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报纸出现导向性、原则性甚至政治性方面的差错,主要原因有三: 一、思想上的片面性.某报去年有这样一篇文章,反映一个因农妇骂街引起的精神赔偿纠纷经法院调解后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作者在反思这件事时,却对当前农村农民"过日子"的状况作了不恰当的描述,提出所谓"解读农民"和"三幅图":全景耕作图、进城打工图、闲懒生活图.说农民"三个月种田,一个月过年,八个月耍钱","农民穷汉,洗脚上田","打架斗嘴巴,麻将扑克牌,游击队超生,村委会打杂","农村,农民,成为一个被忽视的荒凉地带."显然,这种描述和"解读"是非常片面的,是不符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的,完全否认了当地农村现有基层组织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所取得成绩.也许作者的本意是呼吁要关注当前农村中的消极落后的东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但他观察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却是片面的,因而文章见报后立即受到读者的批评.  相似文献   

2.
报纸出现导向性、原则性甚至政治性方面的差错,主要原因有三: 一、思想上的片面性。某报去年有这样一篇文章,反映一个因农妇骂街引起的精神赔偿纠纷经法院调解后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作者在反思这件事时,却对当前农村农民“过日子”的状况作了不恰当的描述,提出所谓“解读农民”和“三幅图”:全景耕作图、进城打工图、闲懒生活图。说农民“三个月种田,一个月过年,八个月要钱”,“农民穷汉,洗脚上田”,“打架斗嘴巴,麻将扑克牌,游击队超生,村委会打杂”,“农村,农民,成为一个被忽视的荒凉地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莱西市档案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为切入点,勇于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档案服务“三农“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中央一再强调:要“把广播电视的重点放在基层去,放到农村去.”目前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的状况究竟如何?前些时我们组织了一个采访组,就“视听在乡村”为题,历时一个月,对鄂东南的大冶、浠水、蕲春、阳新等市县农村二十多个乡镇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一番调查.本文中,我想将这次调查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一番分析综合,探求出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的些许规律性的东西,以促进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健康迅速地发展壮大.现状:有喜亦有忧1.广播电视是甜蜜事业.在农村,目前农民们对广播电视热情高涨,这种热情是广播史上从来没有的.今年初,阳新县富池镇为了迅速发展电话和广播电视两项事业,先后向农民集资.结果,广播电视集资拖后四个月进行而提前完成.农民们说,广播电视是项甜蜜的事业,其他事可慢些,这件事不能慢.在阳新这块老革命根据地上,虽然贫困,但广播电视事业已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越是搞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越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农村的思想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落后的、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这个问题务必引起各级党组织的注意。”我在湖南省龙山县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后,深深体会到党中央关于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指示非常重要和及时。  相似文献   

6.
深入调研打造品牌为"三农"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广东科技出版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三贴近”的要求,坚持调查研究,探索出了“构建选题框架,及时成套推出”的工作模式,沿着“本子薄,定价低,通俗易懂,易学易用”的农业图书出版思路,精心策划了一批适合广大农村,特别是华南地区农村生产实际的读物,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先进单位。  一、加强农村图书市场调查,贴近农民读者需求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但这丝毫不影响广大农民学习科技、渴求致富的热情。在全国上下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党在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供给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农民增收成为主要矛盾,农民收入上不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就难以实现。因此,深入抓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不仅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着力解决的大事,也是新闻媒体必须在舆论导向上突出抓好的一项重要、长期的工作。认清新时期“三农”的新特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相似文献   

8.
《视听界》1990,(3)
在农村大变革的新形势下,面向农民,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县级广播电视的根本任务。这几年,我们坚持不懈地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对农民的教育。 1、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教育。我县是个有一百多万农民,一百四十多万亩耕地的大县,农业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我们的宣传教育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帮助大家牢固树立三个观念,即:我县工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但农业还需抓紧抓好;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基础产业,离实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民在短时间内从原先熟悉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媒介环境中被一种外来力量突然拉出,投入陌生的城市和由城市所创造的文化环境中.和他们原来完全不熟悉的"城里人"集中在一起,怎样互相认同、互相接受对方并完成思想、观念、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这当中既有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问题,又有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融合与适应过程.农民和农村的媒介使用基本状况如何?传播资源如何重新分配?媒体本身是如何构建农民和农村形象的?构建这种形象的动力机制是什么?不断被城市挤压处境下的农民是如何解读媒介话语的?这种解读表现了怎样的自我认同方式?这些问题成为我们关注媒介和"三农"关系的入手点.本文对其中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档案安全体系理论框架的构建研究 周耀林、赵跃在《档案学研究》2016年第4期撰文,通过"一个逻辑起点"两条明晰主线"三个基本环节"六大结构板块"多维立体结构"的系统分析以及"十个核心内容"的重点解读,构建起一个初步的档案安全体系理论框架.作者指出,当前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中面临着档案安全风险更加复杂化、档案安全管理重心在转移、档案安全管理的边界在拓展等诸多难题.面对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必须有新的理论、思想指导当前的档案安全管理实践,档案安全体系理论需要系统化.作者提出,档案安全体系理论赖以建立起来的逻辑起点是档案的安全问题;建立档案安全体系,必须立足于档案实体与档案信息两个层面,这是国家档案局所指的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两个维度.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档案,都存在档案形成前、形成中和形成后三个基本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对档案安全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这在构建档案安全体系时也是需要考虑的.作者通过对当前档案安全体系实践与研究成果的综合把握,认为可以将档案安全体系理论归结为本体论、风险论、灾害论、技术论、管理论、文件论这六大基本模块,这是档案安全体系理论框架的基础.作者还指出,档案安全体系理论的建立不是一个单纯的平面的结构,而是一种立体化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1.
叶东坡 《新闻知识》2006,(10):37-39
“三农问题”是我国十一·五期间政府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目标是要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实际上,我们可以将“三农问题”统一称为农村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概念紧密相连,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可能脱离另外两个问题而解决;另一方面,“农村”这一概念是从更加宽泛的社会角度进行考察,能够将“农业”和“农民”所代表的经济层面和人的层面包含在内。在这个意义上,“三农问题”也就转化成了农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也就是要实现农村现代化问题。一、农村现代化:含义和内容“现代化”一词对应的英文是Moderniza…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做好当前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作好农村政治思想工作,我们要看到当前农村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经济组织形式,生产经营方式还是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等,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1、经济关系。由于农村生产经营的发展变化,使农民的经济关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黑土地》栏目作为辽宁卫视唯一的一档针对农村、农民的服务类栏目,如何深化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正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课题。 首先,要明确我们栏目要面对和服务的对象。辽宁卫视上星以后,《黑土地》栏目的辐射地区逐年增加,许多南方省市和西部地区的农民朋友也可以收看,但受到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从试点到示范的跨越:宁夏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实践与理论探索>一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内首部系统研究宁夏农村信息化的专著.该书对农村信息化"宁夏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该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建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辖32个乡镇,342个行政村.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使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我县从1995年下半年起把依法建设和发展农村档案作为全县档案工作的重点,制定了三年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6.
《两万张地图走进清河县农家》在河北日报发表后,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村大世界相继转发,获得1988年全国好新闻二等奖,全国农村十年改革好新闻二等奖。 1988年5月初,我住在天津师范大学编《全国好新闻荟萃》的书稿,在留学生部就餐。一位瑞典留学生,中国名字叫谭汉民,一天吃午饭时对我说:“在你们中国农民家庭里看不到地图”。谭汉民这句话,尽管不准确,但使我想了很多。是啊!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农民常年四门不出,要地图干啥用!可是那些  相似文献   

17.
记得三年前,有人邀请宜兴报加入农民报协会,我们至今没有同意加入。为什么?因为我们认为:“敝报不是‘农民报’”!按理说,全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作为基层的一张县市报,编辑方针应该突出农村、农业、农民,把县市报办成“农民报”。那为什么宜兴报就要“例外”,公然宣称自己不是农民报呢?当时,我们是这样认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城乡差别来看,城乡互相溶合、互相渗透,城乡一体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由于苏南地区乡镇企  相似文献   

18.
继“广播发展年”、“产业发展年”实施之后,国家广电总局将2005年确定为“农村服务年”,三年三个重点,一环紧扣一环。尤其是“农村服务年”的实施,不仅是广播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目标已经确定,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抓好落实。抓好落实,就要在“面向”和“服务”上下真工夫。今年初,中央继续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并再次以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从而加快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与此同时,广大农民群众急欲了解政策、获取信息、创业致富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而广播在架设、开辟政府与农民之间、涉农部门与农民之间沟通的桥梁、窗口作用方面,更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以来,兰州晚报编委会针对近年来报社陆续新进了一批年轻记者和一些记者采访作风不够深入的实际,为了加强新闻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促进新闻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先后组织了16名中青年记者,分四批轮流到市辖皋兰、永登、榆中三县农村锻炼,体验生活,参加劳动,了解情况,研究问题,采写新闻。下乡前报社领导对记者提出要求:到农村后,要虚心做群众的小学生,向农民学习,向实际生活学习,了解农民的思想和要求,向农民宣传党的十三届四、五、六中全会精神,为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提神鼓劲。通过分期分批地下乡锻炼,使大部分记者丰富了社会知识,锻炼了思想作风,增强了同农民的感情,尝到了深入生活、深入实际的甜头。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面向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以农民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报纸———《经济日报农村版》今年1月5日创刊以来,受到广泛好评。《经济日报农村版》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三贴近”的要求,解读“三农”政策,传播致富信息,反映农民呼声,讲述农家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