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了两年的努力,农业中学作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种全新的事物已经在农村站住脚跟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胜利。现在全国各地农村都在大办农业中学。农业中学发展和成长得这样快,并不是偶然的。人民公社的巩固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而广大农民群众在经济生活获得逐步改善的同时,对于文化革命,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经过了两年的努力,农业中学作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种全新的事物已经在农村站住脚跟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胜利。现在全国各地农村都在大办农业中学。农业中学发展和成长得这样快,并不是偶然的。人民公社的巩固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而广大农民群众在经济生活获得逐步改善的同时,对于文化革命,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在这样形势下,广大人民热烈拥护党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既办全日制学校,也办业余学校和半日制学校。于是一种完全新型的学校--农业中学,便应运而生了,并且很快地巩固起来了。农业中学是农业大跃进  相似文献   

3.
农业中学是1958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高潮中办起来的,农业中学的大量兴办是我省文化革命高潮到来的重要标志。1958年上期,在全省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形势推动之下,全省群众性的文化革命运动,有如风起云涌,瞬息千里,在短短的一两个月的时间内,即办起农业中学5000多所,入校学生达30万人,使我  相似文献   

4.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服务。农业中学的创办,是直接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服务的。在当前,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的大好形势,向农业中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农业中学的学业,必须在学习期间,既学好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又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多方面的农业生产技术,当他们在毕业以后,一踏上农业生产的岗位,就能在农村的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中发挥积极作用。我县的农业中  相似文献   

5.
农业中学是农村中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举办农业中学,对于逐步普及农村中等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适应农业现代化建没的需要,有着重要意义。文化大革命前,我省各地曾举办了大批农业中学,对于多快好省地发展农村教育,满足青少年的学习要求和培养农村所需要的各项专业人才,促进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我們江苏开办农业中学快要有五年了,是有成績的。在这将近五年的时間里,我省各地对如何办理农业中学这种新型的学校,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将近五年来,我省的农业中学先后吸收了二十多万的农村高小毕业生入学,教給他們中等程度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他們的劳动观点和农业劳动技能。已经有十多万的学生从农业中学毕业。这些学生毕业后,絕大多数都留在农村,直接参加农业生产。其中还有不少的人,经过了一个时期的劳动鍛炼,被群众推选为生产队长、会計、記工員……。农业中学的开办,对提高农民子弟的文化水平,对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村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貢献。农业中学就地办学,把学校办到群众的家門口,减轻群众的負担,受到群众的欢迎。他們称道农业中学实惠,说农业中学出来的学生“能写会算,能文能武”,他們頌扬:“共产党,好章程,农业中学办上門,半耕半读出新人”,对农业中学有着很好的印象。最近两年来,我們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門进行了調  相似文献   

7.
从一九五八年三月我省创办农业中学以来,己经七个年头了。七年来的事实,充分证明了农业中学这种半农半读的教育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七年来,全省有几十万农村青少年先后在农业中学学习。他们大多数是贫农下中农的子女,很多人还是家里几代人当中第一个有文化的人。如果没有农业中学,他们在高小毕业以后,大都是不可能进中学的。因为,解放以后农村的全日制中学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还不可能满足所有的并且是日益增多的高小毕业生的  相似文献   

8.
(一) 发展农村中等教育,提高农村人民文化水平,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这是历来教育事业建设上所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农业中学的创办,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经验,开拓了途径。在旧中国,素称“文化发达”的江苏,大部分农村几乎没有中学。解放以后,党和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发展了农村教育事业。但是,农村全日制中学的数量仍很有限,而且要普及农村的中学教育又非短时期内所能达到,农村高小毕业生的升学还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许多青少年学生势必远离家乡,跑到城市学校去读书,这对于农村生产和建设是不利的。现在举办了农业中学,就可以使许多高小毕业生在农村就近入学,得到继续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农业中学这种学校,创造了一种新的办学方法,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劳动,既可以学到中等程度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全国农村半农半读教育会议以后,各地积极贯彻中央和少奇同志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耕读小学和农业中学有了巨大发展,教育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一个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新高潮已经到来。实践再一次证明,半农半读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着无限远大的发展前途。这种新型的学校,能够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农村阶级斗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的农业中学,在党中央和江苏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总路线和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光辉照耀下,由于各级党委加强领导,贯彻执行了党的教育方针,由于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师生的辛勤努力,发展是正常的,健康的;特别是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后,农业中学成为人民公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农村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更为密切。经过二年来的努力,全省二千多所农业中学都已经巩固下来,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目前全省农业中学已经跨入一个新的阶段。(一)生产养校正在分批实现。据去年十二月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农业中学种地十一万五千四百余亩,办小型工厂、作场一千四百六十六个。从去年三月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最近召开辖区农业中学校长会议。10月31日,省委候补书记彭冲同志到会讲了话。江苏省教师进修学院农业中学教师训练班的师生也参加会议听了报告。彭冲同志首先回顾了本省农业中学创办以来发展、整顿、巩固、提高的经过,接着指出农业中学的成績是巨大的。三年多来,全省农业中学已有毕业生十万多人。这些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农业生产知识和一定社会主义觉悟的中学生,绝大部分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今后农业中学每年将招收几万新生,并且输送出相应数量的毕业生,这对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重大的贡献。同时,全省已建立了一支近万人的农业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农村中的农业中学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农村的职业,提出当前农业中学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以推动农业中学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的农业中学,在党中央和江苏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总路线和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光辉照耀下,由于各级党委加强领导,贯彻执行了党的教育方针,由于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师生的辛勤努力,发展是正常的,健康的;特别是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后,农业中学成为人民公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农村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更为密切。经过二年来的努力,全省二  相似文献   

14.
无锡、六合等县的农业中学,适应农村特点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去秋以来,按学生居住分布的情况,以现有校舍为基地,因地制宜,扩设分部,调整了学校布局。无锡县三十四个农村人民公社,原来每社有—所农业中学、现共增加分部三十五处;六合县全县十五所农业中学,现已有八校各有分部一处,另有四校也打算在最近设立分部。农业中学分班设点以后,六合县的农业中学所设分部的服务半径,大体上相当于当地完全小学高年级学生走读的距离;无锡县农业中学学生从住地到学校,一般在二里路左右。这样,学生就可以就近入学,不必在校住宿了。无锡县的洛社农业中学,在高明桥、双  相似文献   

15.
农业中学已胜利地度过它的二周年。苏州专区一百九十四所农业中学的三万一千多名师生和广大群众一道,充满着丰收的喜悦,热烈地庆贺农业中学创办二周年。两年来,我们在省委、地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不断革命的精神,促进了农业中学不断地巩固发展提高,持续跃进。农业中学从创办一开始,就得到了各级党委的重视和培育。各地党委在广大群众中反复宣传了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思想和农业中学的性质和意义,不断地扫除了农业中学成长道路上的各种思想障碍;先后为全区农业中学配备了二百二十八名专职领导干部,一千多名专职教师,二百多名老农和各种技术员;帮助农  相似文献   

16.
纠正对于职业中学的一些错误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江苏等省市,农业中学及其他职业中学,雨后春笋般地办起来了。只苏州专区,不到十天时間,就創办起农业中学538所,600班,招收学生二万五千多名。农业中学为什么发展得这样快呢?它为什么这样受欢迎呢?这有两个根本原因: 第一,与农村的生活、生产相結合。农业中学力、在农业社,学生学习与生产相結合,又适合广大农村的生活条件。所以很受群众的欢迎。有人说:“門口办中学,不跑路、不背饃,教育生产两結合。”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回到社里是农民,他們所学的文化是与生产密切結合的,对于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将要起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集农业中学,是一九五八年成立的。大跃进,带来了文化革命的高潮。那时候,广大貧下中农子女,迫切地要求多学点文化科学知识;农业集体化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迫切地需要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科学知识的新农民。学校就在这个形势下,根据党的指示办起来的。我,一个城市的高中毕业生,就在这个时候,响应党的号召,到徐淮地区担任了农业中学教师。一开始在銅山县刘集农业中学,以后調到黃集农业中学。学校刚办的时候,几乎是一无所有,三间牛棚做教室,三間磨坊当宿舍,还有块椅子面大的小黑板。上課、吃飯、住宿都发生了很大的困难。这时,地主、富农分子就乘机煽动说:“农中、农中,一片乱哄哄,什么学不到,只是白搭工。”有资产阶級思想的知识分子,也  相似文献   

18.
我省农业中学自从一九五八年三月创办以来,到现在已经整整五年了。五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农业中学经历了发展,巩固、调整、提高的过程,这种新形式的学校已经在农村生根立足。五年来,它不仅满足了广大次民子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强烈要求,还为农村人民公社输送了十二万具有一定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科学知识的毕业生,对巩固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起了一定的作用。党的  相似文献   

19.
陈光同志要求学员认清兴办农业中学的深远意义,要有满腔的革命热情和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确立红在农中、专在农中的决心。为了适应发展和巩固农业中学的需要,由教育厅委托江苏教育学院开办的省农业中学师瓷培剥班于三月一日开学。三月四日,陈光同志向全体学具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振兴和发展至关重要。振兴和发展农业应有多方面的措施,其中最应该重视而又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农业中学的建设问题。应否加强农业中学的建设,如何加强农业中学的建设,涉及到对农业中学的不同认识。在此,本文拟就农业中学的几个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一、农业中学的性质和任务过去我们认为,农业中学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教育的中等职业性学校。它的任务是为农村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