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间议程设置效果是议程设置理论的重要拓展领域。本研究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等媒体与传统媒体间的议程设置现象,并分析了议程融合和融合新闻等具体表现形式。同时,本研究也指出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间议程设置的负面效应,即网络谣言和虚假新闻的产生与扩散问题,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了媒介间议程设置的控制机制——把关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媒全球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愈显频繁。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崛起使媒介格局发生彻底改变,媒介生态发生剧烈变化,这对职业传媒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传媒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在国际传播急速发展的环境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转变,培养国际化传播人才势在必行。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香港又是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而且在文化产业发展和传媒教育上,有着一定的领先优势。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香港传播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先驱,自成立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新媒体”,“全球一体化”,“传媒高科技挑战”,这些耳熟能详的热门话题正日益改变着业界的生态,也深刻地影响了传媒教育的路向。2 0 0 3年9月1 6日,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主办了“网络时代的传媒发展与新闻教育”研讨会。来自本港学界、业界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多名教授共聚一堂,就网络时代传媒的变迁,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新闻教育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网络媒体发展的三种叙述研讨会对互联网的作用及影响力呈现出三种叙述。第一种以香港浸会大学李月莲博士为代表,对网络媒体的发展基本持正面乐观的态度,属规范类型的叙述。…  相似文献   

4.
占琦  苏静 《今传媒》2016,(10):131-132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自媒体加入传媒大军,媒介资源空前繁荣,媒介重心发生偏移,媒介不再单纯作为社会“公器”探讨社会公共议题,而是更多的关注私人议题。媒介域的“私有化”,同时也带来了传统媒体“把关人”角色缺失和“议程设置”功能势弱等问题,网络草根和网络红人利用新媒体、自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本文分析面对上述问题,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5.
大众媒介具有议程设置功能,正确的议程设置能够产生正面效应,而议程设置偏颇则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本文先对议程设置理论做一个概括性解读,进而对体育传播中的议程设置偏颇现象进行归纳,分析其原因及副作用,最后从媒介自律方向探讨如何应对议程设置偏颇现象。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在全球传播视角下,现代传媒对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具有积极影响,新媒体的多样性助推国际传播环境的变化。人物形象塑造在国家形象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要开展对外传播,人才是关键,关注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传播发展趋势及对外传播理论与和传播实践,研究媒介建构、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对外传播人才对国际传播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期“传媒大讲坛”从媒介建构、国家形象塑造及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刊出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江作苏教授等的文章《国家形象的官媒与民媒二元建构蠡谈》,文章以官媒与民媒两大类传媒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为主线,分析了两个舆论场的传播格局,深刻剖析了我国国家形象的媒介互补建构策略,对我国建构可操作的国家形象传播体系具体参考价值。《我国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高校的调查分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对外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新闻学博士侯迎忠等撰文,文章以广东高校为例,对广东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机制进行实证调查与综合分析,进而对该省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缺陷提出建议,为我国其他省份培养对外传播人才提供理论参考。学者剖析深刻,思想深邃,其敏锐的学术视角、前沿的理论思维,相信对当前我国对外传播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佳欣 《出版广角》2019,(12):67-69
随着新媒体赋权,当下媒介与人的关系呈现多元融合嬗变的趋势。结合议程设置理论与创新扩散理论来看,作为新媒体代表,时下社交媒体的议程设置结构核心、手段与形式围绕遵循新闻价值规律、分化信息流诉求和增加受众衡量要素展开,其创新扩散机制也彰显多元化融合媒介传播创新、受众说服和文化认同以及建立“流量领袖”机制特征,与传统大众传播有着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8.
李杰锋 《采.写.编》2021,(12):111-112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与媒体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互联网媒体逐步成为传媒领域中的主导力量.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闻传播领域中新媒体岗位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除此之外,非传媒企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加大.这对高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为例,围绕产教结合分析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希望能够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立 《传媒》2021,(13):70-72
大众传媒时代的议程设置在人工智能时代有了巨大改变.本文从传媒业演变历史的角度,全面介绍了大众传媒时代议程设置的由来及其功能,又从议程设置进一步介绍了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算法设计原理及其功能.研究认为,新媒体的算法设计是互联网时代影响内容传播的重要因素,应引起传媒从业者和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基于自媒体的“公众新闻”兴起,是新闻业媒介化的重要体现,它具有个体情感参与的个人导向生产理念。公众新闻采用的是一种以自媒体为节点的去中心化传播,议程设置转向民众议程,通过社交媒体达到了高交互性,最后根据公众新闻在生产和传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范策略。  相似文献   

11.
熊建军  李建梅  梁敏 《今传媒》2013,(4):136-137
新媒体语境下,校园媒介的功能逐渐发生变化,同时信息传播策略也需要变化.在对内对外传递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校内外热点话题,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改变表述方式,确保受众容易接受;合理利用各类媒介有效进行宣传与传播;建立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理念与平台.只有建立“心”的交流方式,转变校园媒介信息沟通目的,高校形象才可能得到内外部公众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微博语境下多元化、碎片化、交互性等特点颠覆了旧有的传播模式,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不断面临来自新媒体的挑战.本文以成都地区微博“平安武侯”为例,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与数据统计的方法,分析了传播环境与受众心理的新趋向,得出结论:微博语境下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作用被削弱,受众更倾向于受自身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影响形成“自我设置”,微博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具有为传统媒介设置议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长为一种力量强大的新媒体,网络传播,尤其是网上新闻类信息的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因为这是它影响受众、影响舆论的最直接的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专业化·人文化·多样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传媒在中国突然成为焦点:WTO、跨国传媒集团、IT、新媒体、媒介产业化、传媒重组、集团化、媒体资本运作、媒介全球化等等,引起了政治家、商人、学者、老百姓的广泛关注.与这样的传媒热相适应,传媒研究也成为显学,各种传媒会议此起彼伏,无数传媒论坛粉墨登场,国内外的传媒论著纷纷被译介到中国,世界各国的传媒学者、专家、高层管理人员也陆续到中国讲演指导,许多著名院校也相继新设新闻与传播学院或建构新闻传播学科.可以肯定,如果说,在21世纪初,传媒业将成为中国的热点领域的话,那么,传媒研究就会成为中国学术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15.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微议程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对网络上舆论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伦理失范、议题的过度延伸等现象凸显。本文通过对"成都被打女司机"事件的分析,还原了新媒体平台上微议程建构的过程,认为媒体应以正面报道为主、合理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并培养正能量的"意见领袖"、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希望对当下新媒体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网络公众自我议程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新媒体的走红乃至整个传媒生态的变化使得名噪一时的议程设置理论受到了挑战。事实上,在传统大众传播条件下,媒介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传播权被他们垄断,媒介  相似文献   

17.
王金礼  魏文秀 《当代传播》2011,(5):68-70,74
作为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议程设置”假说面临着数字传播环境的挑战.信息碎片化、非组织化的微博传播具有塑造/设置媒介议程并影响公众议程的超议程设置功能.论文通过考察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的传播效果,验证并阐释了微博超议程设置功能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李百明 《青年记者》2022,(23):36-38
当前,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机器算法等夹击之下,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虽受到巨大挑战,但通过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获得了强大能力。本研究旨在通过城市更新系列报道,分析“半岛新闻”围绕议程设置能力进行的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路径探索,探讨传媒议程在与政策议程、公众议程互动中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美国学者Rogers,Everett M.首先提出健康传播这一概念,认为,健康传播是以传播为主轴,籍由自我个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个不同的传递层次将健康相关的内容发散出去的行为。当今,新媒体异军突起成为组织传播的重要手段,致使媒介生态格局俨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在新媒体逐渐重构传播格局的今天,传统媒体向互联网逐渐迁移,会带来传媒产业或服务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与经济新常态“互联网+”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研究健康传播对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和重构进程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的信息与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组织传播的范围,这就为组织的有效传播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媒体语境下,组织传播学应着重探索媒介传播形态的新变化并引导其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信息的有效健康传播。本期“组织传播”立足新媒体,深刻剖析互联网社交平台下健康传播的发展机遇,阐述新媒体时代社区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同时分析总结了微博在构建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弹幕传播的主体进一步认识与理解群体传播,对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节奏的把握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媒体传播格局下的组织传播实现健康传播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提出了著名的议程设置理论,"新闻中强调的这些议题随着时间的演化会成为公众认为重要的议题",换句话说,媒介议程设定了公众议程。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已有的传播理论受到新传播环境的挑战。而在新的情境下,议程设置理论有了新的应用模式。本文通过对网络议程设置的量化研究来探究媒介引导力的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