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词多义是英语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互相联系的意义。本文专门进行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也就是借助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和借代等相关理论,对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生成机制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
苏静  刘世理 《海外英语》2011,(2):218-220
多义词在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任何词汇在使用之初都是单义的,每个事物或现象都有一个特定的词汇来指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的认知思维能力也不断的发展着,人们将新的认识与已知的事物相联系,找到他们的关联点,用原有的概念来理解新事物的概念,并用同一个词来表达与之相近的意思,这样词就产生了新义,虽然这些义项之间存在差异,但其意义关系却密不可分。原型范畴理论为这一现象提供了充分的理据,而词义由单义到多义的衍伸则是通过隐喻机制实现的。该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来解释汉语、英语中的动词多义现象,并分析产生多义现象的隐喻机制。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吸收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为语言研究增加了新的视角,也提高了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一词多义的成因,并从范畴理论、框架语义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三个方面探讨了一词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讨论隐喻的认知观对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首先陈述了隐喻的认知观,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其次,运用隐喻的认知理论观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解释,描述了多义的意义建构与认知阐释,最后指出应从认知的视角去分析和解释隐喻现象.  相似文献   

5.
原型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词汇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普遍的现象。而原型范畴理论为一词多义提供了充分地理据性。这就为我们的一词多义词汇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文章介绍了原型范畴理论并解释了一词多义现象,以期对多义词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传统的语义理论并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未能对此现象作出充分的解释。认知理论认为多义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如隐喻、换喻)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多义结构的分析和解释对英语词汇教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借助意象图式和隐喻,将形象具体的空间概念域投射到复杂抽象的非空间概念域,语言词汇方面的一词多义现象正是人类通过隐喻将一个简单概念域向几个复杂抽象概念域转换的结果。本文基于意象图式和隐喻认知机制,尝试探究法语介词"sur"的多义拓展理据并作出合理解释,因而对法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极为普遍的现象,也是认知语言学家较为关注的对象。在对前人研究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得知,一词多义现象产生有社会和认知两方面原因,产生的机制主要为辐射型、连锁型和综合型三种形式。其中,原型范畴理论能对一词多义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并且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词多义是所有语言的普遍现象和人们认知世界的便利方式。一词多义现象通过减少一种语言中词的数量揭示了人类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莱昂斯(1995)指出在自然语言中没有一词一义的现象,也永远不会有。是什么原则把多义词的多个义项联系起来?人类又是怎样理解一词多义的?本文以原型理论,转喻和隐喻为理论基础,通过研究一词多义的机制来建立一个新的意义网络模式,试图解释同一个词是如何获得不同的意义。这又可以给英语词汇学习和英语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解释多义现象的指导作用,重点论述了多义现象与语义范畴之间的关系,隐喻、转喻对词语多义形成的作用,以及对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文中指出,我们应当积极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多义现象并把它运用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1.
合成空间理论对委婉语的阐释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Fauconrier和Tumer等人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委婉语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常见形式,但由于它表达的是一种与字面意义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对委婉语的理解同样包含着概念整合过程。本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用合成空间理论来阐释委婉语的意义建构与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概念整合理论是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和深化,它进一步阐释了自然语言在线意义建构中的动态认知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英语双关语意义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更应透过形式揣测深层含义,而概念整合理论中的四空间模式对双关语的深层语义的在线建构有较强的解释力。文章从认知的角度,选取部分双关语实例,通过分析心理空间的建立、语义要素的互相映射以及合成空间的形成等动态过程,旨在深化人们对双关语语义在线建构的认知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概念整合是一种极其普遍的认知过程。它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隐喻理解产生了重大的认知影响。概念整合一方面能使隐喻常规关系理解的过程实时化,另一方面能使隐喻的意义建构与推理层创结构化。  相似文献   

14.
任日慧 《海外英语》2012,(6):242-244
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概念整合理论的主要内容,然后对该理论在广告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概念整合不但对自然语言的在线意义解读具有普遍性,而且是人类思维和活动的基本方式。广告在现代生活中的普遍性使得广告成为此理论一个比较好的研究对象。概念整合理论也能对广告的意义构建提供强有力的阐释。但由于此理论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研究范围等方面还存在争议,需要认知语言学家及其他学科的学者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英语谚语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运用概念整合理论中的四种概念整合网络,尝试着分析英语谚语的理解过程,揭示出英语谚语理解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和动态的意义构建过程,同时也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具有强大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提出的"诗穷而后工"一说,无论对当朝还是后世文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历史的角度看,"诗穷而后工"的理论是欧阳修在前人诗论的基础上,在北宋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一次"再创造"。从现实的角度看,"诗穷而后工"包含着权力与文学话语、政客与文人身份之斗争与妥协的丰富内涵。依据布迪厄的语言学理论,"诗穷而后工"的精妙内涵与典范意义在于它体现了欧阳修对于"权力话语"与"文学独立性"所作的整合。这位千年前的文坛宗师与政坛领袖,即使并未像后现代主义学者那样清晰地认识到"语言的象征意义与吊诡性质",也已经在实践中将语言与权力的关系运用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是介质”的本体论角度出发,从语用实践方面考量,语言能力的核心在文质相称的“言意体”的生成能力,因此,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着力点应在于文质相称的职业“言意体”的生成能力。职业“言意体”的生成不仅关乎语言“形式”,而且关乎语言“内容”,关乎职业知识。职业“言意体”的优劣不仅表现在是否“文从字顺,条理清楚”,也表现在“立意构思”的高下方面。国家职业汉语能力不应只考语言的“形式”而不考“内容”,只考“文从字顺,条理清楚”而不考“立意构思”。科学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应紧密联系职业知识,构建模块组合体系,创设职业工作语境,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  相似文献   

18.
葛现茹 《重庆师专学报》2009,(4):132-136,141
在分析语言教学的作用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Long提出了在交际中学习语言形式的理论模式。文章在理解这一模式的基础上,从认知心理角度分析了它的理据性,并讨论了该理论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着取"言"舍"意"或重"意"轻"言"的失衡做法,必将导致"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两败俱伤。其实,"言""意"互转和融合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基本规律,是语文学习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要求,将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此,语文教育必须通过传授语文知识、丰富生活体验、展示学习过程、适时介入言语、开展综合实践等策略实现"言""意"互转,优化"言""意"融合。  相似文献   

20.
在关于戴维森的真理理论与意义理论的讨论中,真理理论对于意义理论是否充分一直有很大争论。这一争论的背后,涉及意义是否能够外延化的问题。意义的内涵主义者认为,真理理论对于意义理论来说并不充分,对意义进行外延主义解释行不通。戴维森对真理理论与意义理论的处理,表面上还存在矛盾:一方面,他认为真理理论对于理解意义来说是充分的;另一方面,这种充分性不能脱离意义而成立,作为内涵实体的意义无法在意义理论中消解。其实,这种张力体现了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巧妙之处,如果对真理与意义做出合理的解读,那么这一矛盾将会消失:真理和意义不是语词所指称的对象,而是在语言的理解与使用中显现出来的;并且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