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职场外语"因重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受到学生和高校的关注,它通过设计各种形式对学生的丈化素质、思辨能力等进行综合训练.基于"职场外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来探求廊坊会展业外语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围绕当前构建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根据现代高等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原则,从提高外语专业学生专业素质、人文科技素质、创业能力三方面进行探索,旨在培养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双素质创业型"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外语"磨蚀"理论,并结合我国大学外语教学实际,着重阐述了外语"磨蚀"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外语能力评价、能力保持、教学内容和教育经济学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项语言接收性技能,"听"历来被列为语言四大技能--听、说、读、写之首.在我国,由于教育体制和外语教学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对外语学习往往还只停留在阅读外文资料以获取情报信息的要求上.但随着我国加人WTO和全球化浪潮的影响,我国外语教学的观念和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广泛的对外交流使"听"这一技能在外语运用中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近年来,教育部门也开始注重外语的听力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听力测试已成为中考和高考外语科目中的重要项目.因此,怎样搞好外语听力教学日益成为广大外语教师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构成包括语法、社会语言学、语篇和策略四个方面,其中社会语言学、语篇和策略三个方面统称为"文化语法"。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重视外语"文化语法"教学。而"文化语法"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教授语用合适性。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目前外语教学改革关注的一个热点.结合外语课程教学的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外语自主学习方式的一些途径与策略:即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学"而"教";精心设计主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提供支持.阐述了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掌握一些基本技巧,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注重课前预习,强化课后复习这些基本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外语教学的主流,而在外语课堂上如何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交际课堂,鼓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加诸如角色扮演与模拟、讨论等多种多样的课堂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8.
巴比塔的隐喻表明高校外语教育应当注重多元文化教育,然而,目前的外语教育割裂文化与语言的联系,存在缺陷,外语教育的文化使命在于增强学生中外文化"预设",正确"移情",实现文化理解的视界融合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9.
"开心开口说"外语活动课目标明确、形式多样、涉及面广、体制比较完善、保障机制健全,它打破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把外语教学和学习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激发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营造了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平台+模块"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这对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以外语专业为基础,使外语作为技能、工具与专业紧密结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类复合型人才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并将带来巨大的人才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17.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9.
20.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