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体阅读思考] 阅读本文,需要理解、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作者是怎样描绘沿途所见景物的?每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二、标题中的“偶拾”二字是否说明作者笔下的景物纯系偶然所得?为什么? 三、作者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怎样运用众多的比喻“状难言之景,如在目前”? [阅读入门指津]  相似文献   

2.
谢华  刘文艳 《湖南教育》2003,(10):50-51
师:(CAI1:江南美景)小朋友,上课之前老师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边看边想,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在欢快地流着。 生:这些美景使我想起一个词语:“山清水秀”…… [评:语文课要突出语文特色,注重语言的积累。] 师:小朋友,这是一个风景优美、四季如春的好地方,你们想生活在这么美的地方吗?  相似文献   

3.
极大似然估计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统计方法,本文旨在以一种大众化的语言使读者至少必须搞清楚几个问题:估计什么?需要什么前提或假设?如何估计?估计的准确度如何?  相似文献   

4.
名词变复数后,词尾加上了s或es,但这些s或es该怎么读呢?有什么规律吗?你能说清楚吗?不过,说不好也没关系,让我来告诉你吧!名词变复数后,词尾s或es的读音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形:一、在[p][t][k][f]等清辅音后,读[s]如:cups,hats,cakes,roofs二、在[s][z][t"]["][#]等音后,读[iz]如: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流程[导入]师:同学们,每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都会播放大型综艺节目《开学第一课》。大家看过吗?生:看过!师:大家知道2017年的主题是什么吗?生:中华骄傲!师:2017年的"中华骄傲",除了汉字、围棋、丝绸等内容让我们为之骄傲外,有一个人三次相同的举动得到网友点赞,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推销"吗? 你们知道有关推销的故事吗? 2.学生讲述故事.从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还知道哪些推销商品的知识呢?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小小推销员",学习推销商品.(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彰显数学的文化魅力,塑造学生的现代文明素养呢?下面结合笔者观摩席争光老师执教的《圆的周长》教学片段,谈一下自己的一管之见。[案例]一、“周三径一”,数学文化之唤起师:“周三径一”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大家想去了解一下吗?(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探求“周三径一”的欲望)师:(播放课件)大家观察这幅图,看看都有哪些图形?生1:图中有圆。生2:有六边形。生3:是正六边形。……师:正六边形周长和直径的比…  相似文献   

8.
[片断一]由猜想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张登山的生活照片。师:知道照片上的人是谁吗?生:黄老师。师:对,暑假里,我和同事们一起出去旅游了。你们能看出我在什么地方吗?生:在一座山上。师:是的,这座山海拔2000多米,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山。知道是什么山吗?教室里立即热闹起来,学生  相似文献   

9.
迷恋生活     
生活中曾经迷恋过什么吗?大海?花朵?山峦?生活中有些东西藏在心中便是一种真实,一种深刻,说出来,反而俗了。“有两种方法能使世界更大:一是登山远眺,二是闭目沉思。”它们与语言无关,由此看来,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同理。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线段)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线段 (1)提问:同学们,你能说一说线段是什么样子的吗? (2)全班交流:学生说把线拉直了就是线段. 这时如下进行教学: 师在展台上放一根线,师:这是一根线,是什么样子的?是线段吗?怎样就变成线段了?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导入设计] 师:小朋友,今天我带了一些实物图片,想看吗? 生:想. 师:待会儿,你们看到什么图片,就大声地说出它的名称,好吗? 生:好.  相似文献   

12.
张静 《现代语文》2005,(10):32-33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情感 的载体,大凡优秀文章无不是用 活了魅力非凡的语言。那么怎样 才能使文章文采斐然,让读者满 口留香呢? 一、锤炼词语,使之凝炼。 锤炼词语,包括活用诗句、 成语、词语,引用警句格言、对 联等。  相似文献   

13.
[政策解析]魅力何在? 据英国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前往英国留学的海外学生超过10万人,其中有近万人来自中国。那么,到底是什么魅力使众多学子都把英国作为留学目的地呢?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1.猜电视节目。师: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老师放一段片头音乐,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节目。(课件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评]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师:“新闻联播”节目在什么时刻播出?生:晚上7时。师:你们都同意吗?(生齐:同意,师板书:晚上7:00)电视画面上是这样写的吗?  相似文献   

15.
一俗话说:“万事起头难。”写小说何尝不是如此?一篇小说,究竟从哪里写起,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其实却颇有讲究。有些小说,开头写得平平淡淡,使人才读了几段就感到兴味索然。有些小说,则能使读者拿起来就放不下,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看来,不同作者所写的作品,其开头确实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  相似文献   

16.
<正>经过了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者不禁思考:到底语文应该教什么?语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由此可见,"语言"就是语文的本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注意自己的语言,使语言散发自身的魅力。教师的语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使学生能够感受语言之美,受到美的熏陶。那么,  相似文献   

17.
[病文入院] 我有一个洋娃娃,是姨妈送给我的礼物.洋娃娃长得好看,穿得也很漂亮,面部好像有人的表情.洋娃娃还能唱歌、跳舞.同学们,你们喜欢我的洋娃娃吗? [把脉诊断] 这段话基本点到了洋娃娃的特征,但它究竟怎样好看,怎样唱歌,怎样跳舞,小作者没有把它写具体,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处方配药] 要写出物品的特征,应该注意三点: 一、细致观察.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只有抓住特征,才能使读者对所写物品有一个清晰、具体的印象.如上段中的洋娃娃,长的什么样子、穿的什么衣服、按什么部位唱什么歌、怎样摆弄跳什么舞……如果没有细致观察,你是写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片段一]再现情景,激活表达欲望 师:从小到大,我们沐浴过多少爱呢?数不清.你对一直疼爱、呵护你的爸爸妈妈表达过爱吗?昨天,我让你们回家做一件事情,想想爸爸妈妈有多爱你,看着爸爸妈妈的眼睛,认真地对他们说声"我爱你".说了吗?你有什么感受,他们有什么反应?  相似文献   

19.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第三册[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与课题对话1.师:新年快到了,老师带了一件礼物送给小朋友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师出示贺卡)师:对,老师送的是贺年卡,能和老师一起写这三个字吗?  相似文献   

20.
索绪尔语言观对现代语言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语言?语言理所当然地是词语对现实事物的直接表达吗?语言的每个要素背后都有一个实在的本质与之相对应吗?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