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其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学生在阅读中的发现与领悟,在思考中的焦虑与收获,在收获中的喜怒哀乐,无不可以通过作文来体现和完成。学生通过作文来反映生活,发表见解。《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的问题上提出,要引导并帮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等。这些描述正是创新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内涵。从这点上伸展,创新作文就是要从成全学生的生命出发,  相似文献   

2.
自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来,诸如"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阅读教学术语已渐成时髦,几乎逢教研必讲,逢培训必讲。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张扬生命的风帆,个性解读,朗读园地才会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4.
金文东 《考试周刊》2011,(20):70-7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1]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关注生活,养成愿意表达、乐于表达的习惯,进而表达出自我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阅读形成气质,阅读改变人生,阅读塑造个性。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彻到当前的语文阅读中去,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才能把语  相似文献   

6.
李俊 《广西教育》2010,(25):53-5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新的习作教学理念更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和精神自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更多地尊重学生的天性,呼唤学生的灵性,激发学生的悟性,张扬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7.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一些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思绪:"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相似文献   

8.
书面表达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手段之一。可以采取"扩句练习""、转化练习""、修辞训练"、"要点罗列""、情感激发"等有效措施,对学生书面表达进行有层次、有策略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德华 《辅导员》2014,(10):6-6
2014年4月16日,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中国首位迪士尼签约作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杨鹏来到江苏省如皋市九华小学开展讲学交流活动。活动中,杨鹏围绕"阅读改变人生,想象成就未来"的主题向师生们生动讲述了自己阅读和写作的故事。他通过生动的游戏形式告诉同学们"想象力是大脑看见,而眼睛看不见的东西",要"保护想象力";他结合自己的作品分享了"要有独特的语言系统""要有创意""要让读者意想不到"等写作绝招。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阅读教育应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来思考,以促进学生"智慧阅读"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阅读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通过"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情共读"等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构建"阅读场";通过阅读书籍的选择、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大阅读课程的开发等途径,促进学生阅读智慧的全面生成,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基。  相似文献   

11.
陈世娟 《考试周刊》2011,(53):50-50
一、问题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高中新教材《语文》(必修)设置了"名著导读"板块,该板块在"编""导""读"上分别存在着名著选篇不全面不合理,教师指导不科学不有效,学生阅读的时间没得到保证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名著导读"的教学任务,推动新课改的开展,高中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导"的时机,对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计划、阅读方法、课外辅读活动等方面加以指导;高中生应积极、有效地完成名著阅读的学习任务,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等倾向,这不仅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更严重地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脱胎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与中国传统"点评"相结合,经过孙绍振先生"文本微观分析"的发展,形成了"尊重文本""立足语言""注重方法"的特色,这与新课程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文学文本的阅读中去认真细致地触摸语言、发现语言、品味语言,走进文本深处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课堂实际教学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教学模式应当优化"读前""读中""读后""评价""反思"五个教学环节,强调学生自主习得各种阅读策略和阅读技能,逐步培养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并突出评价体系在有效性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强 《现代语文》2011,(4):126-127
写作是一种把有明确意义指向的思维转化成符号的过程。语文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相似文献   

16.
龚玉凤 《学子》2012,(12):82-82
一、积极引导,激发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手段。一次语文阅读课上我故作神秘地说:"同学们,我的一个学生才上小学六年级,发表的文章已有100多篇了。""哇!"学生瞪大了眼睛。"很羡慕,是吧?""是!""其实呀,要像他那样并不难,只要你多读书,读好书,一定能赶上他,甚至超过他,有没有信心?”“有!...  相似文献   

17.
高中地理新教材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设计了"思考与读图思考""案例""阅读""活动""问题研究"五个部分的新内容,教师应结合这些新教材的变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取和处理信息、读图分析、探究分析地理问题等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章敏 《教师》2011,(29):81-81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以人为本,以读为主,适时指导,保证效果,使学生个性化地、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倾吐能否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得其方,写作的能力亦即随而增长。"叶老的话道出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指出阅读方法对写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以人为本,以读为主,适时指导,保证效果,使学生个性化地、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