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券制是改革政府教育投入的重要制度,能激发教育公平竞争,实现教育选择权力均衡化和增大民主监督力度。我国政府教育经费在投入依据、投入程序上均存在重大弊端。本文首先提出了发行教育券是有违法的行为,接着分析了发行教育券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发行教育券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现代技能开发》2009,(12):56-56
以教育券形式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被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将要逐渐推行的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及现行的农民工“阳光培训”都是教育券能发挥积极作用的领域。(2)中等职业教育券实际上是对中职教育拨款机制的创新,这种新的投人方式凭借其潜在的投资拉动效应,可以解决中职教育经费投入过低且增长缓慢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2001年,浙江长兴县率先借鉴了美国的"教育券"政策进行教育改革.受其影响,我国的其他地区也开始纷纷开展"教育券"实验,至此,在学界掀起了一股"教育券"热潮."教育券"政策在理论上确实能提高办学效率,促进教育公平,但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目前还不适宜实施这项政策,因为这项"舶来政策"将会对学校和教师产生不良的冲击,所带来的消极作用将会大于它所产生的"疗效".将"教育券"政策的内涵、积极作用以及在我国实施会带来消极作用这三个方面进行评述,从而阐明笔者的观点,望对我国的教育改革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制度性创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对教育券这种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形式进行了实证描述,并结合教育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规范分析,结论表明:教育券是将公平与效率融为一体的基础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教育券把竞争机制巧妙地引入教育领域,深化了基础教育市场化的内涵。教育券是一种契约合同,明晰了基础教育财政经费的使用权(产权),降低了经费使用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率。教育券是对基础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制度性创新,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券度的出现反映了国家对教育公平的不懈追求。文章认为,教育券制度在我国的兴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公共选择理论是教育券政策的理论基础,教育投资总量不足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教育券产生的潜在动因、普通民众对教育公平的终极追求是教育券产生的直接推动力。教育券的产生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拷问、质疑,也是对教育公平和效率的求解。  相似文献   

6.
教育券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它的实施,把激烈的竞争体制带进教育领域,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给每个适龄儿童提供一个均等的入学机会,给民办教育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本就教育券理论及其实施对我国基础教育走向公平的作用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改变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弱势地位,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普高和职高之间创设相时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2001年秋季,浙江省长兴县率先进行了教育券制度的尝试,对就读民办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次性发放面额500元和300元的教育券。今年谊县为进一步拓展教育券的功能,又将教育券功能扩展到扶持贫困学生上,确定了自2002年秋季起,小学阶段的贫困生每学期可获得200元的教育券,初中阶段的贫困生每学期可获得300元的教育券。长兴教育券制度试行一年来,显著的成效引起各方强烈关注。本刊记者日前也亲赴长兴了解教育券制度实施的始末。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长兴县为了解决职业高中和私立学校的生源困难问题,采取了实施“教育券”政策的做法,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教育券”也被国人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以长兴县实施的“教育券”为引子,对“教育券”的提出及在我国实行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述,进而对“教育券”这一政策进行分析,提出目前地区性实施模仿性的教育卷计划需要斟酌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公立学校承担,这造成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严重受到政府政策影响,本身适应能力变弱,教育水平低下.教育券将给职业教育注入一股活力.它能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拓宽职业教育资金渠道,缓解资金不足问题.而且教育券使得学校竞相提高教育水平来获取资金,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券的教育公平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作为打破教育垄断、引入市场竞争及提高教育公平的教育改革新实践的教育券制度被“舶”来我国,在浙江长兴等地进行了尝试。这引起了学界、当局的广泛关注。文章从教育券对教育公平的意义进行剖析,认为教育券制度的实施有助于现实中教育起点公平、制度公平、道德公平;同时,强调当前需要加强针对我国国情的教育券理论研究,以更好的完善我们的教育券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实行的公共教育券可以归纳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是补贴性公共教育券,其初衷是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教育选择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第二类是竞争性公共教育券,其目的是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不合格公立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从而促进公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第三类是扩充性公共教育券,其目的是弥补公立学校数量不足的缺陷,同时也为了提高政府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各类教育券的实施不仅达到了各自的目的,而且都因其引入了竞争机制而促进了公立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的政府财政拨款手段,教育券制度自产生以来,就受到教育界和经济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在世界许多国家得以确立和广泛适用。教育券制度的实施,保证了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提高了公立学校的办学效率和办学质量,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忽视在我国推广实行教育券制度的障碍因素,势监要求谨慎推行,方可取得应有成效。文章试对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的合理性及其限度作一探讨,以期求得抛砖引玉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最近教育券在中国浙江省长兴县试验引起教育界广泛关注。长兴县正是借鉴了美国弗里德曼教育券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使教育券变成了政府调整教育结构,调节社会公平的有效工具。我们把视线拉到美国第一个推行教育券试验的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  相似文献   

14.
教育券的最初提出是为了提高教育效率,而密尔沃基市的教育券计划在促进学校竞争以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又将教育券作为解决社会公平的途径.本文通过密尔沃基教育券计划介绍了教育券申请的一些细节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教育券”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对政府指派的公立中小学的质量不满,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希望能转到其他学校,尤其是质量好的私立和教会学校。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家庭支付学费,20世纪90年代,部分城市和州政府推出了“教育券”计划。一些私人和私立机构也为低收入家庭的择校生付费。早在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就提出了“教育券”思想。时至今日,关于“教育券”的争议有增无减。由公款资助的“教育券”计划虽然不多,但毕竟把竞争机制引入了公立学校。适当参考美国“教育券”的做法,对于正确处理我国中小学生的择校问题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弗里德曼的教育券理论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使用培训券的实践.建议政府以竞争性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发放职业教育培训券,以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评析美国的教育券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敏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1):29-32
教育券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实现私有化与市场化过程中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资助方式。美国政府资助的教育券实验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教育券开始付诸实践。文章试图对美国教育券政策的实施背景、具体实施政策、关于教育券争论的一些分析以及关于教育券提议的未来思考等方面作一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浙江省长兴县,记者看到了那张印制精美的教育券。这是一张五元人民币大小的纸片,背景图案是漂亮的教学大楼,印有“教育券”三个大字,票面上还有200元、300元、500元不等的金额。学生凭此券在入学报到时冲抵相应的资金。到2002年9月,长兴在全国率先发放教育券已有一年,目前共有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类、职业教育类、贫困学生助学金类等三种类型的教育券。移植美国的教育券制度长兴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在校中小学生8万多。据县教育局局长熊全龙介绍,近几年长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已成为全省的“小康县”和全国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9.
詹克斯型教育券具有“受限制的竞争性”和“典型的补偿性”两大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詹克斯教育券理论基础上实施的美国“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和哥伦比亚政府的教育券计划实践证明,詹克斯型教育券能够增加低收入家庭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平等机会.我国教育救助领域存在挤占救助资金、冒领救助金和遗漏救助对象等现象.在教育救助领域引用詹克斯型教育券有利于减少上述现象,提高教育救助效率,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国外实践证明,教育券制度对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实现教育公正具有积极影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目前存在“小学化”、教师待遇低、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在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应用教育券制度,具有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提高幼教机构的办学质量、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及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