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婧  杨登新 《考试周刊》2007,(9):100-101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班级授课制就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本文依据中外教育家提出的分组教学的理论,结合学生实际,对高职英语分组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提倡教育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体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渐显不足。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要求有更多的教学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分组学习就是其一。  相似文献   

3.
人类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经历了从个别教学制到班级教学制,再从班级教学制向个别教学的回归的历史过程.教学组织形式包括师生组合方式和教学时间、空间的组合形式.走向个别化教学是教学组织形式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种必然性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和当代教育教学实践对教育效率、教育公平、人本教育的追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学》2006,22(1):33-33
针对班级授课组织暴露出的重教轻学、机械死板等弊端,人们开始寻求进一步改革教学组织的祈举措。改革试图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分析研究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寻求既不失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自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以班级授课组织为基础的教学组织的多样化。分组教学组织既是改革班级授课组织的一种尝试。分组教学是把学生按一定的标准(能力、成绩、兴趣、愿望等)编入不同的学习小组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目的在于以最佳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使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教学中的组织形式呈多元化体系,但无论如何改革主要还应是围绕以学生为主体。近代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上是沿袭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理论。但根据各国区域的实际情况(政治与经济),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西方一些教育家如巴塔维亚在保留班级组织与集体施教的前提下,增设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圣巴巴拉、曼海姆等则强调在班级编制的形式下,按能力分组教学,实行作业分组制,活动分组制,快慢班制等。这些做法实际上都是弥补以教为主存在的不足,适当调整教与学的格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个人更…  相似文献   

6.
在四种教学组织形式中,分组教学组织形式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创新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分组教学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感知,独立行为的行为方式的形成,学生能够通过设立在学习任务上的一起的工作获得协同行动的能力。分组教学组织形式在实践中形成较为稳定的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都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7.
导生制是由"导生"协助教师完成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混合学习是把传统学习与e-learning优势结合的学习方式.基于"导生制"的混合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导生制的教学组织要注意学生分组策略,即关注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性别差异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差异,确定小组的人数、分组方式、确定"导生"并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策略,要从学习任务的分配、协作学习和学习成果评价三个阶段做好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取决于课程内容、客观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在教学内容和条件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就需要对教学对象学生进行分析、了解。了解学生的差异及准确把握学生的差异对教学分组有重要意义。而针对学生的差异,采用合理的教学分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音乐课的教学分组一般可分为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两种。同质分组是把技能水平、学习能力等处于相同水平的学生分到一起,异质分组则是把不同水平、能力的学生分在一组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9.
郑淑钵 《教师》2010,(28):17-17
分组合作教学是一种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分组合作教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管理他人、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了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训教学中,分组合作教学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0.
分组合作教学是一种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分组合作教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管理他人、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了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训教学中,分组合作教学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根据体育课的特点,一般采取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统一领导和各组的密切配合下,进行教学活动。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体质、健康状况等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便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分别对待。采用这种教学法有利于调整课的密度,可以避免由于器材少,  相似文献   

12.
徐红飚 《教育》2008,(1):60-61
“班级授课制”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上的囡材施教。于是,一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运而生,成为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和补充。笔者采用“平衡分组法”来结构班级、组织教育教学,成效初现。下面是笔者对班级“平衡分组法”所做的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3.
邵秀芹 《教师》2011,(13):63-63
一、分组教学的含义和背景 分组教学是按照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同学相互讨论,相互协作的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4.
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过程中既基础又重要的学科。它在音乐学习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视唱练耳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并着重对班级授课制与分组教学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在艺术中学采用分组教学制进行视喝练耳教学更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适应各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望此种教学组织形式能更有效的提高视唱练耳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一、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一)分组合作教学。尝试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根据异质互组(成绩不同)的原则,把学生分成8个组,每组7-8人,每个组老师指定组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也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即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影响学生的是教师,没有课堂上的指导和影响就没有了教学过程。总之,体育教学的根本所在就是教师要教正确和讲明白。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至关重要的问题。现代教育中大多数人所受的教育是怎样组织的?我们习惯上称之为班级授课制。过去的教师是怎样教学生的?通常是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标志着大规模推行教育的基本形式的出现。随之,在班级如何有效率地组织教学成为一门学问。很多教师有一个最基本的设想,就是把儿童设想得都一样,每个学生都一样。  相似文献   

18.
未来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怀友 《湖南教育》2002,(10):37-38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必须凭借和运用一定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中外教育史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经历了从简单的个别教学发展到班级授课制,但由于班级授课制存在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忽视因材施教等弊端,人们又纷纷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革,出现了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并存的局面。那么,未来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将会走向何方呢?一、班级教学规模小型化班级授课制自诞生之日起,数百年来对人类的教学实践产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小班化教学的深入发展 ,对小班化教学策略研究的需要显得越来越迫切。小班“两档三分”的教学策略就是基于这种形势提出来的。它旨在探讨凭借小班型的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发展特点和发展倾向 ,实施分层、分类和结构优化分组教学 ,借以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操作问题。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在班级授课制诞生之前 ,人类教育的基本形式是以孔子的私学和苏格拉底的讲学为代表的个别教学 ,这种形式是与农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的。十七世纪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集体教…  相似文献   

20.
分组教学是一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初衷是作为班级授课制的补充。设置快慢班教学是分组教学极具"中国特色"的产物,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较为普遍。但是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开展,人们开始质疑快慢班设置的合理性。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快慢班设置的背景及其在我国的现状;第二部分对其初衷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了这种设置形式的诸多弊端及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