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作文的虚假现象相当严重。长期虚假作文不仅会影响作文能力的形成,而且会扭曲人格,因此,学生虚假作文现象应该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广大语文老师应该直面学生虚假作文现象,积极应对,构建学生原生态作文。构建学生原生态作文,要打通作文与生活、阅读的通道,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评价注重求真均有利于构建学生原生态作文。  相似文献   

2.
一说作文,总有学生唉声叹气,一提作文,总是怨声载道。作文,成为学生的心腹大患。是什么,让学生如此惧怕作文?该怎样,让学生爱上作文?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良好的作文习惯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强调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作文,但实践证明,教师批改作文往往事倍功半,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作文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本文从学生主体论出发,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提出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自觉性、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规范学生修改作文的实施步骤的具体策略,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提高学生作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笔者提出一种新的作文批改方法,即"互动式作文评改法"。让学生相互批改学生的作文,教师只是作文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把批改学生作文的笔交还给学生。作文互动式评改法改变了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作文评改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作文的评改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5.
冀东鹏 《成才之路》2010,(19):43-43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终结性评价尺度。但在教师的作文教学和学生的作文实践中还有诸多不如意之处,比如,(1)教师的理论指导和学生的作文实践脱节;(2)学生的作文实践和教师的作文讲评脱节;(3)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东拼西凑;(4)学生作文不能表达生活感受,消极作文;(5)学生不会修改作文,不懂什么是好文章等。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认真对学生作文进行粗评,了解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上好作文讲评课;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都是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作文的评改,传统的做法是教师评、教师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作文的自身特点.长此以往,会使学生降低对作文的兴趣和热情.笔者认为,在中学阶段,学生作文一般指的是学生学习写文章.而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无疑会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包括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两种,如果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完美了,那么,我们可以说该学生学会了作文,学好了语文。因此,作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学的技能和学生思  相似文献   

9.
<正>作文是学生知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自然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不少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教师对作文教学也深感吃力,作文教学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对作文的要求理解不够透彻,作文的范畴不在学生实际生活和感悟之内,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不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善于观察等。那么,怎样才能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经过多  相似文献   

10.
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首先要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乐意写作作文,喜欢写作文。其次要让学生做好作文的外功,打好作文基础。再次是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知道如何写作文。下面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99):55-56
小学语文教师要正视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作文质量不高的问题。要更新作文指导观念和方法,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潜能,倡导快乐作文的理念。要确定学生作文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快乐作文。教师要做到让快乐作文的理念深入人心,及时肯定学生作文的闪光点,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体会写作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2.
教师对作文的批改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但事实上许多时候教师做的是无效劳动。教师一手包办学生作文的批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忽视了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使学生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养成了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因此教师要把作文的批改权还一部分给学生,教育学生懂得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作文修改的内容和要求、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时下学生承受之重。说实在的,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和作文考试,能够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和作文热情的,非常有限;乐于作文,把作文当作生活的必需和表达的必要,当然只有极少数学生了。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学生思维和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为了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笔者以课文为范例,让学生进行片段训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使其积累作文素材;根据学生特点,激发作文兴趣;组织学生实践活动,使其获得作文素材。通过以上实践,学生作文能力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体现学生在作文练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的积极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作文的素质,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学生自改作文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  相似文献   

16.
尹海燕 《现代语文》2008,(11):119-121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着很尴尬的局面,那就是学生写作文头疼,老师批作文更头疼。学生作文的布置和批改流于形式,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和教学难有所起色。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围绕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探索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作文是十分必要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过程特点又为自主作文提供了可能.转变教师的作文指导观念,加强学生自主作文的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必定会提高.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中遭遇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对作文的普遍厌烦。这使得学生在实施作文这一行为之前便已有了对作文的排斥和拒绝,在作文前学生所获得的心理暗示便是消极的。那么是什么伤害了学生,作文伤害了学生的什么?首先,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使作文变得毫无生趣,命题的交叉更使学生显得捉襟见肘,理屈词穷,这说明,作文同样排斥题海战术。其次,作文传达的是学生自我表白和交流的欲望,这才是学生作文的动机和目的,但作文教学中过高的要求与过低的评价,漠视或否定了学生自我表白的价值,使学生的交流成为没有回音的“说话”。再次,纯粹个人的、隐私性的文体…  相似文献   

19.
黄月香 《教学随笔》2014,(10):20170+170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一名教师,要想使学生充满激情地写作,就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信心。如果像以往那样,给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作文要求,让学生闭门造车必将泯灭学生的作文信心和热情,使他们怕作文、烦作文。因此,使学生自主参与作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对作文教学的“难因”和作文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其中,对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立足生活,训练学生作文能力;拓宽学生写作渠道;改革作文教学评价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探讨,不仅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