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盆鲜花.会使我们的房间增添不少光彩;一首优美的乐曲,会使我们疲惫的身心顿时感到轻松、舒展;峭壁上的劲松能给我们奋发阳上的力量;九寨沟的山光水色,会使我们流连往返……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充满理想的活泼少年,渴望美、追求美成为这一代人的时髦。但什么叫美?美在哪里?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相似文献   

2.
创造环境感觉美,激发情感欣赏美,声情并茂抒发美,积极参与创造美。教师应利用一切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音乐中的美感和个人情感的体验。通过对音乐真善美的追求与认识,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  相似文献   

3.
4.
数学美管见     
数学的特点是它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性 ,正是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 ,使得涉猎者望而却步 ,但是抽象、严密、应用广泛并非是数学的唯一特征 ,数学中还存在着美 ,处处充满着美的情趣、美的享受、美的鉴赏、美的表现。数学中的美是一种高层享受 ,既严肃又雅致。它虽然没有音乐绘画那样华丽的“服饰” ,但却以它那高雅、冷峻的艺术之美而令人神往 ,如数学概念的简洁性、统一性 ,数学命题的概括性、典型性 ,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和谐性 ,数学结构的完整性、协调性以及数学创造中的新颖性、奇异性等等 ,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难怪名家们所言 :“…  相似文献   

5.
刘禹锡诗风沉着稳练,风词自然,格律精切,意境优美,思想深刻,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志趣美、意境美、哲理美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6.
数学美是一种真实的美,是美的高级形式,是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互的产物.数学美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有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奇异美和抽象美.本文主要就奇异美和抽象美做一些叙述.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变古诗词教学中重讲解分析,轻吟诵朗读造成的低效局面,必须重视吟诵朗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古诗词教学应从吟诵入手,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吟诵,充分体会古诗词的音乐美,情感美,意境美,遣词美,以达到陶冶情操,积淀语感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8.
体育运动与美育结合,在体育运动中追求运动美,是一个运动员精神面貌与文明程度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9.
数学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性,它们是形象、生动而具体的,数学中的符号美、统一美、和谐美和奇异美均展现着数学自身的美。  相似文献   

10.
童话意境是童话作家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物境互相交融的一种境界.童话的意境美是一种动态美、空间美、也是一种含蓄美,之所以产生如此美妙的童话意境是因为审美经验中的"移情"现象.而童话创作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开掘和创造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1.
徐荃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18(5):100-100,105
本文从旋律美、音色美、和声美和节奏美这四个钢琴演奏艺术的重要方面,着重论述了钢琴艺术表现的固有特性。进而阐明了钢琴演奏者必须达到的四个方面的素质要求及和谐统一,从而使钢琴演奏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论教师美     
美育即立美教育、整体教育、关的教育,这是本文的立论基石。教师美的实质是教师在客观历史的基础和奈件上,对自身活动的审美观照和对教与学的艺术化追求的结果。教师美一般由知识美、人格美、能力美和形象美四部分构成。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知识美是教师美的基础;人格美是教师美的核心;能力美是教师美的保障;形象美是教师美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3.
数学本身处处充满了美的韵律,教师认真体会教材中美的内涵,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教学,将学生认为枯燥的数学课堂变成绚丽多彩的世界,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发现、去欣赏、去创造数学美,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数学的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教师应当积极引领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学习数学,努力做到感悟经验积累的过程美,力现学习探索之奥妙;欣赏数学公式的简洁美,显现模型建构之美妙;感受数形结合的奇巧美,体现几何直观之精妙;品赏思维灵动的智慧美,展现创新发展之绝妙,从而追求品质学习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书法艺术的审美取决于审美者所占的角度、所持的依据,特别是自身修养的高低。具体表现为:线条姿态美、运笔节奏美、形体组合美、章法气势美、内容情感美、心灵意境美。总之,书法艺术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谈",只有书法与欣赏者心贴得紧密,艺术才能保持永恒,才有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书法艺术的博大宏深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雷硬先 《中学文科》2009,(16):61-63
本文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和美学等理论,从情感美、理性美、言辞美、结构关等五个角度充分阐述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擦亮了读者的眼睛,给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蔡云 《教育教学论坛》2012,(17):193-194
本教学设计主要是想通过对培根的议论文《论美》的学习,加深对议论文的学习方法的进一步熟识,积累一些名言美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地认识美,走进美,发现美,欣赏美,审视美,从而在生活中学会识别美,创造美。课堂上尽量做到听说读写并重,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师做主导者。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师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要善于挖掘教材美的内容,善于发现学生审美的特点,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让学生感知美;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构思,让学生理解美;用现代教学媒体,给学生展示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鉴赏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江小进 《课外阅读》2011,(12):262-263
政治课绝不是“三无”(枯燥无味、毫无生机、索然无趣)的代名词。为了实现“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语言是下点功夫,发挥政治语言的独特魅力。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得到一点启发,与大家一起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