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鹏 《世界文化》2011,(1):58-61
造型艺术按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具象或抽象、写实与写意。中国工艺精神的核心就是写意、追求的精神与情调、境界的抒发,而不是具体的描摹、再现。这不仅体现在绘画上,也体现在书法,雕塑、戏剧等其他艺术门类中。陶瓷美术也是如此,而是陶瓷艺术的百花园里,钧瓷最符合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精神,而刘福安先生的作品正是极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2.
维度艺术形式抽象,内容宽纵,是一派被科学引领着的艺术。它不是以个体梦幻的抽象,随意的组合,违背常理的快意,寻求视觉的冲击,而去刺激人们的遐想。维度艺术是以几何的拍象与延伸,以物理的抽象与扩展,以光线对色彩的冲撞,以结构追求与色调的和谐来愉悦人们的视觉,引导人们的想象,与宇宙,自然,神奇,博大,无限等天象对接。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80年代的早期,来自澳大利亚中西部沙漠的土著艺术家,创作了大批绘画,改变了人们对土著艺术的印象。土著艺术是澳大利亚艺术的重要“流派”,是值得世界关注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绘画,观者可以了解,当地居民如何通过艺术表现其生活、历史及文化的 。《澳大利亚土著艺术展》由《帕潘亚绘画:来自澳大利亚沙漠》和《宝歌:澳大利亚当代原住民艺术》两个展览共计92件展品组成。——编者  相似文献   

4.
陶咏白 《世界文化》2008,(1):I0001-I0004
林江东女士与韩国的金京嬉女士一个从中国传统的水墨起步,一个从西方的油画开始,这两位东亚人,在东、西两个不同绘画的体系中学绘画,在两个不同的绘画“母语”中来完成自己的绘画理念和技能的修练。不可思议的是当这两位早先从无往来的女画家所呈现的系列作品共同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会发现她们有那么多的相似,不仅仅是她们在互不相识之时都走向了绘画的抽象,如果说,绘画形式观念上的类似,可以解释为世界艺术发展大潮中艺术走向抽象的一种趋势,但剥离艺术作品形式的表层,在她们作品的内核中,也是如此地相同。  相似文献   

5.
张燕根近年的雕塑艺术形式,正经历从具象的变形到抽象的“无形”过程。这意味着他对世界、对艺术的思维也正经历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抽象,是一种表达生活本质的境界。抽象艺术是对生活本质的一种表达形式,它更容易获得不同文化背景者的共鸣。1998年3月,张燕根为广西北海银滩公园创作的《海门》,可谓用抽象语言小试牛刀。如果说1998年他应邀参加中国桂林国际创作营的《海之印象》还在“变形”与“抽象”之间徘徊犹豫的话,那么1999年10月他获广西美展一等奖并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的大型木雕《无题》(现安放于广西艺术学院会演中心入口正面墙上…  相似文献   

6.
艺术大师不是封号,不是职称,不需要钦点,也不用评定。因此,当下艺坛大师辈出,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有民间馈赠的,有本人自诩的……大师热潮也感染了素以冷静超然著称的文化官员,他们也在五年规划中发下培养50位甚至100位艺术大师的宏愿,透过“捧杀”的鼓噪、自吹的喧嚣和热昏的呓语,我们发现,这些艺术大师无论人格修养还是艺术成就,都与公众心中的崇高和伟大相距甚远。却有一位弱女子,似乎与伟大崇高从不沾边,一生饱受摧残,屡经磨难,以94岁高龄在荆楚大地孤独地死去,身后冷落,名声不显。然而,却是她,创造了足以彪炳中国艺术史册的现代抽象绘画艺术,此人便是李青萍。  相似文献   

7.
魅力赵无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国,83岁的法籍华裔油画家赵老可谓尽人皆知;在当代世界画坛上,赵无极先生更属抽象绘画艺术的“领衔”之帅。  相似文献   

8.
西方艺术只有雕塑、绘画,在中国却有一门书法,是处在哲学和造型艺术之间的一环。比起哲学来,它更具体,更有生活气息;比起绘画雕刻来,它更抽象,更空灵。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中国灵魂特有的园地。 ——熊秉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王茜 《世界文化》2007,(6):18-19
庄园化艺术是俄罗斯化艺术史中的一种独特的化现象。它的特点是综合性,即是庄园将建筑、园林、雕塑、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门类集于一处、融于一体。布局合理,协调和谐,并且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互为衬映,相得益彰。它不仅给人以诗情画意般的感觉,同时,在这里人与自然、艺术与自然都达到和谐的结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世纪以来,欧洲艺术像一匹挣脱了缰绳的野马,甩开了传统的束缚,一时花样翻新、主义百出、流派繁多,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出现,更引起广范的争论和质疑。由于其良莠不齐,且着重表现主观意识,有的作品还多少有点可以联系的形象,有的什么也辨认不出来,让几千年来习惯于具象艺术的人们一时摸不着头脑,对它难于理解,自然就难于接受。  相似文献   

11.
“怪异、狂放、粗劣、不堪入目……这是1874年巴黎艺术评论家的怒斥,对象是不愿跟随时尚的油画、腊笔画和其他绘画作品。画展主办人是不肯在官方巴黎沙龙展出作品的一群小艺术家。这群青年属当时的叛逆者,他们着色怪异下笔粗放,以简朴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不随时尚绘画端庄严肃的人像和宏伟的历史场面。画展迅即成为巴黎街谈巷议的话题,参观者不仅讪笑,甚至向作品唾啐。尤其莫奈所绘的一幅海景,受讥嘲最多。该幅作品画的是哈佛港的晨景,名为《印象·日出》。一个评论家以此题名挖苦那群画家,称他们为“印象派”。而恰恰是这些画作,构成法国现代…  相似文献   

12.
关于艺术一词,《辞海》中对其内涵的解释冗长而抽象,简单地概括则是“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而关于艺术一词外延的界定,则因较为形象而使人具体可感:“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学),综合艺术(戏剧、影视)。根据表演的时空性质,又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和时空并列艺术(学、戏剧、影视)。”  相似文献   

13.
艺术是艺术家的心灵写照,这是古往今来所有艺术家的共同认识。水墨艺术自然也不例外,应该是艺术家心灵境界的展现。水墨艺术作为世界美术的一个独特画种,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一部中国绘画史其实就是一个由对物象的形体临写逐步到解脱形体禁锢的过程。中国绘画很早就形成独特的渊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历史上绘画品评标准从侧重绘画社会价值发展到侧重绘画本身艺术价值的过程,结合当今对绘画品评标准的各种讨论进行论述,认为宇宙大秩序、自然天地之大道,乃至内圣境界是我们从人类集体利益出发而应当遵循的评判事物的标准,绘画艺术的法则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应雷 《世界文化》2013,(10):18-20
漫画现今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曾这么定义漫画:"用文字表现绘画的是小说,用绘画表现绘画的是插图,用插图表现文字的是漫画。"漫画,这种看似稀松平常的艺术表达方式,其实也是一种文化。通过简单的画面和对白,漫画能够直接被任何年龄、任何阶层的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3月2日上午,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南美洲绘画雕塑艺术精品展”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南美洲8位当代艺术家的雕塑和绘画作品73件。南美洲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杰出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留下了多个惊艳之作。他们将浓郁的南美本土风情和文化融人作品中,或用简洁明了的线条,或用色彩浓烈的色块,或用造型夸张的钢铁、或用质朴自然的石头等不同的视觉艺术表现手法倾情展现来自南美海岸的艺术精品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信息传真     
世界汉语大会即将在京召开《奥地利新抽象绘画展》热京城欧洲抽象绘画的最新成果——《奥地利新抽象绘画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在开幕的当天便吸引众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200余幅油画和版画作品是当今国际抽象绘画领域极具声誉的6位奥地利画家的杰作,这些作品无论在观念还是在技巧方面,均充分体现其成就和各自的艺术风采。《奥地利新抽象绘画展》由中国文化部和奥地利总统府共同主办,维也纳路德维希基金会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陕西省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共同承办。展期内还举办有题为“抽象艺术与中国视角”的学…  相似文献   

18.
陈晶 《东方文化》2002,(3):119-120
应该说,就行为艺术本身而言,它与油画雕塑一样,是一种艺术形式,所不同的是艺术传达媒介的不同,传统意义上的绘画,雕塑使用颜料、画布、大理石……而行为艺术则是以人的身体、行为作为主要艺术语言,其本身并不必视为异类。正如油画颜料可以画杰作,也可以画艳俗画一样,行为艺术也存在一个如何创作的问题,也存在一个好与不好的区分。  相似文献   

19.
达·芬奇认为:绘画艺术中的猫几近完美。即使是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画作中,只要画的是猫,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一幅“杰作”了,这大概是以猫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相当普遍的原因。艺术史学家斯蒂芬·佐菲在最近出版的新书《绘画中的猫》一书中阐述得很明白,他认为猫是一位过分卖弄的配角演员。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一场绘画新精神运动席卷西方艺术界,一举摧毁现代主义的森严壁垒,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这场艺术运动被赋予不同的名称,如德国新表现主义、英国的新精神、美国的新意象……尽管其均被冠以“新”字,但“新绘画”很大程度并非专指绘画风格的创新,而是对古典主义甚至现代主义传统的重新挖掘。总之,新绘画艺术属于后现代主义范畴,具备后现代主义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