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认识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最为全面、最为深刻的说明。而且对于农民问题的核心——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说明。但是客观地讲。毛泽东的认识也有一些历史的局限性:其认识基本上还处在认识发展的第一阶段;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本身还略有偏差。从认识论角度讲,农民运动的实践状况、党内外对农民问题的认识程度、毛泽东个人的主观条件的优缺点等是影响和制约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认识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共党史年表》认为“首次提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是毛泽东同志(见《年表》第15页及王学启《关于大革命时期的几个问题》)。峋26年9月,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代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农民问题上的最高水平,但垦,上述命题确不是毛泽东首先提出的。1926年5月,广东省召开第H次农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的《农民运动在国民革命中之地伎决议集为指出:“半殖民地的中国国民革命便是一个农民革命,换句去讲,半殖民地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对农民“原始社会主义性”作了以下论述:农民的“互助合作性”是中国农民世代相传的共性;产生这种特性的根源来自严酷的现实与农民美好愿望的深刻矛盾;农民的“原始社会主义性”既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动力,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的伟大动力,这一评价与认识影响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决策,是造成毛泽东在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上产生“左”倾急躁情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共早期领导层有四大领袖群体:学者革命家群、青年知识分子群、工人运动领袖群、农民革命斗争领袖群。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大基本问题上的突出贡献,是周恩来较早走进中共最高领导层的基础性原因。毛泽东最了解中国,最了解农民,这决定了革命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阶段党的领导核心非他莫属;周恩来以他对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独具特色中国革命道路的极早认识、大力宣传和推行,使他顺理成章地成为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的主要助手。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育不仅要注意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应注意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熏陶。为理工科学生开设《毛泽东诗词欣赏》选修课,引导学生从战略高度上来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诗词的世界影响;从政治广阔角度上来理解毛泽东诗词的历史地位;从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研究探讨毛泽东诗词在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上的特性;从源流关系上研究毛泽东诗词与中国古代诗词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学习诗词方面的知识,文理交叉渗透,以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农民革命观念及其历史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一生从未停止对中国革命和社会问题的探索。他的农民革命观念在今天看来尽管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却是独具特色。本文试从他对历史上农民革命和农民领袖的一些评论和认识以及他亲身的革命实践,初步探讨他关于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农民问题的实质、农民革命的作用、农民革命胜利后要防止腐化等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出身农民,一生始终关心农村、农民、农业,可以说“三农”问题始终是他最熟悉、最关注和最感兴趣的领域。中国革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上的成功。建国后,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所面对的中国农村满目疮痍:农民破产,村庄凋敝。如何尽快改变中国农村落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最善于集中党内外同志的智慧,作英明的决策。英明的决策来自于他的正确领导,而正确的领导取决于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透彻领会用灵活运用,更取决于他对中国国情的准确的分析和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通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是他走向成功的起点。毛泽东在对中国国情的分析过程中,形成了对中国国情的一系列观点,即国情思想。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留给我们党的宝贵遗产。毛泽东同志的一生,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国国情作了各…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刘少奇对土改后农村的发展道路有不同的设想,主要表现在改造农民私有制问题上;合作化的具体形式和步骤上,实现集体化的条件上;对两级分化的认识上,这些分歧反映了他们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不同理解,其结果决定了我国后来农业合作化的进程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略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沈阳师范学院李放,赵婷婷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至今,是中国现代教育产生、发展、完善的时期。正象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一样,毛泽东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实践也起着重大影响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教育不断完善的轨迹正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1926年的《农村教育》讲稿中,通过对农村教育的历史、性质和现状的分析,论述了新农村教育的特点和办学方法,指出农村教育的宗旨是谋求农民利益,并阐述了农村教育与农民革命的高度一致性。这些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理论,是毛泽东开辟中国夺取革命胜利道路的重要理论基础,但若不能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特点,就绝对不可能开辟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因此,更重要的是必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寻找其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联结的原理,就是毛泽东开辟中国夺取革命胜利道路的重要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为生产力,并为生产力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建设道路;毛泽东同志不是机械的唯物主义者,他主张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极大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以达到发展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同时又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观,并对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推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政治观的形成、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萌芽阶段,毛泽东初步树立了阶级分析的思想,尤其具有比较牢固的人民群众主导国家政治生活的观念;其后,毛泽东对于国家政权的组成、功能有了正确认识,特别是对于民主与专政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了清醒认识与把握,表明其政治观进入形成阶段;在成熟阶段,围绕民族解放运动的现实,毛泽东深化了其早已有的阶级观,并对于未来中国国体有了崭新的思考和分析,其人民观也更加巩固和明晰,集中反映在提升了群众路线的政治意义;在解放战争及其以后一段时间里,毛泽东的政治观获得进一步发展,其国家观、人民观、民主观等诸方面,都已经达到了现代认识水平,其阐述也更加完整、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制定划分富农标准的过程是中共对中国革命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土地革命的中前期,中共没有一个统一的富农划分标准,各革命根据地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各自作出解释,不仅标准五花八门,更存在不当和错误;随着实践经验的累积和中共大批领导人的努力,毛泽东在领导中央苏区查田运动的过程中,制定并颁布了比较科学的富农标准,为以后制定正确的农村阶级政策奠定了基础;解放战争时期,在任弼时等领导人的努力下,中共的富农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富农标准的确定,是制定正确的农村阶级政策的前提,也是中共事业兴旺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艰难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战略构想。其思想内容涵盖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理论预设、从武装斗争到和平改造的路径选择、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构想等等。毛泽东这一构想的巨大成功,及其为中国社会发展而孜孜以求的可贵探索精神,无疑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工农联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个“农民国度”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过程中不得不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在找到并确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这条中国革命新道路之前,“城市中心论”是全党的共识,毛泽东也曾受到“城市中心论”的影响。中国革命发生了从城市到乡村的重心转移后,毛泽东辩证处理中国革命实践中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关系,中国革命新道路得以开辟;也正是在探索这条革命新道路上的实践,给予了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植根的土壤。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毛泽东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日本在国外的毛泽东研究领域中占显著地位,其尤其比较突出的体现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上。其中,竹内实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上具有颇深的理论功底,其成果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军事思想产生和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在解放战争的后期更是发展到了炉火纯青、运用自如的程度。广西战役便是这一战略思想的生动实践。它是毛泽东歼灭战思想的凯歌,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成功运用,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在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进程中,毛泽东与佛教圣地五台山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既反映出五台山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佛教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示出这位伟人丰富而博大的精神世界和极具魅力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