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国际重复征税的问题.现行的企业境外减除国际重复征税制度在对“走出去”企业出口退税、境外所得抵免、税收和免税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2.
陈平 《出版广角》2016,(14):87-89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一书以译介学为理论支撑,借鉴新近传播学理论,并结合莫言的英译作品加以论证,探索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葛浩文式译介模式.本文借此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中“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个维度进行再思考,以期拓展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出版途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把“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把“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开创的五个新局面之一,把“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要求之一.作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新闻出版业需要创新我们的话语体系,打造“中国文化,国际表达”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进一步加深对走出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出版“走出去”是新闻出版总署的五大战略之一。石宗源署长在今年初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说,支持一切外向型新闻出版单位尤其是实力雄厚的集团去境外发展,同时也鼓励中国出版业选择管理规范、技术先进、资信可靠的境外知名出版媒体集团进行合作,利用其营销网络,使我国出版物更多地进入国际社会的主流市场,在世界华文出版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本刊4月上旬刊曾发“走出去,没有政策阻碍”一文,在出版界获得一定的反响。据了解,目前,“走出去”虽然步履维艰,却已形成了一定规模。  相似文献   

5.
出版"走出去"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国际传播视角对目前出版"走出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就提高出版"走出去"的效果给出建议和解决办法.首先,关注国外目标受众的文化习惯和阅读喜好,精心策划选题;其次,注重翻译质量,在尊重原作原意的同时,做到翻译的国际化表达;最后,选择国外受众习惯使用的平台、渠道或方式进行图书推广.此外,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海外爱国华侨华人在对外出版中的作用.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从目的 语文化群体的需求出发,讲好中国故事,加快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业界短信     
《新闻世界》2009,(7):2-2
我国鼓励大陆媒体“走出去”办报 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传媒提出新的政策方针,鼓励有条件的出版传媒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到境外兴办报纸、期刊、出版社、印刷厂,拓展台港澳及国外市场。  相似文献   

7.
张丽莉 《出版参考》2017,(10):30-31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大量中国传统译著被出版推介.为使“走出去”更加有效,李景端老师接受访谈,他结合译林社“引进来”的成功经验,对“走出去”的内容、通俗与经典的界定以及出版界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应承担的角色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版走出去已进入提质增效阶段,需要通过全面评估出版走出去的效果和效益,发现走出去的关键和薄弱环节,找准突破点和着力点,从而推动出版走出去高质量发展.本文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根本目标和实际需要出发,基于价值链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跨文化传播理论,从经营业绩、国际影响、价值导向三个维度和版权输出、实物产品出口、数字出版产品出口、企业和资本走出去四个方面,探讨中国出版走出去效果评估体系构建的原则、框架与路径,以期丰富中国出版走出去效果评估理论,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何明星 《中国出版》2012,(11):19-21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2011年12月22日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企业已在境外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459项,其中,从事图书出版的分支机构28个,从事期刊出版业务的分支机构14个,报刊及新闻采编分支机构275个,数字出版子公司15个,出版物发行网点65个(包括网络书店4个),印刷或光盘复制工厂45个,出版教育、培训、版权、信息服务机构7个。另外,通过收购或参股建  相似文献   

10.
出版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引导出版媒介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服务。我国出版政策法规中规定的党管出版的管理体制、特殊管理股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以及对出版物内容的管理、对出版“走出去”工作的重视等,体现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要求,但出版政策法规还存在结构失衡、立法相对滞后、政策法规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内容不合理等问题,应当从利用不同政策工具以引导出版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加快新兴出版领域立法以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完善“走出去”政策以提升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建立效果评估与优化机制以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对出版政策法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把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作为“一把手”工程,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已将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提升至国家层面进行系统考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实施20年来,出版管理部门相继启动一系列外向型重大出版工程项目,其中,“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5项工程项目就累计资助1万多种外向型图书。同时,为检验其成效,出版管理部门还多次强调要开展出版走出去效果评估工作,把讲实效贯穿于中国图书海外传播的全过程。基于此,本文进行了中国图书海外阅读调查的有关探索与尝试,以期为出版管理部门宏观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惠 《新闻前哨》2009,(9):37-38
今年4月.新华社发布了一则消息:鼓励中国人“走出去”到境外办报纸。这则信息援引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文件——《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称,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出版传媒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出版传媒企业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到境外兴办报纸、期刊、出版社、印刷厂等实体。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2012,(2):1
新闻出版战线2012年要做些什么事情?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柳斌杰近日就2012年新闻出版改革发展工作要点向新闻媒体进行了通报。他指出,将大力实施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支持各种所有制的新闻出版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到境外建社建站、办报办刊、开厂开店。柳斌杰介绍,报刊改革分为不同性质的两类。一类是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截至目前已有16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登记或转制为企业;另一类是时  相似文献   

15.
在“丝绸乏路经济带”建设这一大背景下, “一带一路”战略给新闻出版走出去带来了新机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实时地提出了“丝路书香工程”走出去战略,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划定了新的产业国际布局.如何在海外实施本土化战略、拓展海外投资布局,是目前我国出版业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以调查土耳其图书市场,分析探讨了我国新闻出版企业进入土耳其图书市场的战略模式,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国际本土化开扩了视野、拓展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2月,全国新闻出版企业迎来走出去发展新机遇.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组织实施的“丝路书香工程”正式获得中宣部批准立项,将重点在翻译资助、丝路国家图书互译、汉语教材推广、境外参展、出版物数据库推广五个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鼓励.这是新闻出版业进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唯一的重大项目工程,对于出版业开展与丝路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向敏 《出版参考》2012,(12):40+44
正2012年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把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作为"一把手"工程,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已将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提升至国家层面进行系统考量。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  相似文献   

18.
“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奖励计划”)是“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走出去的重点工作之一,旨在对出版企业、各类所有制企业、版权代理机构和个人作者申报的版权输出且在海外实际出版的图书进行奖励,以期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不断促进中国出版、中国文化走出去.该工程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实施,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具体执行.2014年底,该项目在财政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牵头促成之下,最终在财政部文资办正式立项.项目启动后得到了出版行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响应.截至目前,“奖励计划”一期、二期实施顺利.  相似文献   

19.
新疆新闻出版"走出去"已成为自治区全面推进新闻出版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也是新疆新闻出版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做好"走出去"的各项工作,就要冷静客观地分析目前新疆新闻出版"走出去"所面临的形势,以便扬长避短,攻难克艰,真正把新闻出版"走出去"落到实处。笔者结  相似文献   

20.
半月要闻     
《出版参考》2009,(18):4-4
柳斌杰:创新“走出去”模式力争版贸实现新突破 9月4日,新闻出版总署在京举行招待会,总署署长柳斌杰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和BIBF组委会对各地新闻出版局和出版集团在出版“走出去”方面付出的辛苦、努力表示诚挚的谢意。他说,本届图博会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