术,而考据学是乾嘉学者治学的重要方式。考据学在清代兴起的原因主要有外在时代背景压抑和内在学术理路变迁等。乾嘉学术乃至清学正是建立在对明末清初社会的反思之上。笔者便结合相关学者对清代考据学的研究,就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论述清代乾嘉学术考据学兴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文化学刊》2011,(3):179-179
陈金清在《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5期撰文指出,学术不端行为危害日益严重,有识之士呼吁应采取有力措施,彻底清除学术不端现象。笔者认为,要根治学术不端行为,有赖于科研管理部门、社会各界以及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书法研究,中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三十年来,伴随着高校书法硕士和博士招生的扩大,以及当代书法创作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书法研究也逐步走向全面和深入,分工的细化与研究者层次的提高,使书法研究朝着专业化和学科建设的方向迈进。蓦然回望,最初的那些草创之作和其间某些人的炒作已渐次退出学术舞台,而一批积学深厚者,正以其严谨的学术作风、过人的学术水平和旺盛的学术精力,营造着当代书法研究的新局面,他们的治学态度和  相似文献   

7.
毛曦 《文化学刊》2011,(3):156-160
论文的质量与主体的学术素养有密切的关系。针对学术论文写作教育中存在的缺失,笔者认为应重视学术价值观与学术道德教育,科研人员应克服功利心态,具有追求科学性、尊重他人学术成果等学术道德;重视创新问题的教育,对于创新性做综合性的多层面的理解;重视学术论文写作规范教育,注意"摘要"和"绪论"中必要信息的含量;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倡导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重视知识、资料积累和认知结构更新的教育,不断适应学术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为纪念张舜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作。论述的主要问题是:大师的光辉靠什么来映照?作为一位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的学术品格在现代学术史上的意义何在?作者指出,大师的光辉不是自封的,不是靠体制性力量或权力资源自我运作出来的;不是弟子们吹捧出来的;不是靠媒体炒作出来的。作者认为,岁月是判定一个人能否成为大师的决定性力量。岁月的主要含义是历史意识,它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有明确的学术理想和学术目标;其二,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其三,有期待学术著作传世的长远意识。最后讨论张先生经常讲的一句名言吾离后人近,而离今人远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楚辞学研究在20世纪出现新发展,涌现一批优秀学者。其中,闻一多以深厚的朴学底蕴与新式的思维理论倾力于楚辞研究,把文字校勘列为首要课题。分析其校勘类著作的代表《楚辞校补》,可以深入阐释闻一多楚辞学研究的学术特色。他征引比较大量文献,运用传统音韵、训诂等方法,结合考古、神话、民俗等新方法综合研究楚辞,体现出深厚的学术功底与严谨的学术态度,并提出许多重要的新观点。他的研究也存在不足,但总体来说,他的楚辞学研究集继承性与超越性于一体,其学术方法与成果共同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明代浙籍哲学家王阳明悟道龙场、抗战中浙大西迁遵义,成为浙、黔两地文化、学术联系的重要纽带。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又一次将两地的科学意义作了交流。  相似文献   

11.
袁耀辉 《文化学刊》2008,(3):166-170
曲彦斌的《民俗语言学》(增订版)从多元化共存的背景中,对我国语言、民俗的动态的过程作了整体性的考察,突破了传统以单一的研究为方向的局限,以崭新的科学观点和研究方法,把一种全新的学术理念和写作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热诚欢迎赐稿,欢迎各种建议和批评,愿为有创见的重点选题专开栏目,为有创见的系列文章开设个人专栏,为备有高质量稿源的专题研究提供专门园地。本刊现行栏目大致分为五大版块:一、不定期的机动版块,设【总编辑特约稿】、【本刊社评】等栏目。二、基础研究类版块【大学文化】关注当今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等热点问题,发表探讨诸如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和理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学术等具体问题的学术见解和新知。  相似文献   

13.
黄晓慧 《文化交流》2013,(12):46-49
宁海盖苍山下力洋孔村有孔子后裔一支系聚居。这个村子环境优美,古风浓郁,被誉为“世外桃源”,是浙江省省级文化示范村。今年9月28日,由浙江省儒学学会主办、温岭市纪念孔子联谊会协办、宁海县孔子后裔承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4周年暨学术报告会,在宁海县力洋镇力洋孔村举行。笔者有幸参加这一乡村文化盛会,一睹隆重的祭孔典礼。  相似文献   

14.
<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域外的中国学或者汉学的介绍和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术重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翻译中,西方汉学家的翻译成果与问题是我们今天开展中译外工作必须面对的。但如何评判西方的职业汉学家及其中国典籍翻译工作,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认识。当然,作为学术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是很自然的。笔者希望面对这些争论和不同看法,与诸君交换意见。一、从汉学书目看西方专业汉学家对中国典籍翻译  相似文献   

15.
汉学是有清一代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流派,占据清代特别是清前中期学术的主导地位.在对清代汉学的研究中,有关不同流派的划分及其学术特色的探讨,始终是学者关注的问题.事实上,汉学家本身已然注意到其学派内部学人之间风格特色的不同,一些总结性的学术著述也反映出地域、师承以及学风的差异.本文沿流溯源,从学术史的视角出发,对学术界有关汉学流派划分的诸家观点及其研究状况作历史的考察和脉络的疏理,并进行初步的评析,以期对清代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笔者首先介绍美国奥本大学学术项目评估体系,包括评估范围、评估机构、评估指标、评估程序,分析美国高校在评估工作中的特色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在高校评估工作中应改革创新评估机制和体系,规范完善评估程序和过程,强化部门沟通与交流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杨琳 《文化学刊》2013,(4):27-30
学术论著的科学理性要求作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如实阐明客观规律,注重逻辑推理与分析验证,用准确鲜明的语言表达研究成果,避免掺杂个人主观情绪而影响研究的科学性。正是基于这一诉求,现代的学术论著纷纷疏远文采,形成了一套以学科术语为基础、以研究综述、提出问题、论证观点、得出结论为框架的论文模式。好的学术文章应当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概念虽然抽象却能通俗易懂地阐释,理论尽管深奥但能深入浅出地表述,降低阅读的难度并不影响科学的深度,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吸引读者作深入地思考,学术性与可读性融为一体,知识性与趣味性水乳交融,读来令人兴味盎然,手难释卷。  相似文献   

18.
《诗经》是中国古代传承至今极具价值的经典著作之一。《诗经》的价值体现在后人对《诗经》的理解与运用上,和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价值解读。基于此,笔者主要从《诗经》的文献价值、史学价值,以及其体现在政治、学术、生活中和内在修身养性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78—1981年三年研究生生涯的学术训练,1980年代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思想潮流,均使笔者受益终生。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在文献整理及有关小说文体、小说现象与历史背景的关系、白话小说的起源、小说类型、小说分期等诸领域做了充分准备之后,笔者撰写了属于自己的这个时代的《中国小说发展史》。  相似文献   

20.
细察孙郁的这部《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既非汪曾祺的个人传记,亦非高头讲章式的学术论著,而是一部以汪曾祺为聚焦点,进而将自己的研究视野扩展至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种文学传统进行细致深入的考察辨析的学术著作。之所以强调此作并非"高头讲章",乃是因为尽管整部著作的书写表达特别感性特别平易近人,迹近漂亮精致的美文,但其所应具有的学术深度却丝毫未减。关于此作的源起,孙郁在后记中有着明确的交代:"我在教书之余,陆续用了两年时间写作此书,总算告一段落了。编出目录后,才发现与预期的样子有别,然而,生出来的孩子也只能如此。这本书,是对自己年轻时期的记忆的一次回溯,自然也有内心的寄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