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宋代朱熹有句名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设疑,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把入门钥匙。 (一)启发问。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实质上就是教学中定向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抓住在学习过程中的“愤、悱”之时,教师巧妙地“投石”,激发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争论,造成较好的教学气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生疑、不断解疑的过程。启发问的目的就是打破学生头脑中  相似文献   

2.
赵玉柱 《中学生物学》2009,25(11):21-2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设疑、激疑,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学,激发他们积极思维,诱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地学习研究,进而解决问题,是优化课堂教学,搞好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自新课改后,数学教师开始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确立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策略,以促进学生整体思维的全面发展。数学是一门概念严谨、逻辑严密的学科,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而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思考是数学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引趣激疑”教学的重点在“趣”和“疑”,路径为“引”和“激”,“引趣激疑”理念下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落实在趣味且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上,借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一、提高思考水平是发展思维能力的根本 思维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核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发展学生的思维,其根本是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要达到这个理想的境界,其关键是恰当、巧妙地加以启发。 1.设疑启发。思维始于疑问和惊奇。在语言训练中,要尽力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激发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要让学生生疑,教师贵在激疑,巧设疑难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围绕课文重点和难点启发学生思考,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还要善于把“疑”设在“无疑”处,于无声处听惊雷。如《跳水》一文的开头  相似文献   

5.
一、善于激疑,教人思维.教师在设计课堂激疑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设问题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激疑思考就是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相关的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望.在激疑思考的环节上,问题的设置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激疑”是一种教学艺术。一个恰当而又引人入胜的问题,常常可以掀动学生的思维波澜,鼓起探索的风帆。一、趣情激疑。学而无疑的原因之一,是兴趣匮乏,动力不足。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努力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以趣激疑,以情激疑,开启学生数学思维的心智,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开动脑筋,去思考、探索问题。如,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当学生已初步掌握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1的倒数”和“0没有  相似文献   

7.
数学活动与思维活动联系紧密,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思维因素,充分诱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加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设疑激趣。兴趣是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诱因,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动因,而新奇、疑惑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学生兴趣,产生探求与思考的愿望,激发学生自觉、积极地动脑,主动地学习,从中培养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设疑或创设新奇情境来激趣导息。如在教学圆面积时,教师问学生:“这样圆溜溜的东西,既  相似文献   

8.
刘楚勤 《教育艺术》2007,(11):78-79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内驱力.要启动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必须善于设疑、激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疑",把学生引入一个"别有洞天"的境域,让学生从无疑处生疑,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活跃思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讲究方法,精心设疑,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质疑——顾名思义就是提出疑问。在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难点、要点、观点进行质疑,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启发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求异思维的能力.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他的话更是一语道破了“疑”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文章的难点、要点,有意识地质疑,引导学生释疑突破,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一、质疑可激发学生兴趣,使文章难点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学者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的作用在于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有疑处却教无疑,释疑解难也是物理教学中一个不可偏废的重要环节。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唤起学习的内动力,教师常常需要在教学的关隘之处有意识地设置疑障,激疑探思;另一方面,对于学生  相似文献   

11.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教学过程实际上是“设疑”提出问题;“析疑”——分析问题;“解疑”——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地“设疑”,让学生在矛盾中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激发智慧火花,引起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物理知识的探求、向往,增加求知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早在宋代,朱禀就提出:“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我们人类有今天的辉煌就是起源于先人对“疑问”的追寻探索和实践创新。在教学中,让学生“起于思”、“起于疑”,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使之成为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勇敢的提出问题,直面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积极探究,主动学习,建立数学的兴趣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巧妙运用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大致可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一、设疑探究法 “疑”就是问题,问题就是矛盾。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设疑置疑;在学生的头脑中摆设矛盾,激发他们去积极地思考和探究。它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抵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 “疑”设得好、设得妙,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在积极思索探究的过程中,求异创新  相似文献   

14.
学始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学生发展智力的核心, 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疑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钥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和立足点。一、无疑处设疑导思所谓“无疑处”是指教材中直接描述地理事物的内容,学生感到似乎无疑,但并非真止的无疑。对于这些内容,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  相似文献   

15.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问、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兴趣和动机。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是上好一堂物理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真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一、基本训练,引发思维1.设疑激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思源于疑。”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  相似文献   

17.
“思考问题的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基本素质,不少教育家认为,21世纪的小学数学更多地应是一门学习思考的学问,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思维,就谈不上数学教学,更谈不上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基础知识和训练技巧的同时,通过看、想、说、做等,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设疑激思,训练求巧设疑,指的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如创设…  相似文献   

18.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疑,是有意识地创设疑问,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教学艺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学中,一个恰当又引人入胜的问题,常常可以掀动学生思维的涟漪。一、趣味激疑学而无疑的原因之一是兴趣匮乏,动力不足。在讲授某一内容伊始,可先用适当的有趣的事物来设置疑问,以诱发学生急于解惑的心态,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例如,有的物理老师在讲“浮力”之前,问“将同等重量的铁块和木块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下沉,木块上浮。”老师又问“钢铁制成的轮船很重吧,为什么会浮在水…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最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好奇和求学的状态下.不断地提高教学教育质量,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要使生物学复习课运行在“活跃思维、启迪思维、训练思维”的轨道上,问题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问题的创设是提高问题质量的关键,只有用心创设具备激疑价值的问题,才能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呈现出生命力与创造力,使学生深层次理解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