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带来了异化的消费观,盲目追求奢侈性消费、攀比性消费、愚昧性消费、陋俗性消费等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现实生活,对社会造成了不当的消费引导和价值认同。大学生作为重要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也在日益变化,对其消费观的引导和教育也成为凸显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绿色消费作为生态文明背景下一种新的消费选择和消费方式,是消费理念的一次生态转型。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殊消费群体,引导其树立自觉的绿色消费观念对于促进社会消费风气的有效净化和社会消费环境的合理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释绿色消费观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优势、意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缘由,并从理论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熏陶、消费实践强化等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年轻的消费群体,消费观的塑造和培养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学生具备了较强的消费实力和较为多元的消费观,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体系中时于理财教育关注较少,大学生的消费观也必然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在重视合理消费模式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分析,把握其总体特征,从而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帮助逐步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群体,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和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当前我国大学生消费存在许多误区和问题,因此,社会各方面必须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和社会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变化。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消费观研究,有助于把握大学生消费特点和趋势。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的特点、不合理消费的表现等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6.
肖琼 《华章》2011,(29)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对我国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现状反映了大学生现实的消费倾向和未来的消费走向,对于研究消费文化和市场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即将担负国家未来重担的群体,我们有必要关注其消费状况,把握其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必将成为我们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新课题.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并最终影响整个青年人群体形成理性、科学、绿色的消费观,对于提升我们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培养有用人才,降低国家未来的社会成本,从而形成一个世代相传的良性循环的消费观,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观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成长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还将影响未来社会的消费文化构成.文章对如何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基本准则、创新教育路径、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消费主义不可取。消费主义作为一种负面的社会思潮,推崇的消费至上、符号价值消费、身份建构消费和盲目推崇的意义匮乏消费等消费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理性和必要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动机和消费行为是否具有理性,不仅关系着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也关系着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成效。客观认识和批判消费主义思潮、营造理性消费氛围、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和廉洁文化教育,是消费主义思潮冲击下提高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质量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群体是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根据低碳经济社会建设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消费教育。通过以政治理论课为依托、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的大学生消费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新型节约观、绿色消费观、发展消费观和法制消费观。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过度消费在社会中产生的不良影响已受到广泛的关注。过度消费是由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观造成的,不良消费观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发生了扭曲。造成这种不良消费观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克服,是本文要论述的重点。消费观改善了,才可以根除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社会在消费方面存在很多严重问题,这在大学生消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大学生的不当消费主要表现为:炫耀性消费、浪费性消费和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大学生不当消费方式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受错误思想的影响、感恩之心的缺乏、生态文明理念的不足和不良消费方式的影响。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两点对策:一是社会要加强大学生新消费观的培养;二是大学生自身要注重新消费观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养成生态消费观既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各种实践活动和学校规章制度等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日常消费观正日渐引起更多的关注,大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得出,导致大学生消费观偏颇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合理的消费理念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家庭在大学生消费观的引导方面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和家庭应形成合力,采取积极的对策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但内因起决定作用,大学生良好消费行为的养成最终要靠自身的控制与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消费观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容易出现潮汐现象且追求独特性消费,从而易导致该消费群体层次两极分化、消费结构不合理。而作为担当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高校,无疑就必须承担起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重任,所以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亟待我们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5.
袁锐 《教育教学论坛》2013,(25):168-17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增长,人民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剧烈变化。当代大学生作为一支新兴的消费力量,其消费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造成大学生不良消费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增强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校园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产物,它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实质内容是它折射出的当代大学生消费观问题.虚荣攀比,超前消费;盲目跟风,冲动消费;好逸恶劳,享乐消费.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消费观问题.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的合力共同解决,才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消费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调查研究,得出大学生在消费中的社会心态总体是理性平和的。但过度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等价值观以及随机消费和冲动消费等行为也给部分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浮躁、焦虑和不公平等负面社会心态。应把正确的消费观、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纳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中、纳入大学生网络社会生活、拓展"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衔接的教育路径,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当代大学生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学习消费外,用于网络通信、交际、非正规学历考试培训、旅游等方面的消费也越来越多.大学生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消费关键群体,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时尚是现代社会最鲜艳的表征,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消费的内容。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敏锐而特殊的消费群体,社会消费时尚的吸引力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不断丰富与完善大学生的消费需求的内容与结构,刺激大学生消费的攀比热情,进而诱发大学生消费观以及个人价值取向的嬗变。必须加强大学生消费观念教育,帮助他们保持清醒的消费意识和心态,从而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消费观的特点,认为在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盲目冲动、攀比炫耀和个性新潮的特点.而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产生影响的因素可以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来分析,不同的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是不一样的.针对这三方面的影响,最后文章给出了相应的对策,要想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规范大学生的消费观,必须做到学校方面应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家庭方面应该发挥父母对孩子消费观的教育作用、社会方面应该改善风气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