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利用图示再现实验过程 ,揭示实验结论用图示导学则可形象直观地再现实验过程 ,帮助揭示结论 ,找到规律。比如在《杠杆》教学中 ,首先在学生熟悉“撬棍”这一杠杆的基础上 ,画一图示让学生明确杠杆的三要素 :物体、支点和用力图 1的地方。如图 1所示。再让学生用铅笔盒当做物体 ,铅笔作支点 ,直尺作撬棍 ,组织学生做杠杆模拟实验。学生通过充分做 ,积极动手 ,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实验结束 ,边作图示边引导分析 :①实验中三者位置是怎样的 ?②手是怎样用力的 ,各有什么感觉 ?最终抽象出两类杠杆。如图 2所示 :这样两个简单图示使图 2学…  相似文献   

2.
一、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仪 因多数老师在杠杆平衡实验教学过程中,总是先定义力臂,然后利用单个杠杆水平平衡,用这种特殊情况进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这样做的结果将不利于学生对力臂概念的理解,不利于学生科学思想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为了在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在实验中直观、自然、科学地得到力臂这个物理概念,我设计出了“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仪”。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仪主要由支架、杠杆、镜尺组、钩码  相似文献   

3.
有不少老师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是不是符合课改理念时说,演示实验在课改中应尽量做到不用,否则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理念。我不赞同这种观点。譬如说,二年级科学课学“杠杆尺”,农村学生在课前很少有什么是杠杆尺及杠杆尺怎样才叫做平衡这方面的感性知识,所以上课时首先就要用演示实验,把实物“杠杆尺”展示给学生,把“杠杆尺平衡的形态”呈现出来,让学生感知。当然,这个演示实验,可以在学生做“杠杆尺平衡规律的探究实验之前,借学生的手来展示,借学生的嘴来说说“什么是杠杆尺及其平衡的形态”。可见,演示实验在新课程教学中同样…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识平衡及杠杆尺达到平衡的条件。2 认识杠杆尺、支架、钩码。3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教具准备 :学生 :杠杆尺、钩码、支架(每组一套)教师 :杠杆尺、钩码、支架、实物投影仪、跷跷板活动投影片、录像机、印有简易杠杆尺图形的纸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放录像 :公园里两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 ,引起学生的联想 ,重新回味自己玩跷跷板时的感觉。)提出问题 :1 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 你玩过跷跷板吗?3 说一说你是怎样玩跷跷板的?(让学生…  相似文献   

5.
《杠杆》一课共有两个实验,实验1是师生共同做的,实验2我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探究。在学生填好实验记录后,我又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杠杆的省力和费力的规律。学生总结出这样两条规律:1.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2.当支点到力点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但是第  相似文献   

6.
《杠杆》课要求学生利用杠杆尺做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概括杠杆的作用。我们的学生在上这一课时由于是初次接触杠杆尺,做实验很费劲,下课铃已经响了,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结论。看着学生们失望的表情,我对他们说:“没有关系,课下如有愿意继续做这个实验的请到实验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 ,以及自我学习评价的意识、能力。2 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 ,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 ,才能更好地利用、改造自然。3 使学生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4 使学生知道斜面的作用及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准备 :1 教师 :导学问题投影片3幅、插图辅助片3幅、扩印“比赛要求”一幅。2 学生 :分组实验材料袋 ,内装泡沫砖、长条华丽板(规格不统一) ;0.5N级测力计 ;50g带框架铁磙子。数量视人数确定 ,每两人一份。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1 咱们班的同学好学上进、爱动脑 ,…  相似文献   

8.
1 问题起因 本人有幸听了五节<杠杆>(苏科版)第一课时的同课异构新授课,任教的都是不同学校已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他们共同的优点: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由生活走向物理,由物理走向社会"组织教学,改变传统满堂灌,能以实验、实物等直观事物或现象导入新课,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在师生对话互动、预设生成中,让学生真正认识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学会作杠杆示意图.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小游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现代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1页的智力游戏:重叠问题。教学目的:1.理解重叠的意义,知道重叠问题的基本结构。2.通过动手操作学会求重叠问题中的各个部分,形成解题思路。3.让学生学会发现规律的过程:实验、确定、运用。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创造。教学准备:自制的金箍棒,每位学生做实验用的两根纸条,长分别为10厘米和8厘米,学生课堂练习纸,小奖品,课件等。教学过程:一、由魔术棒导入师: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你们最喜欢的东西:金箍棒。(屏幕演示金箍棒)金箍棒过来。瞧,它已经飞到我手上了…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制教具进行实验,为初中物理课堂创设一个精彩而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可充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课堂导入的地位和作用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课堂教学开始前精彩、有效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二、自制教具的特点利用身边的物品所做成的自制教具做实验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改革的一个方向.在利用身边的物品做自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这说明:好动是儿童的心理特征,动手操作,会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在自然常识教学中,就要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自己实验,通过动手动脑,激发他们对自然学科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第十册《杠杆(一)》这课实验较少;《斜面》则是实验器材料少,一般只做演示实验。我就利用学生的学习用品、家庭的生活用品,创设条件,加强实验,让他们多动手。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眼观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动手实验符合小学生科学学习的心理特点,适应小学生基于动作感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认识发展规律.现代教学观也认为,获得科学结论的过程比结论本身更为重要.实验恰恰表现为一种过程,实验既是学生参与探究自然事物的过程,也是思维外显的过程.因此,在科学教学中丰富和完善实验教学,无疑对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学习中,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它是通过学习实践逐渐形成的.那么,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其观察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观察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观察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物理现象和实验不感兴趣,就不会对现象的起因和变化的原因、实验的来龙去脉做细微的观察,就不会对物理规律进行深刻研究,进而物理学习就不会有很高的热情.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自然和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演示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以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自然课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自然课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鉴于此,自然教学应树立如下的教学观念。一、经历探究过程比直接获取知识更重要1.少一点纸上谈兵,多一点真刀实枪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首选让学生用一根木棍撬一块大石头,学生自己亲身体会到:“用手直接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杠杆能撬起来,杠杆的确能省力。”然后产生“杠杆为什么能省力?”“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不省力)?”等问题。再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继续探究。在学生初步得出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条件后,再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小学自然教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上好实验课是提高自然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如何发挥实验的作用,我的做法是:1.设计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实验导入新课。如上第三册第十五课《大气的压力》一课,我首先给学生做了“空杯来水”的小实验。课前准备两个大小,形状和花色完全相同的瓷杯,剪一块与杯口略小的透明圆形胶片,盖在一个盛满水的瓷杯  相似文献   

17.
杠杆是生产和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简单机械,充分地认识杠杆的五要素对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运用杠杆工作原理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其中力臂概念的建立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难点。在建立力臂概念的过程中,最首要的是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最简单的实验来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做一件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自然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在上课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就能为上好这节课打下扎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条件。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一、由实验导入新课。讲《水能溶解别的物体》一课时,我先给学生做了一个实验:把几滴盐水滴在玻璃片上,然后在酒精灯上加温,让水蒸发完,这时,在玻璃片上留下了盐的结晶,用这个实验我引导学生进入了新授:玻璃片上的水,在没有蒸发前,我们没有看到其中有盐,然而水蒸发以后,玻璃片上却出现了盐,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在课文中把答案找出来。  相似文献   

19.
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初中物理规律是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本文就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试作探讨。一、物理规律的类型1.实验规律,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实验规律。如焦耳定律、欧姆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光的反射定律等。2.理想规律,有些物理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是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如果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  相似文献   

20.
1 准备:巧设实验,吸引学生 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做实验: 在杠杆支点左右两侧分别挂4个和2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杠杆平衡.师:在上题平衡杠杆两侧各去掉1个钩码,杠杆还平衡吗? 生:不能.因为杠杆左右两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