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亚荣 《考试周刊》2012,(92):28-29
在舍伍德·安德森众多的作品中,《小城畸人》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作品。这部小说揭示出美国中西部小镇封闭的生活方式、狭隘的价值观念对人性造成的扭曲.深刻挖掘出现代人内心深处隐藏的欲望、痛苦和孤独。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德森的写作艺术特色。通过对“小镇”与“畸人”的描写寻找实现人性自我救赎的途径,使畸人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样使现代社会也能够适应各种人性的存在.从而阐释了作品中所关注的人类的共同命运。  相似文献   

2.
舍伍德.安德森,这位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者,在其小说《小城畸人》中,饱含深情地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幅渴求爱与理解的“畸人众生相”。其中他倾注了大量的热情刻画了伊丽莎白.威拉德这一孤独、沉默的母亲形象。伊丽莎白.威拉德在少女时代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幻想,但其所处的时代与社会使得她的梦想无法实现,只能转而求助于婚姻。婚姻的失败带给她的无奈和失望使她选择了缄默并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子乔治.威拉德的身上。最终她以自己的死亡启迪了他。她就像缪斯,引领着乔治驶向艺术的彼岸。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美国小说伍德@安德森在其代表作《小镇畸人》中刻画了一组行为怪诞的人物.文章通过揭示这些人物怪诞的举止背后对爱和理解的渴望,分析乔治@威勒德与怪人们的关系,阐明作者的创作目的--帮助怪人们冲破孤独的樊笼,找到爱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正> 舍伍德·安德森是现代美国文学中承上启下的著名小说家,他大胆对小说的创作题材和技巧进行改革,曾经影响过一代新的作家,被誉为“现代美国文学之父”。“他以其平凡的小镇题材和对人物的真挚同情和朴实亲切的口语风格而著称”~①《林中之死》这部名篇就反映了这些特点。它的内容很简单,写的是在一个普通的小镇上,一个贫穷、无名的老太婆从一个年轻姑娘到衰老而后又悲惨地死在树林中的生活经历。就这样一个司  相似文献   

5.
舍伍德·安德森是首先把潜意识写进小说的美国作家之一,这一切在短篇小说<我想知道为什么>中都有所表现.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安德森被看作是美国现代小说的指向标,是美国现代派作家的先驱.他的创作对海明威、福克纳等作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舍伍德·安德森是首先把潜意识写进小说的美国作家之一,这一切在短篇小说《我想知道为什么》中都有所表现。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安德森被看作是美国现代小说的指向标,是美国现代派作家的先驱。他的创作对海明威、福克纳等作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都柏林人》是英国现代派文学巨匠詹姆斯.乔伊斯的早期力作,而《小城畸人》则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大师舍伍德.安德森的成名之作。这两部小说均因为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和对现代主义写作技巧的尝试和探索而在出版伊始就引起轰动。《都柏林人》揭露了都柏林的麻痹和瘫痪;而《小城畸人》则展示了美国中西部小镇温士堡单调、沉闷、压抑的生活氛  相似文献   

8.
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创作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舍伍德.安德森被誉为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者。他的短篇小说深刻揭示了二十世纪初美国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过程中中西部小城镇人们的生活面貌,同时在形式、文体等方面的技巧创新使得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了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苏格兰作家刘易斯.格拉斯科·吉本的代表作《落日之歌》展示了一幅苏格兰农村新旧时代交替的图景。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原始农耕社会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在现代工业文明给旧生活方式带来冲击时人的无奈和悲剧。小说中土地代表着吉本眼中的原始黄金时代,土地与现代文明诸多因素的冲突一一反映在小说情节中。整本小说可视为对原始黄金时代的一曲挽歌。  相似文献   

10.
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中的六个男女的相互关系一反常态 ,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 ,构成了一幅两性关系异化的摹本 ;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造成了这种异化现象 ,它使人陷入“精神”与“肉体”分离的痛苦之中 ,从而危害家庭和社会 ;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罗伯特.佩.沃伦作为美国南方“重农学派”的成员,虽然拥护南方的农业社会,反对北方的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对南方的侵蚀,而他却通过小说《国王的人马》中的人物颠覆了美国南方神话中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2.
短篇小说集《小城畸人》是美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也被视为安德森最好的作品之一,尤其是他对象征、潜意识、心理描写和顿悟等文学创作手法的娴熟运用.以及他朴实简练的语言风格.对美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舍伍德&#183;安德森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林中之死》被誉为美国最佳的短篇小说之一。在《林中之死》中安德森通过大量的象征手法的使用,给小说简单的情节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论文从人与物的象征、情节的象征、颜色的象征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从而揭示出安德森对社会和外部环境、人性本身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所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张玉 《文学教育(上)》2008,(11):129-131
现代工业文明入侵农牧文明带来了大自然和人内在精神整体性的溃败,这种双重危机也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的原动力。生态乡村小说就是在这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作为20世纪90年代勃兴的生态文学的一个新的创作分支,生态乡村小说是从生态小说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小说类别。生态乡村小说是指那些既关注自然生态又审视乡村生活,通过对农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描写或由对与乡村生产生活相关的自然生态的展示来揭示社会矛盾、反思现代工业文明、表达终级关怀、寻找“诗意的生存”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舍伍德·安德森是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特殊地位的重要作家 ,其著名小说《林中之死》是现代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文章从叙事视角、叙述方式、叙述语言等角度探讨其精湛的叙事策略、独特的文体风格以及小说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6.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创作上的艺术风格,使他在二十年代以来灿烂的文学星河中,成为一颗独放异彩的星星。英国小说家,短篇小说研究者,赫·欧·贝茨说,“如果说安德森终止了按简便现成的定型化老办法来写小说的话,那么海明威则是砸碎了美国短篇小说曾经用来排印的每一粒早已面熟的铅字,给小说另刻了一套它从未见过的严谨的、革新的、又是堪称典范的铜模。”“可以说,海明威的写法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本文试就海明威艺术风格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赫尔曼·梅尔维尔是美国十九世纪中叶著名作家之一,他一生著述颇丰,其代表作为大家所熟悉的长篇名著《大白鲸》。《文书巴特比》也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梅尔维尔写这部小说时,美国的全国大工业化即将拉开序幕。作者以敏锐的思维嗅觉捕捉到工业文明将对人的正常自然本性可能造成的影响,成功地刻划出巴特比这个典型艺术形象,这对我们今天走向现代和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无疑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故事叙述者律师之口,喊出了“啊”,巴特比!啊,人性”这句话也正是该小说所揭示的普遍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余依婷 《海外英语》2014,(5):207-208
《帝国瀑布》是美国当代作家理查德·拉索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于2002年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文学奖,该作品人物角色丰富并从多视角展开叙述。故事从全方位描述了美国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镇的生活,交织着小镇生活的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该文依据叙事学相关理论,分析拉索在小说《帝国瀑布》中如何运用叙事视角来描写二十世纪最后四十多年一个传统工业小镇的社会变迁;通过叙事空间来建构作者笔下理想的美国社会;以及从主题隐喻来表述美国小镇工人阶级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挣扎在历史与现实、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  相似文献   

19.
从三个方面剖析舍伍德·安德森的小说艺术,特别是他的短篇小说艺术及其深远影响。作为一名杰出的现代派小说家,安德森把创作视线逐步从外部的客观世界转向内部的精神世界。他所创造的一种新型的、独特的小说艺术,为美国现代小说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中的六个男女的相互关系一反常态,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一幅两性关系异化的摹本;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造成了这种异化现象,它使人陷入“精神”与“肉体”分离的痛苦之中,从而危害家庭和社会;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