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是当代历史教学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创新精神的产生需要创新习惯的形成,只有在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勇于开拓的思维意识的支配下,学生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习惯的养成需要历史教师平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需要相关历史材料的熏陶,点点滴滴,日积月累,自然而成。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教学中,示范和引导学生在探寻历史本原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求真意识,是历史学科德育的重要策略。 培养学生具有历史意识,不仅要引导学生历史地看问题,更要引导学生发展地看问题,养成对前人的谦逊以及对历史的敬畏感。  相似文献   

3.
在中等职业教学中,程序语言设计课程相对较难,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也是多方面的,相对于其他学科有其独特之处。如果采用传统的教法,简单地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教学,学生被动地学习,容易厌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合作精神和提高其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科是一门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的数学知识,更要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体验式教学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与学科的教学相比,它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升,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喜爱质疑、勤于思考、乐于在探究中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习惯,养成科学态度、科学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具有鲜明个性、能各展其才、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6.
张海霞 《考试周刊》2012,(91):102-102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学生有效的知识范围内,使学生养成创新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初中英语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目的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其各方面能力和习惯在这一时期都会有初步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学习行为,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和能力。本文将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是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同时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之间也有密切联系,如果师生在教学中能自觉地应用联想学习方法,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对促进学生的各项能力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联想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0.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只有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才会产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数学重难点及关键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文章以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为切入点,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研,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的核心,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在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发展个人数学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审题习惯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分析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王吉利 《学周刊C版》2023,(2):118-120
在素质教育背景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是小学教育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将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机融合,符合素质教育改革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有利于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前提下逐渐养成自主劳动的好习惯。立足小学语文课程,追问教学过程,促使劳动教育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生成和劳动智慧生长的双重过程。在这样的劳动润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涵化其人格素养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改的教学大环境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不仅能够顺应形势地发展素质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优良学习品质,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科意识。就教学实践而言,阅读教学的侧重点需要放在写作技巧的培养上,在有技巧支撑的基础上对写作教学重视情感的体验,达到教学中有效的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学科。学生是否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是否具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品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 养成观察的心理倾向每当老师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的答案含糊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加强德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思维人才的重要阵地。《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让学生认识社会,正确了解社会,同时养成良好的品质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情感。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可以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入手,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不守旧、不拘泥、敢于打破框框、勇于另辟蹊径的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并将这些学习行为经自觉反复操练或不自觉重复,而逐步形成学习需要相联系的自动化学习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所谓创新教学,实质上指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以及创新能力。创新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所在。众所周知,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的演变发展过程,而这一过程中每一阶段都蕴涵着各种质的、量的创新。如果没有创新,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就无从谈起。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的创新史,学生学习历史课程对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明妹 《青海教育》2005,(11):49-50
新课改为中学各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学生探究意识的逐渐培养和初步树立。作为中学生来说,适宜地开展一些结合化学学科的探究活动,将非常有利于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科学态度的养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目标不但需要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也需要展现在数学复习教学之中.因此,数学复习教学需要有意识、有计划,科学设置发展性复习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合补充必要的教学内容,以惠及学生学科意识、思想方法、数学习惯等学科素养的养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