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叫卖声     
住在都市里,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声。深巷的卖花声是曾经入过诗的,当然富于诗趣,可惜我们现在实际上已不大听见。寒夜的“茶叶蛋”“细砂粽子”“莲心粥”等等,声音发沙,十之七八似乎是“老枪”的喉咙,困在床上听去,颇有些凄清。每种叫声声,差不多都有着特殊的情调。  相似文献   

2.
6月20日早上翻阅当日出版的某报,在头版发现这样一条新闻,题目为《“金剑王子杯”包粽子大赛今天开始了》。这本是一则很普通的预告消息,但笔者浏览一遍后,却发现这是一则很“稀有”的新闻。说它“稀有”,自然有它的不同一般之处,既没有“本报讯”,又没有作者,单看其导语部分,就让人“大开眼界”。好在内容不长,这里不妨把它引述一下:“今天下午2时,‘金剑王子杯’第三届包粽子大赛如期举办。盐马路西侧的世纪华联一楼,粽叶翻飞,粽针如梭,几十位包粽子好手,向各位观众当场展现妙技,奉献出形态各异、绿意晶莹、清香四溢的粽子。”此段内容的…  相似文献   

3.
讨好 空气喷着清香,绿的清香。自己被包裹在这绿绿的清香里,好像是被刚摘下的新鲜粽叶包裹起来的一只粽子。 今天是端午节。湖北蒲圻的当地人,就叫粽子节。早餐桌上,筷子们奔跑着冲粽子而去。粽叶的清香,筷子先闻到了。蒲圻人说话,也好像刚刚从地里、湖里、塘里摘下的,透着新鲜。 早餐后我们和蒲圻市领导在五洪山龙泉山庄开了半小时见面会,书记说很高兴《新闻与写作》笔会在蒲圻举行,这次大家来,正好可以利用名人效应,  相似文献   

4.
叫卖声     
住在都市里,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声.深巷的卖花声是曾经入过诗的,当然富于诗趣,可惜我们现在实际上已不大听见.寒夜的"茶叶蛋""细砂粽子""莲心粥"等等,声音发沙,十之七八似乎是"老枪"的喉咙,困在床上听去,颇有些凄清.每种叫声声,差不多都有着特殊的情调.  相似文献   

5.
日前,因家属卖问题粽子被揭露而率队冲击报社的沈阳沈河区工商局长杨晓松,被沈阳市纪委驻市工商局纪检组正式立案调查。6月8日,杨晓松之子杨济维所开设的面包店因问题粽子而被《辽沈晚报》揭露,杨晓松妻子便带人到报社追打记者,后来杨晓松本人也亲自出马,开两台公车(不带工商标志),不仅扬言和记者单挑,更动用多方力量封锁消息。当时,出于愤怒,这家报纸的很多记者都用相机、手机进行了拍照和录影,有人在微博上还对此事进行直播。  相似文献   

6.
粽子来源于上古祭祀习俗,北方的"角黍"和南方的"筒糭"是其两个相对独立的来源。唐代时,端午吃粽子成为全国性的习俗。  相似文献   

7.
每年一度,除夕夜晚8点钟,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春节联欢晚会总是会在吃完晚饭后庄重上演,如同端午节的粽子和元宵节的汤圆,吃它们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为了应景。从长达半年的筹备工作到多达数万人的参与,无论是长度还是宽度,无论是气势之磅礴,涉容及内之广博都是其他晚会不能相媲美的,单论排场,这台晚会绝对堪称所有晚会执牛耳。  相似文献   

8.
目击     
龙舟会 6月16日,台湾基隆举行的盛大龙舟比赛上,领先者正在夺取获胜标旗。 6月15日是中国阴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因不满王室腐败而投江自尽,当地百姓闻讯纷纷包了粽子投入  相似文献   

9.
陈志勤 《文化遗产》2014,(5):127-136
在今天传统节日得到保护受到重视的同时,不能回避的是节日习俗的泛时空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如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蒿、挂菖蒲等已经成为端午习俗的通用符号。但当我们深入到不同的村落、不同的家庭之中,却感受到村民们因地制宜应对环境和气候的朴素心态和实际经验。通过对嘉兴海宁市长安镇三个村落端午习俗的调查,不但发现了粽子文化的多元性,也发现了孩童疾病防疫的祈愿,并同时还反映出了具有城乡差异以及贫富有别的现象。而从中所显现出来的端午习俗在村民家庭卫生以及村落整体认同中的地位和意义,更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这对于在现在的社会中端午习俗被泛时空化、被碎片化进行再构的背景下,重新理解以共同体为主体而存在的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邦在 《湖北档案》2010,(11):46-46
追随蒋介石的众多显赫人物中。陈立夫和陈果夫兄弟与蒋介石渊源颇深。然而,陈立夫做梦也没想到,他这个曾在中国大陆呼风唤雨的“中统”特务头子,后来流亡美国,居然靠卖皮蛋、湖州粽子和辣椒酱,在纽约唐人街上出了名。  相似文献   

11.
爸爸是扇门     
这扇门颓然倒了。时间是2005年6月12日23点15分。“父亲去世,我才知道父亲像一扇屏风把死亡和我隔开;父亲去世,我才看见了自己前途上死亡的海面。”十九年前,我翻译过井上靖写的《怀亡父》一文,里面的这段话我一直记得,只是把他说的屏风记成了是门。爸爸是在5月30日下午住进医院的,当时天上下着小阵雨。120救护车开到家里,把他像粽子一样地捆在担架上,哥哥和我送他住进离家最近的民航总医院。一去就住进了监护病房,那时谁也没想到,爸爸此去就再没有回来。爸爸的毛病是在肺上。他的肺年轻时就不好,经年地咯血,老年后似乎反而好些,好多年没有…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实习记者张婕)10月11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走进位于北京延庆县东桑园村村民委员会的0101号益民书屋,对北京市益民书屋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活动。走进书屋,20多平方米的房间干净整齐,10多个书柜倚墙排列,书籍按类别陈列,借阅记录井井有条。这家益民书屋建立于2005年12月18日。北京市读书益民工程领导小组首批赠了3000册图书,之后由其自筹2000册,现有图书5000册。据当地的郝主任介绍,书屋开办以来,除了村民日常的借阅,他们还举办过党员学习、演讲比赛、包粽子比赛、征文等活动。结合该村村民中多为民俗接待户的实际情况,当地举…  相似文献   

13.
译制片断想     
在我们这个外语和出国旅游还相当不普及的国度里,译制片是多数国民了解外国文化的重要窗口。那么,它到底带来了什么,又产生什么影响呢? 一、译制片与精神文明 译制片作为文化交流的方式,不是“全盘拿来”。虽然世界是多样的,但人类社会却有着许多共性和相通的东西,国外许多精美的精神产品对我们同样具有吸引力和利用价值。 有相当一部分人士曾经担心,译制片的大量引进会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冲击,甚至华夏文明也会被西方文明所取代。但几十年的事实证明,端午节前后北京的粽子照样卖得特别火,广州的春节花市仍然十分热闹,四…  相似文献   

14.
话说端午节     
《浙江档案》2000,(5):38
端午节直到今天仍是中国的传统大节,她的地位仅次于春节.端午节被人称为"龙舟节"、"诗人节"、"粽子节",我们从众多节日中仍能感受到她的生命活力.但在传统社会,端午并不是一个良辰吉日.  相似文献   

15.
那天是端午节。6月22日晚9点多,饭刚端上餐桌,我还没来得及动筷子,手机就响了。“小浪底库区发生翻船事故,有六七十人落水,你马上到报社来。”报社领导在电话里急促地说。“吃不成饭了,晚上肯定回不来。”望着刚做好饭的妻子,我拿上两个出锅的粽子,来不及说抱歉,就匆匆跑出家门  相似文献   

16.
每年五月初五,我国大多数地方有吃粽子的风俗。南朝梁吴钧《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农历五月初五诗人屈原自投汩罗江后,常年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于水中,以驱蛟龙。粽子古称"角黍"、"筒粽",由来已久。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郑州报业集团推出的中英文短视频《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一叶粽子香,日子到端阳)》荣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三等奖,这是郑报历史上首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奖项。通过短视频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这是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义务与作为。  相似文献   

18.
5月24日下午,仿佛一个凯旋的英雄,民进党籍高雄市市长陈菊率团从上海返回台湾桃园机场时,没有人在现场抗议,反而有来自民进党桃园县党部和桃园县议会的近百名支持者在入境大厅接机。当她搭乘高铁傍晚时分抵达高雄,更有约两百多民众在迎接她,将她团团围住,送花、送粽子。并非完全没有反对之声。第二天上午,  相似文献   

19.
春节是民间最隆重又热闹的传统佳节之一。闽南大部分地方在农历(阴历)腊月十六日做完"尾牙"以后,就开始"入年假",置办年货,磨米或用米碓舂米粉蒸甜(年糕),做发、碗糕、咸(菜头、芋、番薯、金瓜等)、麻糍(糍粑)、菜包、粽子、"签"、"番麦"、"豆包仔"等。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元宵的汤圆、端午的粽子、八月半的月饼、腊月的腊八粥加上除夕之夜的团圆饭,乡愁就是小桥、流水、人家,就是农民家的小鱼塘、小荷塘、小菱塘……乡愁就是乡情、乡韵、乡恋,就是民风、民俗、民情,就是以农耕、农时、农具、农人为主体的农耕民俗文化。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化再加上现代化的元素,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沈成嵩所著《记住乡愁》用农事寄托出无限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