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晶 《文教资料》2008,(31):37-38
随着Internet媒介的交流的增多,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词语是网络语言的核心成分.网络词语分为四类:"汉字新词"、"表意数字"、"字母缩写"及"情意符号".网络词语的使用将会对部分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电脑的输入方式.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很多词语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对一些词语进行创新使用是网络用语比较明显的特点之一,"给力"在网络语言中就被赋予新的意义和用法。"给力"新用,不仅受网络语言环境、语言使用者的影响,同时与其内部语义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是汉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它可以与基本汉语词汇相辅相成,互不取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交流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在网络语体中,病句、汉字、符号、汉语拼音、英文字母杂糅是网络语言的基本组成方式.一方面,网络语言形象生动、简洁风趣,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另一方面,一些格调不高、不合语言规范的网络词语,也造成了语言污染.  相似文献   

4.
徐彬 《文学教育(上)》2010,(23):106-10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网络交际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是新兴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网络交际中,由于其语境的特殊性,它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网络语言符号,也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对书面语言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从网络词语的类型、网络语言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并就其规范化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词语的产生是有理据可循的,而非杂乱无章.运用语言学中关于词汇理据的知识,从语音理据、形态理据和语义理据三方面,对网络词语的理据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掌握网络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引言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普及而产生的在特定时期、特定语境和特殊群体中使用的一种新的交际语言.在网络语境中,网络词语与传统汉语词语相比,意义和语用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词语甚至会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在网络这一特殊语境下发生变异的结果,词汇变异作为网络语言的突出特点之一,包括了词形变异和词义变异,前者主要通过谐音、缩略、重叠、借用键盘符号等方式实现,后者则利用相似引申、词性转换、有意歪解等途径获得.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词之所以会在网络中发生变异,与交际语境的特殊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作为人们相互交流的新型工具,不断有网络新词和网络新语出现,并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网络语言文化是因为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通过网络词语的发展创新呈现出来的,呈现出了文化的创新性和其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发展催生了网络语言这一新的语体.网络语言通过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使许多传统词汇获得了新的意义;而新造词语则是网络语言中最有活力的部分.网络语言极大地激发了人们运用语言的智慧和创造力,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现代汉语面临着自五四以来又一次深刻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网络语言无疑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它产生于网络并在网络中普遍流行.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为了达到“如见其人”的效果,网络语言常在现有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采用比喻、谐音、比拟、引用、仿拟、缩略等修辞手法,创造一些生动、新颖、独特和形象的词语,以产生幽默、风趣和诙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变化最快,也是反映最敏感的部分。新词语作为词汇系统中的“新鲜血液”,随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补充。本文从六个方面对2007年汉语新词语的产生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对2007年新词语产生的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吴婷 《海外英语》2012,(5):260-261
随着网络成为了新型的传播媒体,网络语言也随之产生且成为焦点,在生活中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因此该文从"円"这个新的网络用词着手进行探究,运用语言的象似性来分析讨论它的生成和它所衍生出来的词组"円族"、"円人"。运用象似性的两个部分-映象性和隐喻性,来分析"円"的风靡一时,从分析中可以更好的去了解象似性在网络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应用性,从而更好的运用象似性的特点来实现语言的转化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词汇的造词法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人们的语言行为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网络与语言的结合带来了网络语言覆象。网络语言现象主要表现为网络词汇、表情符号等几个方面。而网络词汇则是网络语言中使用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一种,其造词方法主要有复合、仿拟、假借等七种造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敏琳  季寅修 《海外英语》2012,(14):32-33,35
随着我国对英语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词汇学习软件、学习工具也应运而生。但是这些辅助工具的实用性还有待证明。该文以"考试单词全记牢"教程为例,结合相关的二语习得理论来探讨该词汇学习软件在辅助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的利与弊,并探讨符合中学生的一些二语词汇习得策略。研究发现该学习软件在联想记忆、词汇意义化、运用多种器官识记单词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点;但对单词拆分以及单词意义的理解存在不合理性。笔者认为可通过字母组合的规则、实物辅助、语块以及语境等语言规律更高效地掌握和学习词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初学者学习C语言面临的问题 ,通过分析用C语言编写“扫雷”游戏的过程 ,介绍了一些重难点内容的学习方法和程序设计方法 ,及程序设计技巧等 ,以此提高C语言学习兴趣 ,促进进一步学习 ;文章还介绍了如何灵活运用C语言结构体、指针等内容来优化程序 ,实现高级编程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和商品市场国际化的今天,商品广告比比皆是,它们已成为商家、企业和广大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决定投资和消费策略的重要信息来源。广告英语已从单纯的“广而告之”发展成为有别于一般英语的广告语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达到广告的最终目的——推销商品。本文以大量的翻译实践为基础,对书面广告英语在词汇、句法、修辞三方面的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简单探讨了广告英语翻译的有关技巧。  相似文献   

17.
词汇语义学和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图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而词汇习得(vocabulary acquisition)又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词汇是音、义、形的结合,是语音、意义和语法三者统一的整体。词汇语义学是专门研究语言词汇意义的一门学科,应用其有关原理探索英语词汇的习得方法可最大限度地改善和强化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词汇输入量,对推动英语学习将有积极的意义。从语义方面开展词汇习得,符合学习者掌握和学习词汇的感知及心理认知过程,有助于扩充和记忆词汇。本文通过对词汇的语义特征、语义级差、语义网络和命题串联等意义关系的图式化分析来探索英语词汇习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各种形式的评价反馈对于激发外语学习者写作动机及提升其写作能力的影响程度是二语写作研究的重点。学者们通过研究调查发现教师书面评价有助于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写作准确性,教师反馈主要关注文章结构及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而同伴反馈则更侧重于文章中词汇意义和语法结构的准确性。论文从作者的写作教学实践出发,基于“产出导向法”中以评促学的理念,分析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实施师生合作评价反馈的效果,旨在摸索出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评价反馈环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古代小说的方言研究不能只就语言的某一元素进行,应该将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结合,全面兼顾;方言的研究对小说作家、籍贯和成书信息的推测都有一定作用。《金瓶梅》以北方方言(主要是山东方言)和吴方言为主,出现了十多种方言,不可能是作家的独创,它只能是集体创作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英语的研究, 既要大胆假设, 亦要小心求证, 宜从语言或其变体都是一个系统的观点出发,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层面去考察, 看它是否已具备足够的、与其规范体相比较而稳定存在的区别性特征, 单从某一个层面做出判断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中国英语目前仍是碎片式存在, 尚未形成体系。既要研究变体的表现形式, 也要探究现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语言公差与工作英语概念则为后者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