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归纳企业竞争情报过程模型、用户驱动的竞争情报模型和面向知识管理的竞争情报过程模型的基础上,分别选择三种典型的过程模型,即Herring模型、User Driven模型和Rosenkrans模型,分析这三种典型模型的关键作用机制,即关键情报课题机制、信任机制和决策整合机制。结合竞争情报过程模型的演化,分析总结这三种关键作用机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竞争情报需求调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实施竞争情报(CI,CompetitiveIntelligence)项目过程中情报需求调查的实践,在对企业CI工作组织结构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易行有效的情报需求调查方法,并对这种方法成功的关键因素、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陈彬  董尹  宋继伟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4):49-54,64
在分析当前竞争情报系统信息采集模块的智能性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在竞争情报系统的设计方案中引入一种关键情报课题(KITs)模型,将用户的目标与情报需求用KITs来反映,并通过将KITs转换为关键情报问题(KIQs),进而转换成通过用户评估的KIT-KIQs信息采集指标体系,使系统能将采集到的信息自动分类到该体系下,从而提高竞争情报系统信息采集的智能性和精准性。最后,以电网公司为例具体阐述该模型在信息采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潜在情报需求及其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研究潜在情报需求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潜在情报需求的含义和存在的原因,指出潜在情报需求转化的关键是潜在情报需求的有效激发,并引入市场营销的原理提出了激发潜在情报需求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由于网络动态数据在不断影响着企业动态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实时情报服务的创新发展,对其进行专业性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方法/过程]分析CI视角下网络动态数据的内涵、特征及类型,概述网络动态数据挖掘研究经历的发展阶段,指出网络动态数据挖掘在竞争情报、战略管理及网络监测等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需求及应用前景。最后,对CI视角下网络动态数据挖掘的基本原理、业务流程、系统模型设计及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认为:网络动态数据作为情报价值链的一种上游属性,能为情报研究与竞争情报活动提供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及竞争策略的动态、实时的数据集,具有动态进化性、突变性、开放性、时序性和实时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6.
技术竞争情报是企业技术战略管理的关键输入.本文在介绍企业技术竞争情报获取难题基础上,提出融入知识处理技术是实现智能情报采集的关键,探讨挖掘研究的可行路线,透视企业技术竞争情报需求,抽象出识别技术活动行为、识别技术融合、识别技术生命周期、识别技术发展趋势、识别技术机会等典型战略业务活动作为挖掘目标,并进一步将数据挖掘基本流程与传统的技术竞争情报活动流程有机结合设计一体化的挖掘流程,将挖掘活动划分为需求规划、挖掘、评估利用三个基本环节,并分析挖掘环节在情报价值生成中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情报工作的转型与变革对情报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如何顺应新时代科技情报工作发展需求,为情报学未来发展输送具备高素养的复合型情报人才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重要议题。为此,本文厘清现有研究对情报素养的理解,反思其不足并明确情报素养内涵的情境化发展需求,进而基于情境化分析视角架构情报素养内涵的结构框架,并构建情报素养演化过程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外在环境、情报思维和情报素养演化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机理;模型的要素维度、认知维度、环境维度、结果维度分别体现了情报素养发展演化的支撑、驱动、进阶、归纳四个递进阶段,认知维度在各维度间起到中介传导作用;情报思维在模型运行过程中起到关键的结构与联结作用,情报素养的培养应以情报思维训练为核心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综述若干国外竞争情报服务流程和技术竞争情报服务流程,强调情报流程在情报工作中的重要性。对比分析已有情报流程的特征。[方法/过程] 从竞争情报服务和技术竞争情报服务两个方面,分别阐述各代表性服务流程的特点和效果,对比分析各流程的关键要素。[结果/结论] 指出已有的情报服务流程忽视了关键情报课题的作用,提出建立以关键情报为轴心的服务流程。  相似文献   

9.
徐珉 《图书馆学刊》1992,14(2):32-33
图书馆,特别是专业图书馆,在为读者的情报服务中,研究读者的情报心理特征,是十分重要的。所谓读者需求心理,是指读者在生产、科研、设计以及教学中,遇到难题、攻关课题、科研项目等问题时则急需有关情报,而解决有关问题。于是便围绕这一“情报需求”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其实质,这些心理活动是受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影响,其行动受之左右。因此,图书馆研究“读者情报需求心理”是急待解决的课题,只有充分掌握读者情报需求心  相似文献   

10.
潜在情报用户及其转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盖红波  武夷山 《情报学报》2001,20(4):421-426
本文从探讨潜在情报用户的含义、潜在情报用户与潜在情报需求的辩证关系出发 ,论述了潜在情报用户转化的实质是潜在情报需求的有效激发 ,并设计出潜在用户向现实用户转化的基本模型。针对于激发潜在情报需求的策略和方法 ,笔者借鉴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 ,具体设计出情报需求细分与对症下药、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分析、品牌意识与品牌塑造、广告宣传与促销策略、免费提供与合理收费等多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应急管理中的"数据-资源-应用"情报融合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突发事件应急决策需要情报体系的支撑, 跨部门的应急管理情报交换和共享建立在有效的情报融合模式基础之上, 研究探讨应急管理中情报融合的基本涵义, 总结应急管理中对情报融合的要求, 分析基于Web的3种应急管理情报融合模式的特点及框架, 并提出我国应急管理情报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复杂情境下应急管理情报工程服务机制构建及场景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阳  孙建军 《情报学报》2022,41(2):107-117
在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以及数据驱动思维等影响下,传统应急管理的结构重心正在从物理空间向信息和数据空间转移,应急管理更加强调情报信息的赋能作用。为了应对更加复杂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情境,亟须构建一条专门的“情报高速公路”。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构建应急管理情报工程服务机制的设想,围绕搭建的应急情报综合集成研讨厅协同工作环境,通过情报集成机制、情报智析机制、情报研判机制、情报转化机制、情报更新机制形成集成化、自动化、协同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应急情报开发路径,推动智慧型应急管理的实现。此外,本文介绍了应急管理情报工程服务机制的相关场景化应用,包括智慧应急业务创新、应急科研攻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知识科普等。本文的相关研究既可进一步丰富应急情报理论体系,又可推动情报工程思维在应急管理领域的深化,支持应急管理范式变革。  相似文献   

13.
刘春艳  马海群 《图书馆论坛》2011,31(2):78-79,97
大学竞争情报系统由规划、收集、处理、分发四个子系统构成,主要有跨部门协同模式和以竞争情报核心部门为主导的模式,其应用价值体现在充当战略预警系统、管理决策支持工具、"标杆"学习工具和信息安全工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识别出竞争情报在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增值活动,提出一种企业竞争战略咨询的模型工具--竞争情报战略价值链咨询模型,按竞争情报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作用分为三层,分析其在每一个环节中的价值增值意义。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说明该模型可有效识别竞争情报战略价值链活动中的问题,进而支持企业竞争情报战略的实施,最终获得竞争情报优势。  相似文献   

15.
论图书馆的智力资本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智力资本管理活动已渗透到图书馆领域.文章在分析智力资本概念和智力资本管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图书馆实施智力资本管理的必要性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竞争情报的知识管理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竞争情报,探讨了知识管理关键决定企业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并进一步分析了通过竞争情报实现知识管理的方法。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7.
工程化视角下的情报工作方法论研究: 理论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工程化视角下的情报工作开创了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工作的新范式,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可为工程化思维下的情报工作提供系统化、整体性的引导分析工具,提高情报工作的品质和效率。[方法/过程] 以霍尔三维结构的思想和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构建工程化思维下情报工作的霍尔模型, 提出工程化情报工作的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结构,通过分析霍尔活动矩阵,并以竞争情报的规划阶段为例,在霍尔三维结构上的某一点揭示模型的指导意义。[结果/结论] 模型从整体上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工程化情报工作所涉及的构成要素、工作流程以及组织管理活动,从理论上指引工程化视角下的情报工作有条理、有程序、有步骤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针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情报保障体系进行研究,为科技创新发展建言献策,并为国内科学中心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 首先简要概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情报需求的特点以及情报保障体系的特点,并分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情报保障的作用,指出情报保障体系建设的三个面向,最后研究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情报保障核心体系建设和运行模式。[结果/结论]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情报保障体系应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保障内容、涉及范围更广更全面。情报保障体系框架是由多主体协同建设,为国家科学中心的规划与管理以及各圈层服务。情报保障体系要着重于情报平台、情报人才队伍、信息基础设施以及情报管理制度建设。情报保障体系的运行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与内部情报平台以及外部情报合作相互联系、交流互动的过程,也是情报资源创造和实现的过程,从而为创新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