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协论坛》2004,19(3):28-29
农技协是我省科协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工作进行的成功探索,是开展科普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已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将发展农技协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郑德胜 《学会》2013,(1):24-27,30
农技协是新时期农民自发创立的一种新型合作组织。农技协以其近30年的成功实践,在一定意义上回答了我国新时期农民合作化的路径、机制和动力等问题。我国农民合作化的纵深推进,亟需农技协继续提供经验、人才和科教等方面的支持。大力发展农技协组织,仍是当前推动我国发展具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事业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薛远海 《科协论坛》2004,19(12):18-21
农技协是目前农村经济中极具活力的组织,是科协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依托力量。近两年来,市科协按照“树立培育扶持农技协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思想,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科技引导、示范和推动的作用,积极发展和培育了一大批特色明显、运行规范、自主性强、带动作用大的农技协;决定从2003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培育和表彰100个优秀农技协。  相似文献   

4.
海南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是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代表着未来农村基本经验创新的一个战略方向。多年来,海南省农技协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鲜明的民办特征、灵活的运行机制、可靠的利益保障和成功的实践活动,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和踊跃参与,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农技协成为推动我省农村改革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正在成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的有效载体,为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探索建立和完善农民组织化科普服务体系的理想模式和运行方式,更好地发挥农技协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延安市科协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题,以科技致富为目标,以农函大实用技术培训为基础,农技协组织建设为手段,农村科普示范为引擎,不断探求农村科普的方式、方法,把科普工作有效融入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咸宁市委和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全市科协组织以服务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加大对农技协的组织推进、典型创建和指导服务的力度,促进了农技协稳步、持续、健康发展,农技协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志勤  朱焕龙 《学会》2005,(8):43-45
<正>农技协作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农民运用科技、进入市场的有效组织形式。农技协在丰南区出现较早,但发展缓慢。随着形势发展,农技协组织的作用日益突显。2004年2月,区委、区政府首次对先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行了表彰。会上还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从此,我区农技协呈现出了快速发展势  相似文献   

9.
李杰 《科协论坛》2007,(9):32-33
近年来,农技协在农村科普工作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普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更是发挥着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为了探索农技协健康的发展方向,我们对全市实体型和非实体型农技协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实体型农技协是引领未来农技协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应运而生的一种“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它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灵活的内部机制,广泛的适应性,正在成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的有效载体,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几年来,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兴起的,按业缘关系由农民自愿、自发组织起来的新型民间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农技协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灵活的机制,广泛的适应性,在普及科技知识、推广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科技化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认同和欢迎。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正>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它一经产生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 农技协是新时期农民群众的伟大创举,是农村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实践证明,它已成为推动农村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科协论坛》2007,(7):31-31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新时期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的创新,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截止目前为止,我县有各种类型的农技协174个,会员19032人,联系带动农户9.98万户,其中股份合作制农技协8个,拥有会员3520人,  相似文献   

14.
《科协论坛》2008,(11):41-42
芜湖农技协发展到今天,已有将近30年的历史了,它是伴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而兴起、发展而发展的。到目前为止,市、县、乡镇3级共有农技协155个,会员达20000多人,占现有农村劳动力的5.3%,这个比例虽然不够大,但除去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占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中的比例则很可观。农技协组织迅猛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缓解了农民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和统一的社会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浙江省现有农技协2742个,会员26.3万,约占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48%,对普及农业新技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丁长兴 《科协论坛》2004,19(6):18-19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是由从事专业生产和经营的劳动与具有专业技术的个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级科协组织积极动员和引导农村乡土人才带头创办、领办农技协,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技能,向会员和农户传播科技知识,开展技  相似文献   

17.
韩国明  周建鹏 《学会》2010,(1):23-26
农技协是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该文研究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技协的发展特点,分析其生成机制,总结主要的发展模式,研究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依据当地实际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提出加快该地区农技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足解决“三农”问题的当务之急,代表着未来农村基本经验创新的一个战略方向。多年来,海南省农技协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鲜明的民办特征、灵活的运行机制、可靠的利益保障和成功的实践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胡世英 《科协论坛》2004,19(10):32-35
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技协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农技协所从事的科学技术活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之一,农技协也是草根性质的农民的科学社团,是农民进行科学技术交流、服务等活动的平台,是我国现代“参与式”农业推广的重要形式之一。并揭示出功利主义思想是农技协广泛产生和其生存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