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河的欢乐     
一天,小河正在睡午觉,突然感觉有许多沉重的东西压着自己。它睁开睡眼一看,原来人们在往它身上倒垃圾。小河气愤极了,跑出来对人们说:“人类呀,你们太可恶了!你们可知道下游有多少人要饮用河水呀,你们不能这么自私!”人们却不屑一顾地说:“我们不把垃圾倒在河里,你想让我们的城市变成垃圾堆呀?你就将就一下吧。”“难道你们想让我成为垃圾河吗?你们这样做早晚会毁了地球,毁了你们自己的!”小河说完就动身奔向大海那儿去诉苦了。小河一边跑一边哭:“这帮人太自私了,只顾自己眼前,从不考虑后果,早晚要遭报应的。”“小河弟弟,你怎么这么大火气…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展示教师的主要途径。我们把目光锁定在课堂。——侯集实小的杨平老师执教《小河与青草》。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小草说:‘这也要感谢你呀!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充足”、“干枯”这两个词对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比较难理解。杨老师别出心裁:“下面,我读课文,你们站起来做表演好吗?”孩子们一听可来劲了,齐刷刷地全都站了起来。当杨老师读到“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孩子们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我因为粗心做错了一件事,坐在沙发上生闷气。五岁的儿子发现我情绪有异,小心地问:“妈妈,谁惹你生气了?”我说:“我气我自己。”“你为什么会生自己的气?”儿子好奇地问。听着儿子幼椎的问话,看着他那吃惊的表情,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我问儿子:“你有时做错了事,自己不生自己的气吗?”“你不是都打我了吗?”儿子很快反问道。我哑口无言。听儿子话中的不以为然的语气,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是呀,儿子平时做错了事,我总是说不了几  相似文献   

4.
夏天,小溪里的水在不断上涨,变成了一条河。它觉得自己大得不得了,听说海很大,它就想和大海比一比。它飞快地奔向大海,路上小河问它:“你要到哪里去呀?”小溪说:“我要去和大海比一比谁大。”小河说:“大海比我还要大,你怎么能和它相比呢?”小溪不听。  相似文献   

5.
一条小河,流淌在小松鼠的家门前。小松鼠多想到河对岸去呀,可是,小河把他拦住了。 这天,小松鼠站在小河前,自言自语地说:“谁如果能帮我架座桥到河对岸,我一定为他捡10天的榛子!”  相似文献   

6.
我没有听     
妈妈问正在读书的女儿:“亲爱的,你读的是什么书?”女儿回答道:“我不知道。”“你不知道?你不是在朗读吗?你应该知道的呀!”女儿解释道:“我刚才是在朗读,可我自己没有听啊。”我没有听  相似文献   

7.
灯和星星     
夜晚,大街上的灯都亮了,黑夜如同白昼。人们一边欣赏,一边赞叹:“这灯好亮,好漂亮,它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方便呀!”灯听了喜滋滋的。它抬头看见天上的星星,得意地对星星说:“你有我这么亮吗?有我这么漂亮吗?大家不需要你,你还是回家吧。”不巧,工厂的发电机坏了,电灯都灭了。满天的星星眨着一闪一闪的眼睛,继续为大家带来光明。灯红着脸问星星:“你为什么不生气?”星星笑着回答:“我俩各有各的用处,不是吗?”灯和星星$浙江省绍兴县管墅分校五(1)班@姚梦超  相似文献   

8.
一好不容易熬过了凄凄惨惨的黑色七月,我终于如愿以偿,进了我最向往的T大! 美滋滋地打开我最心爱的电脑,找着一个落脚的地方——“西祠胡同”第九聊天室里休息一下。突然发现我的身边站着一个挺有个性的家伙,应该是个男生吧,因为他总是和一大堆MM聊着天。但,奇怪的是他从不使用悄悄话,真是一个怪胎! 我这样注视了他很久,他忽然敲过来一行字:“喂,‘粉樱’MM你看够了没有呀?”“咦,你怎么知道我在看你呀?!”,我一脸茫然地丢过去两记白眼。“呵呵,你刚刚不是承认了吗?”他也  相似文献   

9.
辛苦了     
我有一个很大的书包,我每天都背着它上学、放学。我经常都会想:“书包帮我的忙可大了,我一定要爱惜它!”所以,每天上学的时候,我总要对书包说:“大书包,你每天都要装这么多的书,辛苦你了!”一天,我的好朋友对我说:“你的书包有没有名字呀?”我觉得很奇怪:“书包怎么会有名字呢?”朋友说:“不对!要是你把你的书包当作自己的朋友,就应该爱护它、关心它,给它取一个名字。”听了朋友的话,我也觉得很正确,书包每天都帮了我很大的忙,跟我分享快乐,为我分担忧愁,就像我的好朋友一样,我的确应该给它取一个名字。经过几天的思考,我决定叫它“辛苦了”…  相似文献   

10.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正组织孩子们玩滚皮球的游戏。雅怡小朋友抱着一个大皮球,忽闪着两只大眼睛,神秘地对我说:“老师,皮球还能拍呢。你知道皮球为什么能拍吗?”我笑了,反问她:“你说为什么呀?”她一本正经地说:“因为它里面有弹簧。”边说边用两手按了按球。我说:“不对,皮球里是气,不是弹簧。”她马上反驳说:“不对,就是弹簧。”看到她那坚定的表情,我问她:“你怎么知道有弹簧呀?”她认真地说:“我们家气筒上面有一个小弹簧,妈妈把小弹簧一打,就打进去了。皮球就能弹起来了。”原来,在气筒上有一小节弹  相似文献   

11.
蜗牛的家     
晓敏 《幼儿教育》2000,(2):44-44
一天,小蜗牛在草地上爬,一只小老鼠问它:“你背个大包,是要出去旅行吗?”蜗牛说:“你难道不知道?我背的是我的家呀!”“你的家?那么,窗户在哪儿?”小老鼠觉得很奇怪。“我的家不需要窗户!”蜗牛边说边爬开了。小蜗牛爬呀爬,一只小蚂蚁问它:“你背个大包,是不是要去度假?”“这不是什么包,这是我的家!”小蜗牛仍然耐心地解释。“你的家?那么烟囱在哪儿?”蚂蚁也觉得奇怪。“我的家不需要烟囱!”蜗牛边爬边说。小蜗牛还是慢慢地向前爬。草丛里跳出一只小蚂蚱,问它:“你肯定是个邮递员!你背的大袋子里有我的信吗?”“我不是邮递员,那也不是袋子。我背着我的家呢!”蜗牛回答说。“你的家?你家里有家具吗?”蚂蚱也挺好奇。这时候,天下起雨来,动物们都躲雨去了,只有小蜗牛不慌不忙,慢慢缩进自己的壳里。那是一个舒适的家,尽管没有窗户、烟囱和家具,可是,它能为蜗牛挡住风和雨。(选自《幼儿画报》1998.8)  相似文献   

12.
“你知道我高中时为什么那么叛逆吗?”有一天儿子对我说“,因为我觉得我长大了,不应该什么都听你们的,所以你叫我往左,我就偏往右,我总要有点自己的想法,我总该找到‘自己’在哪里!”“你找到了吗?”我问他。“到现在还在找。”他头一歪,好像很不服气地说,“因为你不让我自己去  相似文献   

13.
教育小幽默     
堵耳听讲老师:“彼得,你为什么老是把一只耳朵捂住?”彼得:“你不是说,我在听课时,总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吗?我堵的是出的耳朵。”  相似文献   

14.
和雪花聊天     
李锦轩 《作文》2023,(1):8-9
<正>下雪了,我想和雪花聊聊天。我问一朵落在我手里的雪花:“你为什么只在冬天出现呀?”雪花回答:“因为冬天寒冷,我只有在寒冷的时候才能从天上落下来。”哦,我明白了,只有冬天才能见到雪花。我继续问:“为什么你是白色的,而不是其他艳丽的颜色?”雪花回答:“因为我是由水变成的呀。水是无色的,难道我还能变成其他颜色吗?”哦,我懂了,原来它们因为是水变的才是白色的。“那你在天上飘的感觉怎么样呢?我能体验一下吗?”我继续追问。  相似文献   

15.
集卡     
我发现哥哥总是吃干脆面,感到很奇怪,就问:“哥哥,你怎么总是吃干脆面呀?”哥哥说:“因为干脆面里赠水浒卡。”听了哥哥的话,我也兴致勃勃地开始收集起来。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2006,(Z1)
甲:对!我说……唉?有了!登上这三尺高的讲台,真令人意气风发!(自己鼓掌叫好)好! 乙:打住!什么三尺高的讲台呀?三尺就是一米呀!有那么高的讲台吗?要真是三尺高,你就该爬上讲台了,这不是吹牛吗? 甲:这倒是对呀!可人们不是常说“三尺讲台”吗? 乙:人家那是说三尺长,不是三尺高。是形容讲台小的。  相似文献   

17.
一天,姥姥说:“雯雯,你教我一点东西吧!”咦,姥姥不是个大学生吗?还要我教什么呢?想到当老师,我就兴奋,连忙问:“您想学什么呀?”  相似文献   

18.
家庭烹饪课     
“唉……唉……这不是整人吗?”丁奇三步一叹,吵得贾铃烦死了:“不就是明天家政课上比赛烹饪嘛,又不是天塌下来了,有必要那么烦恼吗?”丁奇还是没有抬起头,有气无力地说:“凭什么推荐我去参加比赛啊?拿我当猴耍呀?明天我肯定会很惨的!他又不是不知道我对烹饪可是一窍不通。”“你哪像个男子汉,别唉声叹气了。不会就不可以学吗?”贾铃想了想,说:“有办法了!我现在去你家教你,明天你就依葫芦画瓢就是了!怎么样?”一旁的高大虎听了,乐得手舞足蹈:“太好了!我也要去!嘿嘿,我去尝尝贾铃的手艺。”丁奇终于抬起他那重似千金的头,双眼发出希望的光…  相似文献   

19.
明月几时有小儿问:“爸爸,明月什么时候有?”我说:“晚上。”“可为什么今晚没有?”“今晚天阴。”“可昨晚天好得很,满天的星星怎么也没有月亮啊?”“那是因为,因为,哎,你不懂,这叫月有阴晴圆缺。明白吗?不是每个晚上都有月亮的。”“可是那天早上是白天,我怎么也看到月亮了呀?”我被问得眼冒金星头昏眼花。“爸爸,你把咖啡倒键盘上干什么?”  相似文献   

20.
张晖 《山东教育》2004,(28):18-18
家长签字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桥梁,是教育学生的良好方法它博得了众多教师和家长的青睐然而,效果如何呢?还是让我们听一听学生的心里话吧。家长签字是老师制住我们的“魔鬼”,每当考砸时,我在父母面前无地自容,更是十分紧张,生怕招来一巴掌。请老师远离家长签字吧!每当班主任要家长签字时我都心乱如麻。因为老师对我就像在衣服上挑灰尘一样,总要找几个缺点,没有一次是“干净的,回家不是数落一番就是“雷电交加”。唉,难道在他们眼里我总是这样无可救药吗?难道我没有一点进步,没有一点长处?你们为什么总要我完美无瑕?我只是一个孩子呀!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