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萧山的一家乡镇企业——杭州弹簧垫圈厂,面对美方的反倾销指控,在其它10家国有企业均默不作声的状况下,独家奋起应诉,厂长项维清飞抵华盛顿“单刀赴会”,耗资200万元,打了一场“越洋官司”。这起我国乡镇企业首桩涉外反倾销案由经济参考报率先披露后(详见1994年5月7日、14日一版),立即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一) 1994年新年的一天,新华社浙江分社的资深记者虞云达躺在病床上,谈起他看到地方报纸上的一则短新闻,说“萧山一位乡镇企业家打赢了一场‘洋官司’。”当时我还不以为然,因为时下“炒”官司的新闻太多了,事实上根本没多少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多的名人官司新闻上版面,这使我想起了“官司新闻”这个名词.请看:电影演员达式常为告别人“诽谤罪”的官司,杨在葆为自己肖像权的官司,歌唱演员沈小岑为离婚案的官司,滑稽演员杨华生的住宅调换的官司,徐良、游本昌、陈佩斯为“名誉权”的官司,以及最近劳模杨怀远与作家张士敏的一场官司,都十分引人注目。是也乎?非也乎?看法庭最后裁决。这就是近几年来在大讲学习法制、维护法制、运用法制的热潮中,在报纸上新出现的一种新闻品种,暂名之为“官司新闻”。上法庭、打官司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宗,但不是每宗都能构成新闻。这里说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知名度最高的计算机软件,大概就要数“五笔字型”了.就是它,引发了我国迄今为止影响最大的一宗知识产权纠纷案,官司双方——北京王码公司和中国东南技术贸易总公司,长达一年有余的诉讼,于1993年12月24日以王码公司胜诉而告结束.“五笔字型”侵权案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样的呢?官司导火线——广告事件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名人官司新闻上版面,这使我想起了“官司新闻”这个名词.请看:电影演员达式常为告别人“诽谤罪”的官司,杨在葆为自己肖像权的官司,歌唱演员沈小岑为离婚案的官司,滑稽演员杨华生的住宅调换的官司,徐良、游本昌、陈佩斯为“名誉权”的官司,以及最近劳模杨怀远与作家张士敏的一场官司,都十分引人注目。是也乎!非也乎?看法庭最后裁决。这就是近几  相似文献   

5.
南京新街口造了一座“金钥匙”雕塑,上海复旦大学也有一座以钥匙为形状的雕塑。新闻报道一语不慎引起一场“新闻官司”。茹实《“抄袭”一语赔偿损失300元》一文报道本案详情。  相似文献   

6.
自称在企业改制中因为维护职工权益而被扫地出门——一场官司让工会主席周亚峰成了“名人”,因为他告的不是别人,而是他所在公司的法人代表——总经理。8月23日,江苏省大丰市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此案。法庭上,双方你来我往,各不相让,对事实的认定出现不同说法,对法律的理解也出现分歧,许多人为周亚峰捏了一把汗:尽管有《工会法》这把尚方宝剑撑腰,但这场官司仍然胜负难料。小“秀才”当上公司工会主席周亚峰今年47岁,曾担任过江苏省大丰市供销合作总社信息站副站长、安保信访股副股长等职务,是大丰市供销系统小有名气的“秀才”,每年在报刊上…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名人官司新闻上版面,这使我想起了“官司新闻”这个名词。请看几年来达式常为别人诽谤的官司;杨在葆为自己肖像权的官司;歌唱演员沈小岑为离婚的官司;滑稽演员杨华生的住宅调换的官司;徐良、游本昌、陈佩斯的“名誉权”的官司;以至最近劳模杨怀远与作家张士敏的一场官司等等,都十分引人注目。是也乎?非也乎?请看法庭最后裁决!这就是近几年来在学习法制、维护法制、运用法制的热潮中,在报纸上新崛起的一个新闻品种。它的外延比法制新闻小,以对簿公堂、打官司为其特征,故暂名为“官司新闻”,我想是不足为怪的。上法庭、打官司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宗,不是每宗都能构成新闻。这里的官司新闻,是以名人打官司或重要人物的官司为本。从西方新闻价值说  相似文献   

8.
赤脚律师     
在山东农民李志增眼里,帮附近农民打一场官司的意义和伸手推一辆上坡的车没什么不同。但是,他让农民学会了一种理性的方法——诉讼而不是上访或者群体性闹事一一去处理他们与政府之间的纠纷与矛盾  相似文献   

9.
8月30日新闻出版报刊登了一条《中国检察报为“周口一药”挽回影响》的报道,报道说,中国检察报在一篇文章中不慎把制售假药的“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错为“周口地区第一制药厂”,给“周口一药”造成巨大损失之后,有错必纠,当面向“周口一药”的领导赔礼道歉,并在一版显著位置发表了重要更正。同时,免收了3.2万元的广告费,为“周口一药”作产品宣传,并且为厂家来京人员报销了500元的旅差费。在新闻官司不断的今天,中国检察报免去了一场涉讼上公堂的麻烦,显然和他们诚心诚意地认错态度,并积极主动采取措施,为受到错误伤害的“周口一药”  相似文献   

10.
《现代声像档案》2006,8(3):43-43
一张“邓小平故居”全景照,在原作者未知情的情况下用在了“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普通纪念币的装帧卡上发行。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侵权方赔偿9万元,被告方不服官司打到省高院……  相似文献   

11.
科尔沁的“红顶律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起,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政府与下辖7家律师事务所签定了协议。这些律师自此全部成为政府的“法律顾问”,对于“民告官”官司——行政诉讼,原则上不能代理。而顾问服务为免费。对于这个“没有商量”的协议,科尔沁的律师表示无法反驳  相似文献   

12.
1991年,元月中旬。西北陇原,滴水成冰。甘肃日报群工部,继中共甘肃省委1990年授于全省新闻先进集体称号之后,又荣获全国先进新闻集体桂冠。意想不到的是,佳音从北京传来,诉状也由法院送达,两位记者和甘肃日报社第一次被拖入“新闻官司”之中,群工部喜忧参半。一篇获奖的好稿成了被诉的根由下面这篇批评报道,由读者来信和记者调查附记组成,发表于1990年11月27日甘肃日报读者来信专版头题位置。此稿因其批评的尖锐性和事件的独特性而获甘肃日报好稿奖,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然而,恰恰是这篇获奖的好稿,却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新闻官司”的“祸根”——  相似文献   

13.
镜头回放:今年3月,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该市首起“阳光维权官司”,乐山市中区凤凰中路111号朝阳小区5号楼全体住户向法院起诉平行对面楼间距仅3米的违章建筑——“平羌苑小区”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居住环境,侵犯了自己的通风、采光和隐私权,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该楼层开发商——乐山永盛建筑公司停止侵害、排除妨害,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详见本刊7月“乐山首起阳光维权官司背后”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将身着漂亮裙装的模特儿照片放大制作成户外广告,武汉太和服饰有限公司因此惹上一场著作权官司,遭索赔22万。近日,此案在武汉中院开庭审理,经法院调解,太和服饰赔偿原告3万元。  相似文献   

15.
1996年是为实现“九五”及2010年目标打基础的起步之年,也是出版工作向优质高效阶段转移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在中国出版成就展、中国少儿出版物成就展中,湖北省连获“双佳”;在第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版权贸易成果喜人,签订和兑现版权贸易合同9项,达成意向30项,全年又有100多种图书对外合作出版或签订版权贸易协议;在第七届全国书市上,实现订货3314万元;中共中央宣  相似文献   

16.
梧槐  宏剑 《新闻世界》2005,(7):31-33
他是一个自考生,一度在北京打工。一天,他竞冒充“北大博士”混进了郑州一所高校的队伍。不但获得4万元安家费,还得到一套120平方米的住房,6000元工资。骗局仅仅在两个月内就被揭穿。“北大博士”制造虚假简历案一度被闹得沸沸扬扬,此案可谓全国“注水简历”官司第一案,背后折射诸多法律问题。2005年5月19日,郑州市二七区法院对此案进行公开审理,当庭作出判决:打工的假博士获刑三年半。  相似文献   

17.
柳戈 《新闻天地》2005,(2):17-19
2005年1月13日,终于在一起民事索赔案中赢得了官司的贵阳市老人张业广在得到医疗器械公司赔偿的13万元后,专程来上海拜访了杭敏。张业广颤巍巍地紧紧握住杭敏的双手说:“好人哪.真是太感谢你了……”老人话没说完,早已老泪纵横。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本以为最近还可以看到一出骑着自行车飞跃黄河的刺激剧。不过最新的消息让人失望:自行车飞黄不但已经成为泡影,而且还有可能飞进法院。自行车飞黄的创意出自西安的潘家父子。这个创意为潘家父子带来了赞助合同,但现在潘家父子发现合作者并未按合同给他们购买每人99万元的保险。于是飞黄正式停止了,官司却要开始了。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中国新闻周刊》2004,(11):10-10
“河南省在处理童言自的时间上,难免给人以“马后炮”的感觉。三任交通厅长先后落马,可为什么在这不算短的时间内,没有发现童言白的问题,而使其从容携家出逃,难道相关监督部门不应该反思一下,监督的漏洞出在哪里? ” 上海 周义兴 官司不能分“主客场” 据报道,一场5年前的经济纠纷,最终对簿公堂,却经历了“主客场”两场官司,得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判决。 山东青岛澳柯玛公司与甘肃经销商乔红霞因合同纠纷闹上法  相似文献   

20.
6年前,他作为高中生,报名参加作文大赛;3年前,他是最畅销小说的作者,并成为福布斯名人榜当年最小的进榜者;2年前,他成立了自己的图书策划工作室;去年,他因网络投票数最高,从陈凯歌手里接过《无极》的改编工作;今年,他在其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涉嫌抄袭的官司中败诉,被判赔偿21万元,却在其博客中坚称“认罚不道歉”。每走一步,郭敬明都引来众多关注和话题,“一夜成名”“剽窃”“官司”“漫骂与力挺”“开公司”……他的经历似乎涵盖了这一代年轻作家成长过程中可能的遭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