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黄蓓佳的作品进行分析,追寻当代知识女性心灵历程的轨迹.文章对女性形象的内心活动剖析较多,展示了女性内心世界的丰富多采,使读者感受到她们灵魂深处所追求的真正所在.  相似文献   

2.
作文评语是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劳动从形式到内容的一个总结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心灵最细微的活动,以巧妙的语言深入分析学生作文的发展潜力,有针对性地指明努力方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以充分展示作文评语的导向、激励、教育功能。近年来,我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个性,因文而异写下了灵活多样的作文评语,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此谈点体会。树立两种观念  相似文献   

3.
艾米莉.勃朗特在其代表作《呼啸山庄》中借助大自然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展示与维多利亚时代以金钱和地位为基础的婚姻制度所完全不同的爱情真谛:猛烈、坚定不移的心灵契合的爱情。本文试从暴风雨和树这两方面的象征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丰富的象征内涵,尤其是对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烘托和对爱情主题的深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9年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13届化学实验创新研讨会共展示初中作品45件、高中作品81件。展示的作品利用生活物品、新技术、自制教具改进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展示的作品启发我们,实验创新不能仅仅注重现象化、一体化、成果化,而应关注过程化、简单化、原创化。  相似文献   

5.
江婧 《文教资料》2013,(19):13-14
作为一名传记大师,斯蒂芬·茨威格在创作方法上可谓是自成一家,将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得近乎完美。精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茨威格,将心理学知识融入了艺术创作,在忠实于历史的基础上,将人物性格刻画到了极致。他塑造的形象各个鲜活丰满,不仅真实描绘了他们的生平经历,而且向读者展示了历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以《玛丽·安托内特》和《玛丽·斯图亚特》两部作品为例,分析和论述茨威格是如何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这两段心灵的发展史的。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睛,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当我们拿起一张报纸读新闻时,标题就是这样一双指引我们看“心灵”的眼睛。新闻标题的制作有多种方式,运用修辞格就是制作新闻标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能够鲜明、生动、形象地表达新闻作品的内容与主题,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跨入青春之门,初中生的内心世界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开始封闭自己的心灵,不大轻意地将内心的东西展示出来。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的“激荡”期、危险期,同时也是心灵最矛盾、最脆弱、最孤独的时期。这期间,他们心里是个隐秘世界,而一旦有些干扰,往往表现为焦躁无措。因此,深入初中生的内心世界,教会他们如何认识自己、帮助自己,班主任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8.
郑老师絮语:这是母女俩的心灵对话。在高考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母女俩的心骤然紧张起来,两代人的距离也更加疏远了,而双方都想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于是便有了《不带锁的日记本》。作品运用母女俩内心对话的形式,袒露双方紧张、试探和信任的心灵世界。作品还采用双方独白的形式,展开母女俩的心灵交流,推动情节的发展。对中学生来说,形式较为新颖,对描写母女的心理状态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使学生直面作家、作品,用自己的眼睛阅读作品,解读作家的精神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抚摩作品,生成自己的人生感悟。"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用心灵去体验文本的深刻内涵,让学生深入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语文滋养每一个生命,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余华在他的小说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内心世界 ,从中透露出现代人的灵魂。考察他的作品 ,我们发现 ,余华前后期的小说在主题和表现方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笔法则由凝重激越向轻快自然转变。  相似文献   

11.
王米俊 《西藏教育》2011,(10):22-24
文学作品是以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类的内心世界的,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而且越是伟大的小说,越是具有无比的丰富性,读者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它进行阐释。而由于个人生活环境、人生经历、性格倾向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小说的过程就是一个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论音乐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音乐的角度考察,情感教育首先是一个发展人的思维的过程,它强调发展人的形象思维,侧重感性体验,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情感教育又是一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过程,它主张从对音乐的直接感受,从一定的创作背景,从作品的文学内涵中,获得深刻的思想和道德力量。情感教育还是一人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的过程,它注重对大量相关学科知识的介绍和利用,在提高人的音乐艺术素养的同时,培养和塑造人的高尚心灵与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13.
万少军 《辅导员》2013,(4):31-31
<正>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防备心理.对于师长.他们未必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轻易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教师敞开。因此,与学生沟通的方法虽然有很多,但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非易事。开启心灵之锁的钥匙往往就是不经意间间的呵护。师生间的沟通.是营造新型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如果想让一个个独立的生命鲜活起来.让每一个个体焕发活力,那么,就让我们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从心灵之约开始.一、周记——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当我们难以从面对面的交流中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时候.不妨用书面  相似文献   

14.
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防备心理.对于师长.他们未必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轻易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教师敞开。因此,与学生沟通的方法虽然有很多,但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非易事。开启心灵之锁的钥匙往往就是不经意间间的呵护。师生间的沟通.是营造新型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如果想让一个个独立的生命鲜活起来.让每一个个体焕发活力,那么,就让我们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从心灵之约开始.一、周记——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当我们难以从面对面的交流中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时候.不妨用书面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讲解陕西师大数学系罗增儒199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由海南省数学会主办,1995年新组成的第五届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持了命题工作.命题坚持了“大众化、普及型、不超纲、不超前”的原则.其中第一试难度适中(我省有满分考生...  相似文献   

16.
蹲下身来——学生的世界更精彩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只有蹲下身来,和他们零距离接触,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心灵的共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学生的世界里,他们希望有一方能尽情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在学生的世界里,他们总在寻找能张扬自己个  相似文献   

17.
伏尔泰说过:耳朵是通往心灵的道路。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而教师是否了解学生,是否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学会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  相似文献   

18.
哲学家马丁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对话式教学,是师生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对话式教学,是唤醒生命、激扬生命、引导学生去展示生命力量的过程;对话式教学,是两个自主的人之间的会晤,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灵魂深处的激荡.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而教育就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让每一颗露珠更加晶莹透亮,折射出五彩的光芒。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女,她所作的词真切自然,清新素雅,丰富生动地抒写出女性的内心世界。《凤凰台上忆吹箫》是她的代表作品,本人从作品的内容、表现技巧入手,对作品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作品有一个更深层的解剖,对词人有一个更深度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