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崔永元是广大观众非常熟悉、喜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他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曾受到全国男女老少的一致好评。是什么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崔永元的主持风格有什么特色 ?能不能把这些风格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带着这些问题 ,我开始走近崔永元 ,琢磨起他的主持艺术来。一、善于引出话题 ,善于妙语勾连———体现一个主导性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属于谈话型节目 ,除观众外 ,还邀请与话题相关的几位嘉宾参加。在主持过程中 ,崔永元善于引出话题 ,以激发嘉宾的讲话欲望 ,又善于妙语勾连 ,以增强节目的轻松气氛。崔永元给自己的定位是“幕后导演…  相似文献   

2.
大家一定看过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主持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四个字用英语该怎么表达呢?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有个“实话实说”的节目 ,主持人崔永元因此而名气很大。这一节目的出现 ,受到广泛的欢迎。但是也叫人感到恐惧 :“这叫什么话 ?难道别的节目就不、就没有‘实话实说’么 ?难道除了在‘实话实说’的节目上 ,我们大家 ,你我他 ,人人、时时、处处、回回、事事 ,就都不、都没‘实话实说’么 ?”如果只有这一节目是在“实话实说” ,而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是、全都是“非实话”和“非实说” ,那么谁个还能心安理得、心情舒畅呢 ?“实话实说” ,本是说汉语的人的一句口头语 ,强调说实事求是的话 ,说符合事实的话 ,说自己心里的话 ,说实质性…  相似文献   

4.
在近期的央视《实话实说》栏目中,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作了嘉宾,面对观众和《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的提问,他实话实说,妙趣横生。下面是他与观众关于我国入世的部分对话:观众一:我想问关于诚信方面的问题,不管是企业,还是做人的道德标准来讲,都要有一个游戏规则,最起码要讲一个诚信。入世以后在这方面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对一些所谓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有多大影响,不讲信用的人还能不能占那么大的便宜,能不能有很大的利益?龙永图: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我们要建立一个规则体系,并不是说这个规则体系建立起来以后规则就会自动…  相似文献   

5.
美术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曾在访谈中说:"谈话节目的主持人首先是一个正常人,不是因为他学问有多高,长得有多好看,地位有多高。  相似文献   

6.
王羽 《教育文汇》2006,(10):37-38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马之先老师很像一个人——中央电视台原《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虽然马老师没有长着崔永元那幽默的“鞋拔子”脸,不能说两人形神兼备,但绝对有神似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崔永元 :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 ,大家好 !“实话实说”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持人小崔 (大家都这样称呼我 ) ,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构建人生的支点” ,为此 ,我们特意邀请了大家熟悉的四位嘉宾来和我们一起参加讨论。他们是屈原、李白和鲁迅。掌声有请三位嘉宾。说起做人 ,我想起了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一句话 :“人生本不是一方神圣或天生就带有了一职官位。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不平坦的经历。”那么在我们每个人的“不平坦的经历”中 ,应该给自己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支点 ,才能把我们这个“人”支撑起来呢 ?我们先听听嘉宾的看法。屈 原 :长太息…  相似文献   

8.
2000年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十周年,而在证交所成立的前两年,有一位普通的上海工人靠买卖国债进入股市挣到了一百万,上海人管他叫杨百万,他可以算作在改革开放中第一批富起来的人,他的经历可以说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一个缩影。日前,杨百万做客北京电视台《谁在说》节目,以下是他的谈话录音节选。 主持人:我听别人都叫您杨百万,我知道这肯定是您的绰号,您的本名叫什么? 杨:我的本名叫杨怀定。 主持人:为什么报纸上都不说杨怀定怎么样,都说杨百万怎么样怎么样了呢 ? 杨:这是中国人的爱好,看到有钱比较喜欢叫外号,其实我在中央电视台的时候说过,我现在把自己看成是九十九万。  相似文献   

9.
草威 《课外阅读》2012,(16):25-27
他站在舞台,嘴角一弯,表演开始。他因说实话而得名,他因理想主义而得病,他曾被称做"时代病人",但其实大家都知道,小崔没病,是时代病了。《实话实说》的第三任主持人阿忆在北大教课,至今他还在给学生们播放着上个世纪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他用"天才"两个字评价崔永元,说不被小崔搞笑  相似文献   

10.
论谎言判官庭审记谎言三叶草善意的谎言看起来很美克服说谎心理诚信,成功的法宝诚实是一个人的道德底线,可我们的周遭却充斥着谎言,我们自己也可能经常说谎。是迫于无奈?是出于善意?是为了欺瞒?是缘于利益得失?当说谎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气,是不是连善良的天使也将陷入谎言的泥淖呢?此刻,我们不得不问上一句: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说谎呢?就算天使也说谎@米子 @周贵荣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栏目,倍受广大观众喜爱和推崇。崔永元也由此成了家喻户晓的著名节目主持人,他主持节目思维敏捷、态度严谨、语言精炼、情节生动,节目内容情景创设合理恰当、自由灵活、形式多样。嘉宾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侃侃而谈,观众们又在嘉宾的“实话实说”中领略到真情,观众“入境”“生情”,于是积极参与进来,主动说实话、谈实感,气氛热烈,声情并茂,崔永元的概括点评富有哲理,令观众回味无穷。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讲得动人、有趣,耐人寻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这个栏目的最大特点:创设了情景,形成了主持人、嘉宾与观众互动的氛围。  相似文献   

12.
乡村教师     
田野 《内蒙古教育》2012,(11):72-73
一位山村女老师上公开课,在黑板上写下了"飞机"两个字。学生问,老师,人坐在飞机的哪个部位?老师说,人坐在飞机的翅膀里!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可是,学生们却深信不疑。因为,这里的老师和学生谁也没有坐过飞机。不过,在教室的后面坐着一个经常坐飞机的人。这个人就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崔永元。  相似文献   

13.
崔永元——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前节目主持人,著有《不过如此》等作品。节目中,他从容自信、妙语连珠;生活中,他有另外珍贵的一面,实实在在、真实坦诚。本期名人家教就让我们看看崔永元小时候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4.
寻找英雄     
《实话实说》成为中央电视台最叫响的栏目后,主持人崔永元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前几年,就在演艺界各路名人纷纷出书的时候,最有观众缘的崔永元却没有赶风头,依然埋头做节目,不为所动。然而,出版单位深知崔永元的市场感召力,岂肯轻易将他放过?果不其然,经不住人家一再劝诱,崔永元终于搭上了名人出书的末班车。《不过如此》首版三十万册推向书市后,反响强烈,大有洛阳纸贵之势。平心而论,《不过如此》体现了崔永元的一贯风格,字里行间充满机智、幽默和真诚,用作家刘震云的话说,就是“看似平易和随意,其中却有很大的文化含量”,“书中充满了自嘲而不是自恋”。  相似文献   

15.
谎言三叶草     
人总是要说谎的。谁要是说自己不说谎,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有的人一生都在说谎,他的存在就是一个谎言。有的人偶尔说谎,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这是一个谎言。谎言在某些时候只是说话人的善良愿望,只要不害人,说说也无妨。小时候在幼儿园,每天游戏时有一个节目,就是小朋友说自己家里有什么玩具。一个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列玩具火车,像一间房子那样长……”我呆呆地看着那个男孩,前一天我才到他家玩过,绝没有看到那么庞大的火车……我本来是可以拆穿这个谎言的,但是看到大家那么兴奋地注视着说谎者,我不由自主地说“:我们家也有一列玩具…  相似文献   

16.
我说崔永元     
前年我参加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的录制,回来后写了篇《实话实说崔永元》。那一次我感觉崔永元有点“土”,还有点“丑”。去年暑假,我又走进了“实话实说”节目现场,再次见到了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  相似文献   

17.
崔永元:大家好!欢迎来到"实话实说",我是主持人崔永元.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是"走进操场,走进自然,走进阳光".这期邀请的嘉宾是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的刘清源同学.……  相似文献   

18.
吴辉 《湖北教育》2003,(3):10-10
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收视率比较高。观众喜欢这个节目,除该节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观众,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主持人崔永元不像某些节目主持人一样,不顾观众的所思所想,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说,  相似文献   

19.
谎言三叶草     
人总是要说谎的。谁要是说自己不说谎,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有的人一生都在说谎,他的存在就是一个谎言。有的人偶尔说谎,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个谎言。谎言在某些时候只是说话人的善良愿望,只要不害人,说说也无妨。小的时候在幼儿园,每天游戏时有一个节目,就是小朋友说自己家里有什么玩具。  相似文献   

20.
<正>孟非曾做客央视大型访谈节目《温暖2012》,那期节目的采访形式有点特别,直播大厅被特意设计成《非诚勿扰》的模拟现场,只是朱军依然是主持人,而孟非则摇身一变过了一把相亲男嘉宾的瘾。在女嘉宾提问环节,台上有一个女孩提到了孟非当年在印刷厂干临时工的那段经历,并问他:"那个时期可谓您人生中的低谷,请问您是如何走出低谷的?还有,现在已功成名就的您,又是如何看待自己那段人生低谷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