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84页在讲述氯气漂白性时,用两个实验来验证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而湿润的氯气有漂白作用。实验需要事先制备氯水和干燥的氯气,步骤烦琐,而且装置繁杂,组装麻烦。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文使用微型化仪器对实验进行改进,并进一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84页在讲述氯气的漂白性时,用两个实验来验证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而湿润的氯气有漂白作用。实验需要事先制备氯水和干燥的氯气,步骤繁琐,而且装置组装起来很麻烦。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使用微型化仪器进行改进,现象非常明显,有利于学生对氯气性质的理解,符合新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3.
潮湿的氯气(Cl2)和二氧化硫(SO2)气体具有漂白性。这两种气体的漂白作用有何不同呢?笔者作了以下的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1〕操作步骤 :把氯气和二氧化硫气体分别通入盛品红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里溶液的红色都立即褪去。得出结论 :潮湿的氯气和二氧化硫气体都具有漂白作用。〔对比实验2〕操作步骤 :把对比实验1所得到的盛两种无色溶液的试管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实验现象 :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的无色溶液又变红 ,通入氯气的无色溶液颜色没复原。得出结论 :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不稳定 ,加热时易复原 ;氯气的漂白作…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提出1.1教材实验分析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2019年版)在第2章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中没有提供氯水漂白作用的实验装置,只是以文字的形式阐述“分别将干燥和湿润有色布条或纸条及有色鲜花放入干燥的氯气中”,并没有相关的实验装置图。苏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2020年版)在专题3第1单元“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的实验探究中也只是给出了实验步骤(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并没有实验装置图。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中,在第四章第一节《氯气》里讲到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其中有个演示实验是用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来验证氯气的漂白原理,目的是验证氯气没有漂白能力,而溶于水后,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能力。在本实验中,一个关键的可变因素是水。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经干燥的氯气,先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再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  相似文献   

6.
袁君亚 《化学教学》2020,(5):65-68,72
分析次氯酸漂白作用实验的不足和研究现状,利用双翼试管设计次氯酸漂白作用实验的新装置.经多次试验和改进,新装置集氯气制备、干燥、漂白、尾气处理于一体,使实验具有试剂微量化、操作简便化、反应同步化以及密封可控、环保安全、易推广等优点.利用该装置还可推广应用于其他若干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7.
罗玛  丁伟 《化学教学》2013,(2):45-46
针对氯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中的有色纸环的褪色现象,在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两个实验对实验中的漂白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究,对氯水(或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作出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依据实验绿色化原则,对高中教材"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演示实验的装置进行改进,从而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环境,同时进行二氧化硫在有水和无水条件下与品红作用的实验探究。实验发现干燥的二氧化硫难使品红褪色,即不易与品红发生反应,干燥(无水)的二氧化硫不具有漂白性。  相似文献   

9.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值得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一、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 如"氯水的漂白原理"中,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提出疑问:"氯气有漂白性吗?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盐酸还是次氯酸?"这样设疑直入主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  相似文献   

10.
次氯酸漂白作用实验改进武汉市第三十中学(430016)熊英高中化学教材中做次氯酸漂白作用实验,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图,所需仪器较多,操作起来不方便,而且清洗仪器时,发生器内的氯气给空气造成了污染。实验课时,我改用曲管做微型实验,既节省药品,又不会使氯...  相似文献   

11.
氯气能否漂白江苏省宿迁师范(223800)冯克金一、从实验现象来证明在四个集气瓶中分别充入氯气、液氯、氯气、空气;依次放人干、干、湿、温红布条,封口.实验结果是第三个集气瓶里的红色布条很快褪成浅黄色,说明:在仅有氯气或液氯存在而无水存在时;不能使有色...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1]第一册第66页中的[实验4—4]是用下面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的(如图1所示),此实验用干燥的有色布条与润湿的有色布条对比颜色变化来检验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具有以下不足:其一,使用有色布条进行实验时需要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学》1998年第5期第14页刊登了《在氯气中燃烧演示实验的改进》一文,所提供的实验方法经反复实验效果不好,实验成功率很低,其中有两点异议提出来商榷.第一、实验中的氯气不是干燥的,实验用的氯气应该是干燥的.而该文采用的简便装置制出的氯气很难是干燥的,(不加热时量也不太多),尽管用了一个干燥管但只作为反应容器,并没经过净化、干燥处理,其中可能会混有水蒸汽、氯化氢气体,这些物质的存在极可能会引发钠的燃烧,因钠与水、氯化氢极易反应并放热使钠燃烧,这可能就使该文认为能自燃的原因吧!第二、钠不加热是…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化学教材中,氯气的制备及次氯酸漂白性的实验验证是一个重要知识点,实验装置主要由铁架台、圆底烧瓶、分液漏斗、胶皮塞、导气管、集气瓶、有色干布条、有色湿布条等几个部分组成.该实验装置有几个缺点:一是实验装置复杂,操作繁琐;二是实验中容易出现氯气泄露,危害实验者健康;三是验证次氯酸的漂白性需要进行2次实验,易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5.
吴孙富 《化学教学》2005,(12):59-60
通过实验说明了等物质量的SO和Cl的混合物具有漂白作用,SO2对Cl2的漂白作用有一定的抵消作用。此结论否定了新编高中《化学》教材第六章复习题第11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氯气漂白实验的改进江苏省灌云县中学(222200)李元,曹波一.改进后的装置1.分液漏斗2.浓盐酸(4ml)3.橡皮塞4.广口瓶5.氯酸钾6.红纸(上半部干燥;下半部湿润)7.无水CaCl8.玻璃丝9.干燥管二.操作步骤和现象(1)按上图装配好仪器并...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2节介绍了氯气的性质。因为氯气有毒,且常规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较大,所产生的氯气量也大,不利于尾气处理,所以大多数教师不会在教室现场制取氯气。然而,氯气的性质是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中的重要内容,不做好这一演示实验,总觉得有遗憾。于是,笔者设计了一种简单易行、安全环保的制取氯气方法,能验证氯水的漂白性。  相似文献   

18.
1新教材中的实验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化学1(必修)37页设置了氯气的性质的演示的系列实验:①将湿润的淀粉一碘化钾试纸蘸在玻璃棒上,并将试纸靠近集满氯气的集气瓶口,观察实验现象;②将有色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观察实验现象;③将一根光亮的铁钉放入一支充满干燥氯气的试管中.将一根光亮的铁钉和一团湿润的棉球放入另一支充满干燥氯气的试管中,观察铁钉表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浙江海宁市郭店镇中学(314412)童书绍“钠在氯气中燃烧的一种好方法一即把收集好的氯气瓶倒扣在放有钠块的石棉网上,然后加热做燃烧实验”(详见化学教学94年第二期第8页).这个实验有其优点,但也有两个明显的缺点:①氯气能透过石...  相似文献   

20.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中,有二氧化硫溶解性实验、氯气性质实验、氯水漂白实验、氯水置换溴化钠和碘化钠实验,往往需要在实验室预先制备好二氧化硫、氯气、氯水,在制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