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著作权的国际保护主要依据《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进行。《伯尔尼公约》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之下的国际公约,该公约1886年创设于瑞士的伯尔尼。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有93个成员国,中国作为该条约的第93个成员国,  相似文献   

2.
公众传播权是伯尔尼公约中的传统权利。为了应对数字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对其内容作了进一步扩充。中国的著作权法虽然没有将"公众传播权"作为独立的专有权,但著作权法中的诸多专有权的集合基本可以涵盖上述两个公约中设立的公众传播权内容。  相似文献   

3.
出版要闻     
《中国出版》2012,(13):5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签署《视听表演北京条约6月20日至26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主办,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在北京举办。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54个成员国、49个国际组织共721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正式签署了《视听表演北京条约》。《视听表演北京条约》赋予了电影等作品的表演者,依法享有许可或禁止他人使用其在表演作品时的形象、动作、声音等一系列表演  相似文献   

4.
半月掇闻     
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举办亚太地区研讨会 3月27日,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亚太地区二十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知识产权界的150余名代表会聚羊城,参加由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举办的“关于WCT(《版权条约》)与WPPT(《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及其对版权产业的影响亚太地区研讨会”。这是新世纪中国版权界举办的第一个大型国际会议,也是中国知识产权界与IT界联合举办的最高级别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给研讨会发来了贺信。世界  相似文献   

5.
日本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仅次于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数字出版法律制度适应数字化趋势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具有版权制度更新与《世界知识产权版权公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同步、政府介入补偿金制度和强制许可制度、著作权法与国际条约和其他法律协同调整的特点,并呈现加强对权利人权利的保护、合理关照公众利益、高度重视著作财产权、力图确认出版社法律地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传媒》2007,(7):79-79
6月9日,国家版权局宣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在我国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7.
网络成为世纪之交最热门的话题 ,网络给人快乐 ,使人痴迷 ,也对传统文化、传统制度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 ,日益增加的网络著作权纠纷引起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视。近几年 ,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陆续推出了一些国际条约和相关的法律规定 ,以求解决网络著作权的无序现象。1996年 12月 ,为解决新技术 ,尤其是数字技术环境下引发的版权保护新问题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召开了有 16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及许多行业性组织代表参加的外交会议 ,通过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与录音…  相似文献   

8.
选取<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1996)>及<欧盟信息社会版权指令>等5部最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性、地区性著作权条约,分析这些条约中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发展变化,梳理、归纳出世界性、地区性著作权条约中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发展演变,以求进一步分析这种演变的触发机制与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9.
要闻     
《网络传播》2007,(7):6-7
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举行;五管齐下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全球七大互联网信息中心签《北京宣言》;国际互联网条约6月9日在中国生效;互联网协会公布恶意软件定义细则。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条约分别规定了向公从传播权(可以大致对应于我国《著作权法》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租权、发行权等权利,并且规定了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这些内容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的国内著作权立法产生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信息集萃     
业界活动中央网媒签自律公约抵制不良内容2月22日,央视国际、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青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等8家中央网络媒体,在北京举行《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签约仪式。《公约》倡议,各缔约单位应共同遵守国家关于互联网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开展  相似文献   

12.
1992年10月《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世界版权公约》开始在我国实施,这标志着我国著作权保护制度走上了国际著作权保护的轨道。为了有效地执行国际著作权条约,国务院1992年9月25日发布了《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该“规定”将我国著作权法与国际公约接轨。鉴于我国同美国签定的《中美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的双边协定,有关相互提供著作权保护的协议,自1992年3月17日起生效,因而我  相似文献   

13.
《声屏世界》2008,(3):65-65
2008年2月22日,央视国际、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青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等8家中央网络媒体,在京举行《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签约仪式。《公约》倡议,各缔约单位应共同遵守国家关于互联网文化建设以及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的服务,积极传播健康有益、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现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互联网视听节目。  相似文献   

14.
建设盲人图书馆会涉及一系列版权问题,尽管《著作权法》规定了相关例外,但与2013年6月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的《马拉喀什条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已签署该条约,未来要批准该条约,需对《著作权法》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5.
每月视点     
事件2006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十件大事公布4月16日,在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公布了与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新浪网等媒体联合评出的“2006年度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十件大事”。一是中共中央提出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二是我国正式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三是《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2007年)》和《2006’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发布;四是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96年主持制定的两个国际著作权条约(WCT和WPPT)于2007年6月9日在我国正式生效.随着两个条约的生效,2007年我国网络知识产权立法和管理又有了新的进展.本文简要回顾WCT和WPPT的产生背景,介绍我国立法机关和相关政府部门为适应国际著作权保护要求所做的工作,分析两个条约在中国生效的影响,提出图书馆界面临的挑战和针对信息网络传播保护需求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秦珂 《档案时空》2006,(10):20-22
尽管国际上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起源于近十年前缔结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条约》(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WPPT),但是当2001年10月我国《著作权法》赋予该项权利法律地位的时候,档案界对其仍然感到非常的陌生。然而。今天我们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应该是很熟悉的了,因为在2006年5月18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国务院第468号令颁布之前,  相似文献   

18.
引言当时针指向1992年10月15日和10月30日的时候,世界版权史已掀开了历史性的一页。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管理的保护文学、艺术与科学作品的《伯尔尼公约》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管理的《世界版权公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效。的确,对于绝大多数公民来说,著作权是一个十分陌生的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实施和国际公约的生效,已在中国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图书馆  相似文献   

19.
2013年6月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了《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以下简称“马拉喀什条约”)。迄今为止,其为世界上第一部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1我国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重要成员国之一,于该条约通过时便已签署,但至今仍未批准。在著作权法适逢修改的背景下,如何摆脱《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的桎梏并为批准《马拉喀什条约》达成衔接,亟待考虑。本文主要讨论在扩大合理使用主体范围、丰富客体的同时,通过结合被授权实体制度,以明确被授权实体资格取得、后续监管、行为规范、法律责任等内容,从而实现分层式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7月18日,由中国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北京举办2007国际版权论坛,论坛的主题是“互联网版权保护与产业发展”。来自各国知识产权界和互联网界的人士共商互联网版权发展的大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