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这首《小苹果》,上至60岁的爷爷奶奶,下至两三岁的小朋友,都会哼上几句,太红了!《小苹果》在中国最流行的视频网站上点击量超过10亿次.11月23日,筷子兄弟凭借《小苹果》在2014全美音乐奖中荣获“国际流行音乐奖”.  相似文献   

2.
“哈哈!太精彩了!”我意犹未尽地放下这本《一千个迷》,回想这本书中的内容,我仍旧忍不住拍案叫绝。什么?你不信这本书有如此精彩!也罢!那你就随我一起去这本书中畅游一番吧!《彩雪的奥秘》一章,让我明白了在地球上竟然有的地方会下“彩雪”呢!这是因为在空气中有许多小灰尘,这些五颜六色的小灰尘粘在雪上,就形成了我们见到的“彩雪”。  相似文献   

3.
《木兰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所编“新课标”语教材七年级下册,都把它选作了课。《木兰诗》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豫剧《花木兰》就是根据这首诗改编的,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娘子军连歌》就有“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的歌词。为拓宽学习空间,特编选本组诗歌,供同学们阅读。  相似文献   

4.
斗猪     
王旌翔 《小火炬》2012,(1):41-42
“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每当听到这首《猪之歌》,我就会想起乡下那次特别的经历……  相似文献   

5.
《特区教育》2014,(11):20-20
儿童文学家林良在《纯真的境界》中说道: 诗的写作很自由,尤其现代的新诗……我们对诗的唯一要求,就是一首诗要有“诗趣”。我们读一首诗,读着读着读完了,如果诗里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地方让你心动,让你欣喜,我们就会觉得这首诗平淡。如果你读一首诗,诗里面有地方让你心动,让你点头,那就是“诗趣”的所在。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中的香菱本是贾府里一个粗通文字的小、丫头,看到大观园中的小主子们吟诗作赋也动了想学诗的念头,便求教于黛玉,黛玉授法道:“我这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读李清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作底子……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一个诗翁了。”  相似文献   

7.
两个苹果     
小红对王老师说:“我妈妈一点也不爱我,一天到晚总是骂骂咧咧,我不想回家了。”王老师劝小红回家。小红说:“我死也不回去。”王老师想一想,拿来两个苹果说:“这样吧,让我验证一下,看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你把这两个苹果带回去,跟你妈妈说是我送给你和她吃的,你让她先拿一个。等你妈妈拿了一个出来,你把另外那个带回来给我看,我就知道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了。”小红把王老师给的两个苹果带回家,对母亲说:“妈,王老师给我两个苹果,叫我吃一个,叫你也吃一个。”她把两个苹果放在母亲身边的茶几上,两个苹果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并没…  相似文献   

8.
刘敏 《中小学电教》2011,(12):139-139
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思想。”这就是合作的好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达到学生互助成长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9.
“你”指谁?     
“你”是人称代词,多用于自己与对方交谈中称呼对方。这是“你”作为第二人称最基本的用法,如 1.“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一个苹果》) 2.“你看我,已经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全神贯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讲了一个故事:香菱向黛玉请教如何做诗,黛玉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相似文献   

11.
简评:本文能够按照题目要求,展开叙述,内容完整、切题。详细介绍了作为一名初中生在学校、在家里应该怎样去做,而且对未来和谐社会寄予希望。作文中运用了studyhard,askfor,help…do,talkwith等动词短语,将身边事情的处理方式描述得非常详细。且结构严谨,语法准确,体现了作者快乐、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  相似文献   

12.
《双语学习》2013,(3):26-26
两兄弟为了几幅画正在争吵不休。杰克:迈克,你不是在搜集这些画吗?迈克:是呀。杰克:那好,那你快把它们收好。  相似文献   

13.
飘忽的云     
拉开了房间东边电脑上方的窗帘,感觉自己仿佛身处一个神圣的剧场,天蓝的舞台展现在面前。有好一会儿,邻居家树丛上飘着一朵像杰米·杜兰特那大鼻子形状的云朵,但渐渐云朵就往北飘移,大鼻子也就散了状。周围的云。大的、小的、丁点儿的都随之往不知什么地方飘走了。缕缕白云或前行,或散去,这最自然不过了。  相似文献   

14.
Martina是一位西班牙模特、作家和电视主持人。她在15岁就成为一名时装模特,拥有超过10年的品牌走秀和广告拍摄经验。她同时在《Marie Claire》杂志上拥有自己的专栏。“我经常旅行,而且同时也要工作——为《Marie Claire》和报纸撰写专栏,参与电视谈话节目撰稿,我也需要和我的家人及经纪人保持联络,因此我的笔记本电脑是我旅行必备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我是在中国教书的英语老师,这一点并无特别之处。如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做着和我一样的工作,而且这个数量还在持续增长。然而使我庆幸的是.我同北京奥组委一起帮助行政官员和国家的技术官员为明年的奥运做准备。我常会觉得筋疲力尽,但同时被学生们为奥运所做的贡献以及和平与竞争的奥运理念所激励。  相似文献   

16.
袋鼠     
我浑身长满灰毛。我有一双长长的耳朵和一条大尾巴。我不会走路只会跳。最重要的是。我是在妈妈的口袋里长大的。嘿,亲爱的朋友,你一定知道我是谁了吧?是的,我就是袋鼠。  相似文献   

17.
我的家     
我叫萨姆。我家里有4口人:妈妈、爸爸、妹妹和我。我妈妈38岁,是一名英语教师。她非常喜欢打乒乓球。我爸爸40岁,是个商人。他喜欢打篮球,而且打得非常好。我和我妹妹都是学生。她在六年七班,我在七年五班。我们在同一所学校。我12岁,她10岁。今天是10月25日,是我的生日。妈妈和爸爸想要给我买一些生日礼物。他们在我们学校附近的商店买了一个大蛋糕,两盒彩笔,  相似文献   

18.
读书漫谈     
兰姆 《新读写》2008,(6):62-62
我呢,冒着丢面子的危险,却只好老实承认:我把相当大一部分时间用来读书了。我的生活,可以说是在与别人思想的深交中度过的。我情愿让自己淹没在别人的思想之中。除了走路,我便读书,我不会坐在那里空想——自有书本替我去想。  相似文献   

19.
北京演讲2000     
在我身上,同时存在着不得不深入自我内部的倾向和试图向社会、向世界开放自我的态度,这造就了我的文学。我在萨特身上学会了参与社会,不断重复着回到个人内心这个课题同向社会、向世界开放自我的课题相结合的原点后再重新起步的循环。这也是一个“包含差异的重复”。自《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与中心对抗的边缘“根据地”的模式,并借助米哈伊尔·巴赫金的荒诞现实主义理论,开始有意识地强化这种小说的方法。在探讨某个国家某个时代文学的丰富程度和广度、深度时。“Capability”和自由的概念是行之有效的标准。尽管在看法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我依然从现、当代中国文学家们的步伐中看到了巨大连续性。《老井》和《红高粱》等恢弘的长篇显示出了中国小说家们的才气、方法和能量,同时也显示出.中国未来应该实现的“Capability”是丰富、广大和深远的。  相似文献   

20.
心灵日记     
《海外英语》2009,(11):54-55
11月8日 我在寻找闪闪发亮的言外之意,寻找生活中各种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当我感到痛苦和混乱的时候,当我一蹶不振,受到伤害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