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佳佳 《声屏世界》2010,(12):54-54
凸现平民化回归民生新闻 观众往往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有更加浓厚的兴趣,了解身边事情的愿望也更强烈,因此,平民化视角成了新闻报道创新的突破口。实现电视新闻的平民化,其中最重要的是题材。题材平民化,自然会得到百姓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新闻媒体一直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定位高,形式严肃,如积成流弊则会有亲和性弱的缺点。论文从新闻平民化的角度探讨了广播新闻平民化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广播新闻平民化趋势和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各种新闻媒体和受众的关注。从省级到地方电视台纷纷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如辽宁电视台的《说天下》、《新北方》以及营口电视台的《视点》、《政风行风热线》都是比较典型的范例。民生新闻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百姓,符合传媒的平民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晚报》老百姓专版的创刊和一系列类.似新闻栏目的相继出现,“百姓新闻”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准确地说“百姓新闻”应叫民生新闻。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单向传播局面,立足大众立场,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和决策权更多地让给了平民百姓,体现了平面传媒的平民化趋势,的确是新闻报道的一大进步。但随着民生新闻的日益繁荣,许多缺陷和不足也日益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2014,(1):17
因民生新闻关注百姓生活和生计,具有明显的本土化、平民化特点,更为贴近百姓实际,故深受百姓喜爱,而随着民生新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博大众一笑的娱乐元素明显放大,具有政治导向、教育作用的时政新闻却有所弱化,制约着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对此,本文从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出发,就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周历历 《新闻窗》2009,(5):84-85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成功推出《南京零距离》后,民生新闻就因其讲述的是百姓的新闻、百姓的心声、百姓的生活,关注的是百姓的衣食住行而特别受到老百姓的青睐,并以其本土化、贴近性、低视角、平民化的特点,很快抓住了受众。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民生新闻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民生新闻的平民化使得它在新闻编辑的表现形式上更加具有亲和力,民生新闻从内容上就能反映百姓身边的事,这也是民生新闻的灵魂所在.本文详细分析了民生新闻的生存与发展,并提出了电视民生新闻编辑一定要从电视观众的需求出发去适应电视观众观念的变化,并要求民生新闻编辑时刻关注生活,树立民生意识.  相似文献   

8.
张安旺 《青年记者》2007,(18):61-62
自《南京零距离》肇始,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全国各地新闻媒体纷纷效仿,以各种名目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并且大都取得了成功。民生新闻立足大众,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了新闻传媒的平民化趋势,一时间民生新闻成为受众最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也成为业界学者重点关注的节目形态。尽管民生新闻在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缓和矛盾、化解冲突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民生新闻存在的不足和危机,笔者认为民生新闻只有向公众新闻发展才是民生新闻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是以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报道对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近年来受众较为关注和喜闻乐见的新闻题材之一。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加速,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广播类民生新闻自身存在的同质化、泛娱乐化等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广播作为主流媒体公信力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媒体唯有通过改革创新,推出更适合百姓需求,更容易接受的民生新闻作品,才能不断提升广播媒体的社会认可度,实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端丽 《新闻窗》2009,(2):65-66
所谓民生新闻,就是以一种平民化的视角报道百姓生活、百姓投诉,反映百姓心声的一种新闻模式。它的诞生是对传统的时政新闻、专业新闻模式的重大突破,对传媒的改革创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然而,就在民生新闻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民生新闻如何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不迷失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宁波电台的新闻改革注重从普通群众的立场出发,新闻报道由原来居高临下的“俯视”转向深入普通人生活的“平视”,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及历史境遇,让老百姓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在强化广播新闻的平民化诉求方面进行了探索。由于广播新闻将报道的视点放在了普通人身上,并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报道新闻,因而受到了听众的欢迎,增强了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正>民生新闻以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化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县级媒体距离百姓最近,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具有独特的优势。以时效性为特征,加强对民生的关注民生新闻宣传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生计、生存,做好这类节目应该抓住新闻的时效性特征,准确及时地反映新闻事件,通过记  相似文献   

13.
毕波 《记者摇篮》2012,(7):23-24
话题新闻是就某一新闻话题采写的新闻,它的选题主要是社会关注、百姓关心的问题,一般包括新闻事件和评说两个主要部分。由于话题新闻的评论性强,百姓关注度高,有的话题新闻报道后,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促成问题的解决,为百姓争得了权益,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反响。辽阳广播电视台社会新闻部办播的《小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在形式上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大胆地突破“我播你看”的基本模式,注重观众的参与性和双向交流性。主持人的形象、语言和风格趋于平民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新闻(广义)平民化是市场经济和新闻改革催生的必然结果,反映了新闻界传播观念的可贵转变。它以百姓的视角、亲和的姿态,报道百姓日常的酸甜苦辣,讲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传递他们的声音和感受,评说社会中林林总总的现象和问题,同时,它为普通百姓打开了一条倾吐心声和参与传播的通道,使他们可以大胆地站起来,说自己想说的话,实现自己参政议事、体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满足受人注目、被人尊重的心理。新闻平民化已在业界形成广泛共识,同时在业外深受百姓的欢迎。应该说,新闻平民化是整个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以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化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县级媒体距离百姓最近,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当今是发达的信息时代,为媒体提供了广泛的渠道。广播编辑对本地新闻的筛选变得十分重要。广播新闻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像报纸新闻那样作长篇幅的深入报道。所以对广播而言,什么新闻可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百姓幸福指数,民生变化等等,就需要采编人员对新闻进行鉴别、选择,在大量稿件里筛选出优质的新闻,以保证广播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新闻节目平民化、娱乐化和故事化是当前电视新闻的主要发展趋势,各大电视媒体对平民化手法的应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应该是取材于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社会,是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报道难是困扰我国新闻界的一个老问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时政新闻大多是写领导新闻,社会新闻是写百姓的,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如果时政记者换个思路,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巧用社会记者的视角采写时政新闻,做到报道领导活动“平民化”、挖掘新闻线索“社会化”、采写重大题材“故事化”,是提高时政新闻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三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王莹 《新闻窗》2012,(4):29-30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以及贵州电视台的《百姓关注》等等,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放弃了传统新闻的生硬、呆板,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趣味性吸引着受众的眼球。民生新闻坚持平民观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的交给平民百姓.符合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