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经济使人才供不应求,经济全球化使人才国际流动高度自由化。在新世纪里,发达国家依靠资金和科研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大规模争夺发展中国家人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人才争夺的中心,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问题,采取措施,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使人才供不应求,经济全球化使人才国际流动高度自由化。在新世纪里,发达国家依靠资金和科研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大规模争夺发展中国家人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人才争夺的中心,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问题,采取措施,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神州回望     
《神州学人》2004,(2):6-9
在清华,跨国公司已经把“触角”延伸到一些学院和系。——清华科技园服务中心总经理杜朋的忧虑,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随着新经济的发展,人才的重要性从未像今天这样彰显,人才安全正成为企业和国家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美国麦肯锡公司曾把当今世界各国对各类专门人才的争夺称之为“人才大战”。在这场战争中,发达国家各使绝招,把眼光牢牢盯住了发展中国家。据国内人才研究专家估计,目前,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万专门人才流向发达国家。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硝烟,人才究竟是怎么被“抢”走的?这是人人所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科技人才流向特点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科技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向表现为 :“明流” (从发展中国家大量流向发达国家)、“回流”、“暗流” (在发展中国家内流向跨国公司 )。其流向特点可以归纳为 :高科技人才流向市场“高地” ;高科技人才流向研发“高地” ;高科技人才流向创业“高地” ;高科技人才流向价值“高地”。吸引世界级高科技人才应形成全方位高地或建立特色高地  相似文献   

5.
面对全球人才争夺战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剧增,但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周期较长,人才缺口不断加大,从而导致全球性人才争夺大战.在激烈的争夺中,发达国家占有优势,致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人才大量外流,面临危机.立足于培养人才,尽全力留住人才,千方百计吸纳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应是我国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以来,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识,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和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本文从邓小平、江泽民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的形成背景、培养方式、战略举措等方面进行差异性分析,并表明其对我国实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世界范围内医学院校的分布状况显示,全球医学教育资源分布严重失衡,发展中国家医学人才普遍不足。而医学人才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失,导致这一问题更加严重。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医疗人员国际招聘全球行为准则,探讨世界各国控制医学人才流失的相关对策及策略,将有助于开展我国控制医学人才流失的对策及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8.
面对发达国家知识经济与市场机制的多种诱惑.发展中国家流失人才不难理解。但身为发达国家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其各类顶尖人才.尤其是科技研究人才也在大量流向美国。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欧洲国家就针对此现象展开过激烈争论.虽然各国也一再提出各种方案以遏制人才流失,但多年来成效不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间人才流动日益频繁.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支柱与象征。因为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实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的竞争。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只有站在战略高度,采取措施构筑科学的人才战略,才能从容地应对席卷全球的人才争夺大战,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在本世纪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的这一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延揽人才,发达国家一方面加强国内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去“抢人”。据有关资料反映,日本计划在本世纪初使外籍研究人员达到三分之一,美国新经济的兴起是注重人才开发也是美国大肆掠夺全球人才的结果。近来,美国在移民方面大大放宽了对高技术人才的限制,从1998年开始,美国每年向11.5万具有数学和电脑技术才能的外国人发放居住证,2000年5月,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表现为综合国力的较量,其实质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目前,新一轮人才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且愈演愈烈,呈现出人才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单向流动的新特点。对于处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期,且自身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对21世纪全球人才争夺的态势,应进一步拓展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功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表现为综合国力的较量,其实质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目前,新一轮人才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且愈演愈烈,呈现出人才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单向流动的新特点.对于处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期,且自身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对21世纪全球人才争夺的态势,应选一步拓展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功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才迁移,指的是在一个国家中受过较多教育、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劳动者迁往另外一个国家居住或者工作。这种迁移更多地体现为移民本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转移到其他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才迁移现象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对人才迁移导致的福利效果的改变和不平等情况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日新月异,全球性人才短缺更加严重,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意识到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便纷纷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回流。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本世纪头20年使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做好引进国际人才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国际间的人才流动和人才流失早已有之,但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还是在二战之后,尤其是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这时人才流动和人才流失的特点是:①具有明显的单向性,即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向欠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的人才也流向发达国家(尤其是流向美国);②流动人才的层次渐高,流失情况严重。据联合国开发总署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国外工作的专业人员有近百万人,而且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递增。这使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各国的国力竞争逐渐地演变为人才的竞争。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力求培养具有更高素质的人才。在各国基础教育中,课程的改革始终处于教育改革的核心地位。英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中央、地方、教师以及民间团体互相之间形成的所谓“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7.
科技人才国际竞争的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趋势战。这既给我们以往形成的人才吸引政策体系造成冲击,但同时也为我国利用全球科技人才特别是大量海外中国留学人才提供了新的机遇。移民制度在国家间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发达国家的移民制度构建了发展中国家科技人才流向发达国家的桥梁。移民一直是一些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移民国家赖以迅速发展壮大的基本国策。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技术移民在移民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现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设立了技术移民制度,标志着发达国家吸引外来科技人才已经进入法制化和制度化阶段。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几…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人才政策的变化,中国的人才大多集聚在发达地区,而占国土面积大部分的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则大量流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全球化下,人口流动非全球化,显著地表现在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人口流动的不自由上(即受到发达国家的严格限制),其政策障碍是发达国家的限制性移民政策。主权的存在,是人口流动非全球化的合理依据;但也带来了机会的不平等:发达国家国民享有的全球流动自由高于发展中国家国民。《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人权公约》的规定为发达国家的限制性移民政策提供了合法依据,但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移民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不利影响:人才流失和国民总体而言在全球流动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并存。如何对待人口流动非全球化问题,人们有着不同的态度。直面现实,建立人才流出补偿机制,放眼长远,争取实现全要素自由流通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发展中国家的可取之道。  相似文献   

20.
1.我国将面临大量的优秀人才流失的冲击。随着中国加入WTO,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经济、科技实力的竞争,这些竞争最终又体现在知识人才的竞争上。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力资源、国力状况及其相应的环境政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导致人才流动关系的不平等。近年来,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教育的发达,以其优厚的待遇和可观的学术前景,抢夺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的各种高层次人才。近20年来,美国仅从中国就“掠走”了十几万本科以上的各种专业基础扎实、外语好、年富力强的人才。还有资料显示,近年来清华大学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有82%去了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