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09年初,半岛都市报社提出了"打造半岛报系,挺进全国十强,实现利润过亿"的三年发展目标.这个目标,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基本完成. 2009年底,半岛都市报社实现了利润过亿,半岛报系雏形渐成.  相似文献   

2.
陈雷 《青年记者》2017,(27):61-63
都市报诞生于寻常百姓中,最大的优势是“接地气”,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都市报的人气分流到了移动端.相比党报,都市报缺乏政策红利,读者群体容易流失,服务功能更易被网络所替代,新型盈利模式未取得根本性突破,转型面临诸多困难.① 都市报的优势在于权威性和本地资源,劣势在于难以做到即时性传播、个性化服务和双向多向互动,因此,打造全媒体平台,由纸媒、网站、两微一端等组合成传播集群,就成了都市报转型的基本模式.自2015年7月22日半岛客户端上线,半岛都市报正式走上了媒体转型之路.在转型过程中,半岛都市报面临着怎样的困难和瓶颈?如何突破?探索出了哪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1999年8月9日,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在青岛创办半岛都市报.经过十年的发展,半岛都市报已成为山东半岛地区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报纸.  相似文献   

4.
徐颉 《传媒》2008,(10):31-32
1999年8月9日,《半岛都市报》呱呱坠地,短短九年,化茧成蝶,已成大器。在中国报业遭受新媒体;中击的浪潮中,《半岛都市报》“逆市上扬”,2007年主业收入达4.6亿元。进入2008年,面临纸价上涨等一系列难题,不断170新的《半岛都市报》审时度势,借奥运年之东风推出新闻和广告系列大型策划,颇有“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势。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报纸广告刊登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5.
郭全中 《传媒》2007,(10):32-33
2007年4月,中国城市主流媒体联盟启动,该联盟由《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半岛都市报》等12家中心城市的主流报纸联合组成,联盟成员单位将在资源共享利用、形象宣传服务、召开年会和讨论会、广告资源互换、各主流城市主流媒体见证和发展倡议等方面,打造一个跨区域的互补、互惠、共赢的合作平台,力求产生"1 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如何实现舆论影响力的新突破?结合几年来工作中的一点经验,具体到舆论监督报道,笔者认为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不求曝光率,但求影响力! 放眼重磅新闻 半岛都市报从1999年创刊,现在发展为世界排名前五十的都市类生活报纸,其中舆论监督报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半岛都市报起家的拿手戏,正是报纸一直敢于说真话,才得到岛城百姓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7.
赵金 《青年记者》2009,(15):53-55
1999年8月9日,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在青岛创办半岛都市报。经过十年的发展,半岛都市报已成为山东半岛地区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报纸。近年来荣获“中国十大创新都市报”、“最具品牌传播力强势媒体”、“中国都市传媒影响力状元媒”、“中国最具品牌价值报纸媒体”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列入世界日报第55强。  相似文献   

8.
1999年8月,青岛报业又添新军,位于省城济南的大众日报报业集团开始涉足青岛报业,在岛城创办了<半岛都市报>.报纸在创办之初,可以说是"波澜不惊",但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半岛都市报>已经稳稳地在岛城站住脚跟,并且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绩(日发行量已经突破50万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半岛都市报影响力逐步提升,达到了新的高度和起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舆论影响力新突破,对半岛人来说是一个挑战.结合半岛都市报当下在新闻采编方面的情况,我认为要实现舆论影响力新突破这一目标,仍然要坚持"内容为王". 以往虽然也经常提到"内容为王",把新闻产品当成是提高报纸影响力、舆论引导力的制胜法宝.但随着网站、手机等新媒体不断分散平面媒体的关注度,必须赋予"内容为王"新的内容.总体来讲,要实现舆论影响力的新突破,就需要在新闻采集的强度、新闻内容的广度、新闻报道的深度三个方面同时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0.
“实现科学发展,打造责任媒体”,是重庆报业集团巴渝都市报社全体党员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特色主题,也是实现加快涪陵区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杨伟 《新闻世界》2014,(1):59-60
《南方都市报》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系列报纸之一,正式创刊于1997年,是面向珠三角地区主流人群所创办的综合类日报,也是广东省内发行量最大的综合类日报。《南方都市报》已经成为中国报业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并且正朝着"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目标努力。而《南方都市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报纸品牌的塑造。《南方都市报》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报业品牌的打造,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本文通过分析《南方都市报》的品牌发展策略,为报纸媒体的品牌打造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呼叫中心是以网络语音系统为通信平台,实现与公众互动,为客户提供服务与支持的一种信息技术手段.半岛都市报呼叫中心开通以来总体运行正常,但其间也出现了几次不容忽视的小问题.下面就以半岛都市报呼叫中心运行中遇到的几次突发电话故障及应对策略为例,设定应急预案,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从报业市场化成长起来的都市报被"倒逼"进媒体融合大潮.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都市报经营陷入困局,面临着生存与转型的双重压力.特别是近年来,都市报广告呈现"断崖式"下滑,对其经营体系造成重创.如何走出经营困局,实现经营体系重构,是当下都市报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体发展趋势和都市报经营体系重构面临的问题出发,以《半岛都市报》经营体系转型为例,探讨都市报经营体系的重构,以期对我国都市报的转型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8月12日至17日,中国都市报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在青岛召开,中国都市报研究会会长席文举及来自国内22家都市报的总编辑出席会议,就都市报如何创品牌和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都市类报纸作为新闻媒体的一支生力军,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与会代表认为,都市报正从如何打拼市场的初创阶段进入到塑造品牌的成熟阶段,从单一的“广告经济”发展过渡到多元的“产业链条”,对于都市报和生活类报纸具有战略和全局性的意义。代表们认为,都市报要实现新的跨越,必须塑造响亮的品牌,利用品牌的吸引力实现多元化发展。此次会议由半岛都市报主…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中期都市报异军突起,以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在报业市场上脱颖而出。都市报以市民为读对象,以可读性强的社会新闻为主打品牌,创造了报业发展史的奇迹。同时,在新闻实践领域,都市报以社会新闻立足的“小报”作风导致的新闻报道浅显而缺乏深度,平实而缺乏权威,通俗而缺乏品位等弊病日益突出。不可否认,时政新闻仍是都市报新闻报道的薄弱环节。因此,提升都市报的品位,打造主流媒体是新时期都市报的追求目标,加强时政新闻报道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月18日,《城市信报》编辑部从炎热的济南搬到了清爽的海滨城市青岛.作为《半岛都市报》的一个“小兄弟”,报业竞争的一堵防火墙,《城市信报》一开始的定位,就让这张小报纸走进了极端的“夹缝”. 按照要求,《城市信报》与《半岛都市报》合并发行,新闻选题须完全“区别化”.也就是说,在信息源本就了了的二线城市青岛,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半岛都市报》有的,《城市信报》就不能碰,这绝对让人纠结.但正是这个“夹缝”,让《城市信报》“无心插柳柳成荫”.  相似文献   

17.
实现舆论影响力新突破,是大众报业集团党委确定的2011年集团总体工作的根本任务.这是集团领导从各媒体的总体工作需要出发,在对当前国内社会形势进行系统研判、审时度势之后得出的科学论断.从半岛都市报自身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要求,也极其契合当前发展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都市报都是靠社会新闻打天下,不太注重对重大题材尤其是重大历史事件报道的策划,报纸给人没“重量”、缺乏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感觉。作为青岛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半岛都市报要不要秉持一种不同于其他都市报的社会责任感?答案是肯定的。半岛都市报以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报道“见证大时代——改革开放30周年回眸”为契机,尝试突破既定模式,改革创新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使“历史事件”成了报纸的亮点,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如何有效运营社群,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私域流量,让社群成为最活跃的流量中心,从而实现微营销和新闻价值最大化,成为媒体面对的紧迫问题。本文以半岛都市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群运营为例,探讨地方媒体如何立足本地新闻、服务本地用户、做强私域流量,提出以数为先、有量保证、以质取胜的社群运营理念。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市类报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都市报发展进入后成熟期,同质化现象已从不同报纸之间扩大到报纸内部,处于困局中的都市报人开始探寻解决办法。向主流媒体转型成为众多都市报的新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各种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