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朋友的孙子上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上有篇课文叫《秋姑娘的信》。课文大意是:秋天来了,秋姑娘摘下枫叶给朋友写信。一封写给了南飞的大雁,让它一路上要小心;一封写给了冬眠的青蛙,让它要盖好被子;一封写给了顽皮的松鼠,让它多准备一些过冬的食物;一封写给了山村的小孩,让他们给小树穿上“冬衣”。  相似文献   

2.
朋友的孙子上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上有篇课文叫《秋姑娘的信》。课文大意是:秋天来了,秋姑娘摘下枫叶给朋友写信。一封写给了南飞的大雁,让它一路上要小心;一封写给了冬眠的青蛙,让它要盖好被子;一封写给了顽皮  相似文献   

3.
曹玮玮 《成才之路》2011,(28):23-23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1)借助想象和联想,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巧用课文训练发散性思维,在情节续写、内容扩写中训练发散性思维,通过句子仿写、事例补写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在话题作文中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2)鼓励学生突破束缚,独辟蹊径,大胆求异。  相似文献   

4.
《赤壁之战》(第八册)一课第五自然段,记叙的是黄盖给曹操写的一封投降信及曹操接到信后兴奋的心情。文章对黄盖的信为什么这样写,生性多疑的曹操接到信后是怎么想的,为何如此坚信不疑等没直接描写,是文章一个空白处。这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极好材料。教师可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5.
发散性思维训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为切入点,教师要从记忆教学转向思维教学,要从"一言堂"的教学形式转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思维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本文重点论述了思维训练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蓓蓓 《学语文》2007,(6):19-20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阶段让学生观赏《让世界充满爱》flash的片断。进行情感渲染) (一)引入课文,感知身边人物 (教师说明:此环节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正确的教学方法应当是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出教材中发散性思维的内容,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不断发展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布鲁巴克曾经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  相似文献   

8.
秋姑娘的信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一封写给南去的燕子,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一封写给懒惰的寒号  相似文献   

9.
秋姑娘的信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  相似文献   

10.
普校教材《好点子》是一篇培养聋童发散思维的好课文,内容讲的是在美术课上画荷花时,小雪不小心把红颜料滴在画稿上.她很着急,亮亮给她想了一个好点子,把小红点画成一只蜻蜓,受到老师表扬的事.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 ,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 ,无论是阅读教学 ,还是写作教学 ,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 ,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一、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例如 :教学小说《项链》,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 ,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 ;教学《七根火柴》,可以让学生想象无名战士要对卢进勇说的话 ,而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作文教学更是有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记…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词汇、句型、课文和写作几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发散与延伸是广告创意思维训练中的两个重要维度。发散性思维可通过一个物品多种用途、一个形象多种变化、一个概念多种联想、结合案例进行发散等教学手段加以训练。延伸性思维可通过模仿与延伸、推论与延伸、提炼与延伸等教学手段加以训练。并通过添加辅助条件来提高广告创意思维的速度和精度,此外,还需要注重思维训练的系统化与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这一株美丽的树,枝叶茂盛,鲜花盛开。她的——叶,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语文是一株美丽的树。一株闪耀着人性光芒的树。美好的人性,就像温暖的太阳,温暖着我们的心。《秋姑娘的信》是一篇美丽的童话,讲的是:秋天到了,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写信。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再写一封给山村的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多么善良的秋姑娘,从她的一封封信中,孩子们不仅知道了哪些动物要冬眠,更重要的是,他们感…  相似文献   

15.
田原 《考试周刊》2013,(44):45-46
高考作文采用新材料题型进行作文已经是一种趋势。虽然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学生不会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思考,那么立意角度就会大众化,很难在选拔性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文从作文写作中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发散性思维训练提高的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高中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形式,这种方法对于启迪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有益处。本文以1999年天津市初二数学竞赛一道试题为例,从多种途径出发,通过多角度审视,介绍发散性思维在训练学生解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教育、教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思维发散意识的强化、思维发散动机的培养、思维发散环境的创设和思维发散方法的训练四个角度系统阐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学生发散方法,而且要培养学生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相似文献   

19.
在美术教育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尹少淳在《美术及其教育》一书中认为:创造是南不合逻辑开始的,再经由逻辑的润色和整合,最终达到超越逻辑。人的思维方式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等.而发散思维则是创造思维的核心。由于美术教育本身所运用的媒体主要为具体形象的实物(这种“实体”也将包罗万象,千姿百态),因而,它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优于其他学科。美术创造上的表现应为多项发散性的,比如.《城市》这个题目,没有受到良好发散思维训练的学生,可能大部分会画成构图完整的全景(这是学生喜欢画的),很少会有“近景”式,“特写”式网景。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基于发散性思维品读初中语文课文意境,并采用经典课文进行举例分析,认为品读初中语文课文意境不仅要体会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还要尊重作品本身固有内涵,品读作品的善恶美丑,领会作品的社会价值,把握作品的精神追求,重视课文体现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充分领会课文的内涵,在品读中真正把握课文要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