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体育记者的工作充满着挑战,而对体育明星的独家采访愈显记者功力.常听到一些记者同行说,体育明星爱耍大牌,对地市级媒体记者的采访不很"感冒",尤其是要完成独家专访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2.
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怎样能将共享的新闻资源做出独家角度?怎样能挖掘出新闻人物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令被采访者面对镜头放松而健谈,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这都需要记者在采访中具备提问的技巧。得体的提问,当会使采访事半功倍,创造一种良好的对话氛围;但如果记者东拉西扯,或姿态强势,就很容易使对方产生厌烦情绪,对采访带来阻碍。因此,采访过程中的提问技巧是对记者业务水平和社会活动能力的综合锻炼。一、采访时应遵循的原则1.把握采访的主动权威廉·梅茨曾经说:"采访的含义,就是具有既定目  相似文献   

3.
韦迪的职务变换笼罩着神秘色彩,他所处的那个位置,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无数联想。如今,他被动地离开,一如当初被动地到来1月17日上午,韦迪一直没有在办公地东玖大厦出现,手机关机或无法接通。在楼内上班的足管中心副主任于洪臣、薛立等人都表示对韦迪离任一事不知情。前一天晚上,韦迪要被调离的传闻出现,但官方一直未正式宣布。和前几任被调离不同,国家体育总局领导找韦迪谈话前,没有明显征兆,大家都蒙在鼓里,可能也包括韦迪自己。"不管懂不懂足球,能稳住局面就可以"16日晚,一些记者开始相互核实韦迪被调任的消息,甚至有足管中心的上作人员也开始向相熟的记者探听真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在国家体育总局拟调整的各运动管  相似文献   

4.
体育记者的工作充满着挑战,而对体育明星的独家采访愈显记者功力。常听到一些记者同行说,体育明星爱耍大牌,对地市级媒体记者的采访不很“感冒”,尤其是要完成独家专访非常困难。笔者从事体育记者工作15年以来,已先后成功独家专访了近百位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亚洲冠军、体育明星。我的体会是:体育明星同普通人一样,  相似文献   

5.
王瑜珩 《新闻窗》2009,(1):86-87
体育记者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挑战。能完成对体育明星的独家采访愈显功力。常听到一些记者同行说,体育明星爱耍大牌,对地市级媒体记者的采访不很“感冒”,尤其是要完成独家专访非常困难。我却不这样认为。从事体育记者工作15年以来,笔者已先后成功独家专访了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亚洲冠军、体育明星等近百人。体会是:体育明星同普通人一样,  相似文献   

6.
因条件制约和环境所限,任何一次重大的新闻采访报道活动,记者不可能大人前往并事事兼顾,而远程采访则可以弥补其中的诸多不足与缺憾.近年来,远程采访已经成为新闻报道必不可少的"招术"之一.不论是电视、广播,还是报纸、网站,都不断地使用远程采访作为争抢新闻资源、开采新闻矿藏的"利器".远程采访有其独到之处,比如,快捷迅速,拉近受众与新闻事件距离,采访人数和对象不受限制,弥补现场采访报道所不足,还有性价比高的优点,节省成本,减少投入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有的会议特别是新闻发布会,"主题"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新闻点,每个新闻单位都不可能避开这个新闻点另做新闻,这种会议一般难以写出独家新闻.但是,只要记者善于利用互联网以及采访主办单位有关人员找到独家的新闻背景.仍然可以在新闻中写出不少独家内容,使自己写出的会议报道别具一格,与其他媒体记者的会议新闻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每次远程采访的背后都有着较高的成本,记者做到有的放矢并且不虚此行就成了最低的要求。当然,远程采访更需要后方编辑强有力的支持,这样才能将报道进行地更加充分和全面。  相似文献   

9.
常听到一些记者同行说,体育明星爱耍大牌,对地市级媒体记者的采访很“感冒”,尤其是要完成独家专访非常困难。笔者却不这样认为。从事体育记者工作15年来,笔者已先后成功独家采访了近百位体育明星,其中不乏一些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并与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很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曾就记者如何提问,独家专访了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后撰文《提问,记者开口就见的基本功》(刊发于《中国记者》2012年第4期).一年过去了,当我再次采访全国两会时,赵启正曾坦言的那些记者提问的问题依旧存在.而记者在提问过程中所暴露的其他问题更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1.
一、记者临场思维的自身素质记者采访的临场思维是指记者进入采访程序后对采访对象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这种临场思维能力是由记者自身的多种潜在因素和多种条件构成的.如记者的知识储备、对采访对象认识的程度、采访经验的多寡以及认识机制的优劣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记者的采访思维,并作用于采访行为.1、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记者临场思维的导向器.记者的临场思维,作为新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采访与写作,它需要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思想认识水平.不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现象,评判客观事物,就不可能对客观事物有精辟的见解和认识,也就不可能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2、知识的积累是记者临场思维的沃土.从某种意义上讲,记者的知识储备,可以说是采访前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记者在实际采访中,对出现的各种情况才会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以维护采访行为的完美性,保证采访质量.3、尽可能多地认识采访对象,以丰富记者临场采访的针对性思维.这种具体的采访准备,属于记者对被采访者认知过程的最初阶段,特别是对人物的采访,这种认知过程的最初阶段就更受记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邵飘萍是著名的记者、报人、新闻教育家,他在新闻采访中最大的特点是常常拿到独家、内幕新闻.他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中指出:"盖外交记者活动之第一关键在于交际."  相似文献   

13.
远程采访,记者绝不是孤军奋战,如何与编辑部大后方沟通交流,获得"粮草充足"的条件,乃至使得整个采访圆满顺利,尤为重要.远程作战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有必要去远程采访,记者有三项必备的功课:一是要查阅资料,了解所要采访的新闻事实的背景,内容和发展趋势;二是要提前联系相关新闻当事人,如果没有条件联系到当事人,也可向当地同行请求援助;三是和报社领导及编辑开个"采前会",设计一个比较理想的采访计划.  相似文献   

14.
新闻失实造成了部分采访对象对记者的不信任。反过来讲,新闻记者一旦建立了个人信誉品牌,对于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获得独家采访机会,也是极其有利的。新闻记者的信誉品牌需要从以下方面打造和维护:一、记者的心态要端正。记者应该尊重采访对象,做忠实的记录者,具备“造假就是雷区”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5.
巡回采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巡回采访,这种采访方式,现在已不大采用了;与一些年轻的同志谈起,都不了解是怎么回事.可是在我刚做记者的时候,开头几次采访,恰巧都是巡回采访.现在各新闻单位的记者,一般都按报道的内容,有固定的分工.如工业记者,农业记者,财经记者,文教记者,政治记者,等等.有些大的新闻单位,记者分工就更细一些,如文教记者中,又有教育记者、科学记者、文艺记者、体育记者.记者各有一个摊子,各有固定的采访对象和联系单位.如按记者的活动方式分,则有常驻记者,蹲点记者,机动记者……,活动的范围和采访的内容,一般也是指定了的.巡回采访则不同,出去跑一次,周游几个地方,巡回观察一番.没有具体采访范围,工农商学兵,党政军民学,都要看看;也没有具体的报道要求,一切由自己瞧着办.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0月18日下午,河南建业足球队在天津依靠一粒金球,在加时赛中战胜了青岛海利丰队,重返甲B!次日,《河南日报》、《大河报》都在第一时间内以显著版面刊发了记者从天津传回的独家图片新闻,《大河周末》也用一个版发出7幅彩色照片,以最快的速度、最详实的内容,向家乡父老兄弟尤其是广大球迷传递了这一喜讯。当日的《河南日报》、《大河报》都成为广大读者争相传阅的首选媒体,还有不少球迷至今仍珍藏着这些报纸。 作为这组独家图片新闻的采访、拍摄者,回想其采访过程,真还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呢。 那是去年的10…  相似文献   

17.
李文 《新闻实践》2005,(7):45-46
“独家新闻”是新闻竞争的产物。作为一名记者,自然是把获取独家信息、采访到别人采访不到的新闻,首先或独家发布有影响的新闻为追求目标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一、绝不放弃的坚韧性是记者获得独家新闻必备的基本素质由于种种原因,有时记者并不受采访对象的欢迎。如何才能让采访对象接受你,并与你合作,甚至设法帮助你获取你所需的信息,靠的就是记者自身绝不放弃的坚韧性。2002年西博会上有场名叫“东方丝国”的时装秀。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记者的出镜采访越来越多.新闻报道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采访质量的高低.其中,记者是采访过程的核心要素.当前,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对记者出镜采访的临场反应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媒体时代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很容易成为网络关注热点,随时有成为"网红"的可能.记者想要获得好的新闻素材,让采访走心,就必须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切不可有"娇骄"二气,与群众疏远,产生心理隔阂.本文针对厦门女记者打伞戴墨镜采访这一典型事件进行分析,试图给出镜采访的记者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名人不是忙人就是闲人,太忙的名人没有时间,太闲的名人没有动力.只要是名人,每天都会遇到采访,往往一件事要说上数十次上百次之多.一个优秀的记者在与名人明星打交道的过程中,必须有独家的绝活,否则写不出想要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常常与被采访对象产生交流障碍的问题,提出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注重的提问技巧,即在提问中应包含语言、策略、情感三种素质,以达到记者从被采访对象处了解真实情况、顺利完成采访任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