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星村遗址位于江苏省金坛市西岗镇三星村,总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心墓区约为2万平方米。在长江下游地区如此大规模的遗址较为少见。目前共发掘面积64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墓葬1000余座,灰坑55个,房址4处,出土大批珍贵文物,有许多均属国内首次重大发现。三星村遗址的年代,从发掘的文物标本及碳14  相似文献   

2.
2001年3月14日,中国考古专家在雷峰塔地宫里挖掘出沉睡了1000多年的珍贵文物59件,另有古钱币数百枚。文物专家称,这次出土的文物对研究中国南方当时的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对外交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考古重大发现,因重修雷峰塔而得。雷峰塔地处浙江省杭州西湖南岸的夕照山雷峰上,传说是吴越国国王于975年所建。为重建这座古塔,浙汀省文物部门从2000年12月开始在雷峰塔遗址进行考  相似文献   

3.
在先秦时期,石楼县曾是黄河河畔最璀璨的珍珠,有3处新石器遗址,7处商代墓葬,还有周代墓葬。此外还有零星出土的文物如陶器、陶棺、罐葬棺等近300件。所以,研究石楼先秦文物很有科研价值。本文利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将考古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拟在对史前文物分布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石楼史前遗迹的分布状况,探讨早期人类的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得知早期人类开发所依赖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气候温暖湿润,地形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秦始皇陵墓位于今陕西临潼县城东5公里,南倚骊山,北临渭水,自公元前246年开始建造,历时37年才完工。秦始皇陵极尽奢华,仅从兵马俑那雄伟壮现的气势就已可见一斑。实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军阵,不过是秦始皇众多陪葬坑中的一部分。近30年来,在陵园内外已陆续发现600余处遗迹,如寝殿遗址、兵马俑坑、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石料加工厂等,出土珍贵文物50000余件。1998年7月,在皇陵封土东南侧150米处、内外城垣之间,考古工作者又发现大型陪葬坑。这个陪  相似文献   

5.
红山考古学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的重要一环,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出发研究红山文明的文献还未曾发端。本文通过对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发掘报告的玉器数据整理分析,对牛河梁遗址所出土的玉器进行了基本的统计学描述,并通过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得出了基于数据的若干推断。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从艺术文物发掘与研究史的角度切入,对民国时期陕北、晋西北地域东汉画像石的发现、发掘与研究史进行系统梳理。受当时新近传入的现代考古学学科影响,一些学者对该领域的探索也不再限于对出土考古材料做金石学意义的著录、风格描述与考释,而是开始从探究考古遗存的整体空间角度入手,全面记述与分析出土墓葬的地理位置、墓葬建筑形制与材质、画像石在墓葬建筑中的布局、考古出土其他文物之特色等一系列问题。种种迹象似乎都在预示着学界对陕北、晋西北地区画像石的整理与研究即将步入新开端。  相似文献   

7.
北辰 《文化交流》2002,(2):33-35
如果一切成真,这将是在杭州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文明遗迹,比闻名于世的河姆渡遗址还早出数百年,这一遗址就是地处萧山湘湖的跨湖桥遗址。 跨湖桥遗址一鸣惊人似乎有点出人意料,其实不然。早在1991年,由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和萧山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就对跨湖桥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  相似文献   

8.
黄帝故里     
河南省新郑市是一座古迹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考古工作者在新郑发掘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文物说明在8000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就在这里开垦土地、兴建家园了。据《史记》记载和后代许多学者考证,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就生在新郑、长在新郑,曾在新郑建都,并以此为中心南北征战,  相似文献   

9.
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一座失踪王陵的发现——中国文物与考古选集》(英文版)一书是许多文物考古专家所写的文章结集。这些文章集中介绍了中国文物考古发掘的重大收获。如:辽宁营口金牛山的发掘,广州汉代南越王  相似文献   

10.
随着1986年金牛洞古采矿遗址的发掘,铜陵作为中国的古铜都,铜陵人民的祖先曾与世界人民一道参与了人类伟大的青铜时代的开凿,此后在三千年绵延不绝的对铜的采冶铸生产过程中,铸造了不朽的青铜精神,谱写了悠久灿烂的铜文化史。1992年开始,铜陵市委市政府有意识地通过连续举办中国铜陵青铜文化节的形式来提炼、展示、演绎和弘扬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998年,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打好青铜牌、唱响黄梅戏,弘扬铜文化”的战略口号,从而正式完成了铜陵城市建设的文化特色定位。市文化局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围绕弘扬铜文化,作出了构建铜文物建设、铜文化研究、铜文艺创作三个支撑点的部署,提出了舞台艺术创作青铜三部曲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铜陵是中华民族青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江南地区最大的最著名的古代采铜、冶铜基地,金牛洞采矿遗址的发掘向世人撩开了铜文化的神秘。  相似文献   

12.
自1942年9月楚帛书图像被盗掘出土以来,至今共从楚汉墓葬中发掘出土帛画至少24幅,有关帛画的研究也随之兴起。1944年,蔡季襄发表的《晚周缯书考证》,揭开了帛画研究的序幕。从此,帛画研究成为文物考古界、美术史界的重要学科。50年来,帛画研究的专题论文多达130余篇,投入的学者达80余人,还出版了《中国帛画》(中国书店,1994)这一专著。笔者感到有必要对帛画研究50年的历史作一个总结,以推进帛画学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摘     
秦兵马俑阵再添新兵1994年3月1日,秦兵马俑二号坑开始正式发掘,蒙在这块文化遗址上的神秘面纱将被揭开。二号坑在秦俑3个坑中面积和藏俑量均居中,其面积为6000平方米,初步推算可出土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多辆。但其内容丰富多彩,是秦兵马俑的精华部分。  相似文献   

14.
最近,考古人员在广西百色市附近发掘出200多件古人类遗物。经初步考证,这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据考古专家谢光茂介绍,这些古人类遗物包括手镐、砍砸器等石器和玻璃陨石等。其中,玻璃陨石超过80件,其形状各异,有圆形、长条形、片状等;大小不同,最大的直径近5厘米,最小的不到0.5厘米,玻璃陨石的数量远远超过百色盆地历次考古发掘出土的玻璃陨石的总和。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2月,世纪之交,一项牵动海内外的工程浮出水面——中国三峡博物馆近期将在重庆市破土动工。 这个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博物馆,拥有30万件文物的保存空间,将把三峡文物抢救与保护的成果完整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人们评价,三峡博物馆的兴建,标志着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物抢救发掘工作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由浙江大学和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项目首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现存自先秦至清代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中国历代绘画作品,在全面系统的调查、整理、考证基础上拟编纂出版62卷200余册,拟入编绘画作品12250余件(套)。其中,国内藏品9000余件(套),国外藏品3250余件(套),许多作品都是长期深藏于海内外文博机构的国宝级文物。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4月20日,由杭州博物馆联手宁夏博物馆举办的"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王国—西夏文物精品展"在杭州落下帷幕。近3个月的展出,集中展示了一百余件西夏文物精品,通过对西夏文字、西夏工艺、西夏佛教、西夏建筑等方面的展示,让杭州观众、游客尽情领略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王国所创造的灿烂而独特的文明。西夏古国的灿烂文明贺兰山下的西夏王朝,公元1038年由党项族建立。立国之后,凭借强劲的军力,雄霸于河朔。其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8.
杨洁 《文化交流》2013,(10):11-14
浙江庄桥坟遗址发掘出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原始文字,比甲骨文早近1000年,对文字史的研究意义重大。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殷墟里的甲骨文吗?这一观点最近已被改写: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考古发现,在出土器物上有大量刻画符号。经有关专家论证,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字,比甲骨文早近1000年。这表明,大约距今5000年前,良渚文化时期的先民就开始使用文字,那时的华夏民族  相似文献   

19.
右江民族博物馆青铜器中,出水器物是重要组成部分。现从中遴选铜戈、铜钺、铜权、铜锄等青铜兵器、生产生活用器若干件,尝试从类型、纹饰、造型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以期发现其中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为探究古代百色的青铜文化和进行乡土历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方其军 《文化交流》2011,(10):30-33
《黄金稻现——河姆渡文化特展》从6月28日至8月31日,历时2个月在台湾展出。展览共精选了99件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分四个部分展示远古河姆渡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富饶生态、黄金稻现、湖畔人家和精神生活。“富饶生态”反映河姆渡时期的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