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的“满足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的差别原则,以独特的视角关注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成为其正义理论的一大特色。对于弱势群体的关照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弱势群体在社会中具有何种地位的问题更加突出。在对这一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罗尔斯的“最少受惠者”理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由而平等的社会是人类所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然而,由于在某些领域里面自由与平等有着深层次上的矛盾,近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以发展了“自由”而牺牲了“平等”,因而如何调和自由与平等之间的紧张,在当代社会依然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寻求正义为其基本理论旨趣的罗尔斯必然要把这一问题纳入其理论视域,而这一关注是由其两个正义原则来给予的,罗尔斯对自由与平等的调和是比较成功的,以自由和平等的调和这一视角对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差别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差别原则"以其个性特征塑造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的独特形象。文章在论述差别原则与正义原则、差别原则与原初状态、差别原则与效率原则、差别原则与积极干预的基础上,阐析了"差别原则"的含义、设立的理论背景、与社会整体效率的关系,以探讨其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罗尔斯的全球正义思想主要强调基本人权,关注“承受负担的社会”。阿马蒂亚·森认为,需要超越国家的边界,在全球范围内评价一国内部的公正,为了解决全球利益分配的不平等需要变革全球性的制度安排。阿马蒂亚·森批判罗尔斯的全球正义具有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在评价标准方面放弃了公正原则,采用的是“封闭的”中立性,没有将他的差别原则应用到全球领域。阿马蒂亚·森的全球正义思想具有更大的实践性和优越性,对解决当今全球普遍存在的正义问题,给出了较为可行的策略和方案,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化问题提供实质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正义与效率常作为评价社会制度合理性的关键词,罗尔斯经过严密论证表明了其"正义优先效率"的思想.他同时引进"差别原则"以结合"机会公平原则"尝试设计一个公正的社会体系以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冲突.罗尔斯这种思想对现代中国的制度改革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恩教授在《拯救正义与平等》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他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批判:为差别原则辩护的道德任意性声明与差别原则本身的内容相矛盾。道德任意性声明谴责那种由自然的天赋和社会环境的偶然性引起的不平等,包含对关系平等的肯定;而差别原则,特别是规范地、词典式序列解读的差别原则本身的内容,则无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伦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之一,他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对西方社会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罗尔斯的正义观是一种分配的公正理论,他所提出的正义原则对于我国解决市场经济建设中所凸现的社会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主义社会面临公平与效率的现实选择,面对中国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相对平等,深入探讨和研究罗尔斯“正义论”中“差别原则”,将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罗尔斯认为,不平等并不意味着不正义,只要它符合两个正义原则。罗尔斯的第一个正义原则适用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领域;第二个正义原则适用于调节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不公平问题主要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属于“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因而解析这一问题主要是应用第二个原则。罗尔斯的第二个正义原则认为不平等的分配必须以提高弱者的利益为目的,只有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不平等分配才是正义的。按照这一原则,在教育领域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正义方式就是允许教育资源的不平均分配,但前提是这种分配有利于弱势群体利益的提升。应用这一理论可以解析目前教育领域里存在的3种较为突出的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是当代著名思想家,他在与罗尔斯的辩争中发展和完善了自己的正义思想。与罗尔斯以“原初状态”为前提、以政治正义为本质、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正义理论不同,哈贝马斯立足于理想的市民社会和生活世界之背景,以社会交往和主体间性学说为理论基础,提出和论证了以“理想语境”为前提、以程序正义为本质、以“合法性”为核心内容的正义学说,期冀通过人们之间的理性商谈这种合理程序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鉴于我国社会目前亟需解决的社会不公问题,对哈贝马斯正义理论的研究可为我国政治、法律和社会制度建设以及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重要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社会心理失调与调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公众社会心理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以极为深刻和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积极探索缓解和消除社会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机制;建立社会心理支持系统;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与社会生活秩序,实现社会公正;加强制度创新,促进利益平衡;充分发挥主导价值观的作用,强化理想信念;塑造现代人格,提高社会成员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货币起源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到现代社会,它渗透到整个人类社会细微之处,就像一个变化着的纵横交错的网络,触及人类社会的每个层面、每个角落和每个现实的人。货币作为现行社会需求和对象之间的最认同、最灵敏和最有效的连接者,对人和社会发展产生着双向的影响。从人本学意义上,货币是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凝聚着人们集体意向性和意见约同性,用于通约各种社会关系的内在的基础的具有科学理性且产生双向效应的一种制度实在。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社会中 ,经济和社会发展赋予教师职业以新的使命 ,教育改革和发展也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挑战 ,要求将教师角色定位为人力资源的开发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工作者、终身学习的指导者和富有责任感的社会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非政府组织(NGO)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兴起,不仅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已成为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在现代社会,非政府组织作为维护社会民主秩序、促进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的组织制度来源,决定了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独特的角色定位。因此,在我国的政治民主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崇俭黜奢”成为消费伦理思想的主流,这种消费伦理思想适合于以农耕为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它起到保障封建社会秩序稳定与自然经济体制持续运行的作用。而在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传统的消费伦理思想逐步发生变迁,“黜奢崇俭”受到猛烈攻击,经济主体获得前所未有的消费自由。消费伦理思想在近代的变迁是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同步并行的,具有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16.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 institutionalized education, which reflected public schooling and its legitimacy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an feudal societies to modern societies. The concept of school reflects the Hegelian theory of Bildung and the concept of modern society. What makes Hegel’s philosophy interesting is his conviction that the processes of Bildung can take place only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in the highly organized forms of human interaction regulated by those institutions. Hence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dividual, according to Hegel, depends exclusively on institutionalized forms of interaction. In modern society, pedagogical institutions have a specific function: on the one hand, schooling is essentially an institutional form of initiating the process of Bildung in which an individual acquires culture and applies it to life—a life which consequently becomes consciously led by an individual self; on the other, schooling is essentially a way for modern society to ensure its self-preservation by preparing the individual to respond to the demands of civic society so that she or he can take part in the economic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modern society.  相似文献   

17.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现代社会一切问题的根源,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权益自主与权力规范既是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具体化,又是它的实质与焦点。社会生活过程本质上就是个人“自主”与社会的“规范”不断进行相应地自我调适的过程。权益自主与权力规范所表现的个人与社会关系,可以也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考察。  相似文献   

18.
休闲学: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尺度,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休闲不仅标志着人已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标志着人从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开始转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意味着人类社会正由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逐渐转向“消费———生产”模式,预示着人开始从有限的发展转向全面的发展。休闲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休闲以独有的文化意蕴诠释着人的崭新生活方式与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品生产选择的社会关联与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品的意义是社会关系的建构,在文化产品服务对象差异的基点上所进行的"高雅"与"通俗"的区分,实际上是意识形态构建的一个产物,它所履行的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社会差别合法化的社会功能"。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已把两个具有形式对立的要素整合进总体性的经济生活之中。在文化产品生产的社会约束基点上可以看到,所有的文化产品既是商业化的文化存在,又是真实的文化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