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是一个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形成的地球圈层,这些层圈构成了地球巨系统。由于人类既是这些圈层长期演化的产物,又对这些圈层产生重要影响,人类社会已成为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圈。地球巨系统还与太阳系,甚至宇宙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换,因而它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全球变化研究就是通过对地球巨系统各个要素变化的研究,对各要素相互关系的研究,以及对这个巨系统与其环境即太阳系、宇  相似文献   

2.
土壤微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微生物作为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引擎, 驱动土壤圈与其他各圈层之间发生活跃的物质交换和循环, 在维系陆地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相互作用, 支撑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土壤肥力形成和培育、污染土壤修复和全球环境变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土壤微生物学是现代土壤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然而, 长期以来由于土壤生物系统的复杂性和土壤生物学研究技术手段的限制, 人类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认识十分有限。近年来, 随着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土壤微生物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 为促进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手段。文章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土壤微生物学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并抛砖引玉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土壤学的社会需求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新世纪中国土壤学的社会需求,提出食物安全仍然是土壤学要关注的首要问题。食物安全所包括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都与土壤质量和土壤利用直接相关。提出了我国土壤学在今后要关注和试图解决的几个科学问题:(1)土壤质量新概念的建立;(2)土壤圈与其它圈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理论;(3)可变电荷土壤特性;(4)土壤高强度利用与环境协调理论。  相似文献   

4.
构成地球的各大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其中一个圈层发生变化必将影响其他圈层的特征和状态。新生代时,岩石圈中出现了物质的重新分配与调整,产生了地球史上最为显著的山脉和高原的构造隆升。在欧洲和南亚地区,出现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地西藏高原;在美洲西部出现了科迪勒拉山系,特别是在南美西部形成了安底斯山脉和Altiplano高原。  相似文献   

5.
构成地球的各大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其中一个圈层发生变化必将影响其他圈层的特征和状态。新生代时,岩石圈中出现了物质的重新分配与调整,产生了地球史上最为显著的山脉和高原的构造隆升。在欧洲和南亚地区,出现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地西藏高原;在美洲西部出现了科迪勒拉山系,特别是在南美西部形成了安底斯山脉和Altiplano高原。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德国青年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认为我们脚下的大地犹如浮在水上的船只,在不知不觉地缓慢地移动着。现代地幔对流和板块构造学说已证实了魏格纳的猜想,但是,是什么力量在驱动大陆漂移则是一个一直悬而未解的谜团。笔者通过对太阳中微子和地球内部结构的考察,提出了中微子地球演化理论,为揭开大陆漂移之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我们知道,地球的内部跟其外层大气一样呈圈层结构。大气层的各种圈层是由于各种宇宙射线和不同频率的太阳辐射分别在不同的高度与大气层物质作用形成的。如大气物质吸收带电粒子形成电离…  相似文献   

7.
南极臭氧空洞不断扩大、地球生态环境灾害日益频繁与太阳风、地磁场以及地球公转轨道变化密切相关。这个由杨学祥教授提出的新观点,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杨教授一直从数学模式的视角进行地球科学理论研究。本文是杨教授特为本刊撰写的科普文章,也是他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地球各圈层能量交换过程与全球变化的关系”的部分研究成果。对有些读者来说,文章也许长了点、深了点,然而认真看下去,会让你在看待臭氧洞、地球环境灾害成因方面,大大拓展你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在地球范围内,它的外圈有着丰富的硅铝质,内部有着丰富的铁镁质的特点,在每个圈层都有表现,矿物圈层和单个岩体也有表现。作为地壳物质自相似实例的矿床,在构造上,自相似作为岩石圈的层次结构,在断裂方面通过多次的研究,说明岩石断裂是属于分形特征。在地址演化上,相似性越明显就说明地址现象的尺度是不相同的,小尺度的地址现象会逐渐向大尺度的地址现象重演,在岩浆活动和沉积韵律有着明显的表现。本文对地质材料碎形与断裂现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单元,包含了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等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全部过程。通过这些相互作用,地球高纬度地区不断驱动着全球变化,同时也深受全球变化的影响。极地拥有过去地球系统演变的独特信息,对认识地球系统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8,(3):271-278
一、隶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二、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实验室研究的范围为土壤圈中的生命元素、土壤骨架元素、土壤胶体、土壤水以及进入土壤的人工化学物质.研究方向是应用土壤学各有关分支学科以及相邻学科的成就,用综合的观点和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壤圈中,重点是土壤一植物系统中,物质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陆龙骅 《百科知识》2007,(4S):10-12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单元,包含了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等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全部过程。通过这些相互作用,地球高纬度地区不断驱动着全球变化,同时也深受全球变化的影响。极地拥有过去地球系统演变的独特信息,对认识地球系统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的隆起,改变了地球行星风系,改变了亚洲气候,也改变了中国的生存环境。青藏高原岩石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智慧圈与大气圈六大圈层的多圈层相互作用(图1),是引起所有改变的驱动器。青藏高原的多圈层相互作用形成了亚洲10多条大江大河的“水塔”,造福亚洲人民;同时也造成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影响人类生存。青藏高原碰撞隆升以后的多圈层相互作用,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聚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期汇集了计算地球动力学的一些文章 .为了从整体上了解地球系统、实现对地球系统的管理和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对地球的了解 ,要从局部走向整体、从子系统走向整个系统、从定性走向定量、从盲目被动应对地球环境问题走向积极主动地优化影响和控制地球环境 .定量地掌握地球各圈层和整体的发展规律 ,从更深的层次上了解地球系统内的各种动力学过程的特征、机制和控制因素 ,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发展趋势 .地球科学是一门基于观测的科学 ,提高观测能力是发展地球科学的基础 .本期的一些文章讨论了对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以下简称地质与地球所 )是在原地质研究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基础上整合组建而成的。总体目标 地质与地球所将充分发挥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优势和人才优势 ,以地球系统整体行为下的固体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工程问题为主攻方向 ,剖析固体地球各圈层 (地核、地幔、地壳 )与界面 (核幔边界、壳幔边界等 )的物理、化学过程 ,探求这些过程的动力学解释 ,并运用基础研究的创新性成果 ,在矿产资源 (油气、金属矿产、煤成气等 )探查、重大工程 (水电、矿山、铁路等 )的前期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科技创新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方法】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理念为基础,结合圈层理论,运用SBM模型、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武汉都市圈48个区县2010—2020年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圈层差异,探究科技创新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1)武汉都市圈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在时间上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由中心向外围扩散趋势,各圈层平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表现为:核心圈层>紧密圈层>外围圈层。(2)科技创新能显著促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且存在中介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和结构效应来提高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3)圈层异质性通过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影响要素集聚和配置,科技创新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三大圈层表现出异质性:在核心圈层,科技创新通过集聚效应和结构效应提高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在紧密圈层,科技创新通过集聚效应提高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在外围圈层,科技创新抑制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结论】科技创新能促进大都市圈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但城市异质性会影响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影响要素集聚和配置来影响城...  相似文献   

16.
玄武岩作为地球上分布最为广泛的火成岩之一,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对前人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不同玄武岩形成的控制因素主要有地幔类型、源区特征、部分熔融程度、岩浆起源深度、结晶分异、地壳与地幔及岩石圈和软流圈之间的圈层作用。本文主要从部分熔融程度、岩浆起源深度、源区特征及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对玄武岩的成因进行了较详细的概括。虽然赣南-粤北地区早白垩世晚期玄武岩的地质时代归属、岩石学特征、岩石系列的划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稀有气体在地球各圈层具有特征的同位素组成,是各种地质作用和地球化学过程理想的示踪剂.近年来,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中最令人瞩目的进展之一,是示踪地球内部流体的来源.稀有气体同位素、δ13C和Mg/Ca的比率作为反映温度变化的工具.它们相辅相成、相互验证为得出更为精确的结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球科学是以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为研究对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门科学。地球科学既研究过去,阐述地球演化历史,又面向未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是一门既能拓展人类知识前沿又能服务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科学。文章在梳理国际地球科学发展趋势和总结我国地球科学发展现状与科技资助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球科学发展应从系统科学和国家需求的视角部署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计划。从地球系统整体出发,关注地球系统各圈层、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四个面向”引领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开展有组织的重大科学研究,完善科技资助与评价机制,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9.
1 顺应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形成纵横交错的资助体系地球科学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我们目前唯一生存环境-地球的基础科学.地球科学通过对塑造地球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地球深部内层和日地空间等)的过程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加深对地球系统的认识,并应用这种认识去解决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供给、环境优化和灾害减轻等重大问题.一种基于行星地球的科学议程为人们所共识,包括对地球行星的结构、能量和动力、生态、新陈代谢等基本领域的研究.旨在对地球系统组成及其相互作用的变化的认识,并对未来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可再生的、可生物降解的、生物相容的和可衍生化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对它的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它也是人类第一个利用的天然材料,本文通过对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发现和利用的科学史的回顾,阐述了纤维素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