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吉林大学“博导”选聘改革近日完成,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下岗”——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的资格。“博导”是人们对博士生指导教师的习惯性简称。当前绝大多数高校中实行的“博导”选聘制度存在弊病,制约着学校的学科建设。由于以往对“博导”选聘制的改革一直停留在新聘“博导”的层面上,“约定俗成”的“博导”终身制被看作“雷区”未予触动,导致一些被聘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6,(2)
自2005年4月末至11月初,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院校吉林大学对全校所有博士生导师进行了与过去做法不同的重新选聃:不设岗位数,只按理工农医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制定选聘标准,达标者都有机会在新一轮聘任中成为“博导”;不达标的现任“博导”必须“下岗”。结果,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的资格。11月底,媒体报道吉林大学这一改革后,舆论哗然。  相似文献   

3.
资讯     
动态洪战辉带着妹妹去上学湖南怀化学院经管系2003级学生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的感人事迹,经过媒体广泛报道后,在全国高校大学生中反响热烈。教育部日前发出《关于开展向洪战辉同学学习的通知》,并向他转达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与慰问。吉林大学45名博导落聘“下岗”吉林大学“博导”选聘改革近期完成,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下岗”—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的资格。这次“下岗”的45名“博导”,学科之广涵盖了吉大所有的8个学部,导致他们“下岗”的原因很简单—科研项目数量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的标准。这个举措在国内高校中极…  相似文献   

4.
裴林 《辽宁教育》2013,(5X):31-31
<正>日前,武汉大学宣布将对博士生导师实行岗位化管理,300名左右的"三无"(无经费、无课题、无成果)博导因为没有岗位而不能继续从事博士生指导工作。变革博士生导师制度,取消博导终身制的"潜规则",武汉大学并不是  相似文献   

5.
院校     
《教育》2013,(17):14
湖南大学:优秀讲师可申请担任博导从今年秋季起,湖南大学的优秀讲师也可以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这是自2011年该校取消导师终身制、实行导师岗位动态管理后的又一举措。据了解,近年来,为了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湖南大学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博导动态选聘制度等系列"新政",博士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博士毕业论文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百优"论文,并在近三年各级博士论文抽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武汉大学17名副教授日前被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31岁。这是武大历史上第一批担任博导的副教授。在我国高校,一般只有正教授才能担任博导,普通人理解,博士生导师是比教授更高一级的荣誉和职称。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民宪表示,博士生导师不是固定的职称或职务,而仅是高校教学科研中的一个重要岗位,只要符合遴选博士生指导教师的条件,都可以自由申报参加博导岗位评审。  相似文献   

7.
在对三所"985工程"高校博士教育质量调查问卷进行统计的基础上,从博士生学习期间参与课题的数量和级别、了解科研方法与规范的渠道、获得导师学术指导的频率、参与的课题研究与学位论文的关系等方面切入,具体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博士生参与课题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四年前开展的一个相关调查的分析结论,对所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下改革建议:为博士生多渠道参与高等级科研课题创设机会,同时努力提高他们参与课题的有效性;加强博士生研究方法类知识的教学及相关能力培养,形成他们坚实的研究方法基础;完善博导制度设计,遴选适合的导师并增进导师指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已被异化的“博导”制度有诸多弊端,需要 我们从教育制度、学术培养链条、学术评价机制、国际 化等层面对推进“博导”选拔机制创新进行理性思考。 一、现行“博导”制度的异化 “博导”,顾名思义就是指导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的导师,实际上是专指研究生教育中指导博士生的一 个重要工作岗位。其核心要义是“指导”,其本质属性是  相似文献   

9.
李江涛 《教育》2011,(8):46
"博导",这个曾经被社会十分尊崇的称呼,在清华将仅仅意味着一个高校的普通工作岗位。清华大学近日决定全面取消博士生导师评聘制度,全校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这意味着,只要是副教授以上的教师都有资格成为博导。博导光环的黯淡意味着什么?这一举措是否会影响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陈骁 《上海教育》2003,(7B):18-18
很多人都说华东师范大学的人事改革有点另类。一面设立“终身教授”,一面又取消了博导终身制。同一高校在同一时期推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做法,多少有点让人“看不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两种不同的人事制度产生了相同的效果:那就是.让华东师大的每名教师都觉得自己身上的压力不轻。  相似文献   

11.
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使“博导”成为一种头衔的国家。人们一听“博导”便肃然起敬。在中国,“博导”已成为比教授还要“高级”的头衔。打开我们的报刊,往往在文章作者的职务一栏里赫然写着:教授、“博导”或主任医师、“博导”。本来,依据中国的学位规则,只有博士生指导教师(教师者本为指导者,指导教师在文法上是不通的,是画蛇添足,应该说博士生指导者或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高校教师选聘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选拔和聘用是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发达国家高校教师选聘具有开放性、竞争性、流动性、自主性、灵活性等特点;这对我国高校教师的选聘有如下启示:1、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的实施是我国高校教师选拔和聘用走向开放性的重大举措,是对现行高校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一种巨大冲击。2、在我国高校教师选聘中强化“竞争机制”,破除职称待遇“终身制”。3、推行高校现行用人制度改革,促进高校师资社会化。4、采用灵活多样的聘用制,激发高校教师的聪明才干和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3.
复旦大学今年开始了博导遴选制度改革试点 ,在日前举行的博士生导师评审中 ,8名提出申请的副教授中有 4名被破格评为博导 ,而一些知名教授则因为社会事务太多 ,无暇顾及学生培养而在评审中落选。按照此次改革措施 ,在一些试点院系 ,教授和副教授都可以自由申报参加博士生导师岗位评审 ,但副教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年龄在 45岁以下 ,并且已获得博士学位 ;至少正在主持重要的国家级研究项目 ;至少完整地较好指导过一届硕士生。据复旦大学学位办吴宏翔主任介绍 ,此次被破格选上博士生导师岗位的 4名副教授有一个共同特点 ,那就是基本上都是上世…  相似文献   

14.
据7月1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从明年起,北京大学将在部分院系进行试点,实行不固定博导资格制,如果博导所带博士连续几年不能正常毕业,学校将取消其博导资格。与此同时,北大将进一步放宽博导参评资格,副教授、讲师也可以申请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和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只有教授(研究员)才有资格担任博士生导师,“博导”这个头衔也因此变成了荣誉的象征。放宽博导参评资格,允许副教授、讲师  相似文献   

15.
不少人有这样的印象:一提起博士生导师,大概总是些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教授。而一些博士生也常常有这样的经历:由于自己的导师年事已高或精力不济,自己要去辅导师弟师妹。这种现象耐人寻味。 在我国,自学位制度创立之初,就实行了由国家统一评审博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出台教师竞聘制度,有的硕士导师"帽子"被摘,有的教授职称被解聘,而有的年轻教师则走上高职称岗位。从这一系列变化看,高校的改革又有所深化,被大多数人称为比较稳定的高校教师的"铁饭碗"也开始被打破。2011年,许多高校教师高职低聘、低职高聘、教授打破终身制等新闻报道,使高校的改革再现波澜。  相似文献   

17.
指出导师是院校进行学科建设的主体、研究生教育的主导,建设高水平导师队伍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其中导师资格认定工作又是保证导师队伍质量的根本。指出我国博士生导师制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博导资格终身制,将导师资格定位为一种荣誉,而非一个工作岗位,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导师队伍建设难以科学规划、对导师的考核评价难以落到实处等。对国防科技大学根据办学实际、以“岗位”为核心开展的博士生导师资格认定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由于博士生教育历史不长,1995 年以后博士生导师的评审才由最初的国家统一评审改为由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根据“按需增补”的原则自行审核。我校作为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对自行审定、遴选招收培养博士生的指导教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本文介绍了我校自审博导改革的做法与取得的经验,分析了自审遴选博士生导师工作的成效,并对进一步改革博士生导师的审核办法提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博士生指导教师是博士生培养的关键力量,博导遴选是导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以北京大学博导遴选改革为例,在分析其内生动力、外部因素以及实施成效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对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从完善导师评价和岗位调整机制、建立系统化的导师培训体系、促进多元化的导师指导模式、营造良好的导学氛围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于改革博士生导师审定办法的思考唐余明我国从1981年建立学位制度以来,对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审定采取了由国家统一评审的办法。由于评审十分严格,确实把一批学术水平高、科研成果丰富的教授选拔了出来,保证了博士生导师队伍的质量,也就保证了我国博士生教育的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