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热爱学生,是每个班主任必须具备的教育素质,班主任要用爱的高温消融学生心田的孤独和冰冷。爱就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和尊重,让学生体验到班主任对他们的热爱和对他们的希望,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使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爱必须有一定的方法,不能用教育者的盛气凌人爱学生,也不能用纵容和庇护爱学生,导致学生心理上的逆反。最有效的爱是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信任他们,掌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热点和兴奋点,实现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是学校任命或委派并负责组织、教育、管理学生班级的主任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搞好班级的卫生、纪律、学习,组织好班级的各项活动,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班主任似乎是附加给教师的一项工作。而在如今的教育改革中,班主任工作与非班主任教师教学工作相比具有特殊性,即除了负责组织、管理班主任工作外,还必须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正如南京师大的班华教授所说“:班主任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发展,是其职责的核心部分。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胜任班主任的,要胜任班主任的教育劳动,就需要逐渐地走向专业化。”班主任专业化的新理念又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班主任的教育劳动是人性化的劳动,关心学生应该是班主任的天职。班主任老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领路人,更是他们精神上的朋友,班级就应该是一个温馨的教育共同体,是一个充满关怀的精神家园。班主任只有在关心学生的前提下,才会走近学生,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感觉到学生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和学生真诚沟通,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才会带着良好的心境,把信任的目光、和蔼的微笑送给全体学生;才能用真爱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应以"爱满天下"的精神,把爱撒播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去爱每一位学生。我从多年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教育的真谛。我们要给予学生无私的爱,宽厚的爱,多一些期待,多一些热诚,从学习、生活点滴、心理疏导等各方面去深入了解他们,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释疑解难。以平等、博大的爱,来抚慰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更应该以学生的感受为出发点,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使课堂成为"快乐享受的地方".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教师往往站在比学生高的角度"居高临下",让学生产生了压力.我认为,教师应该在乎学生.在乎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言行举止,在乎他们的情感态度,像他们在乎教师那样在乎他们,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汲取更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人生哲理.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如果要成为一个好教师,必须经历一个历练的过程,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而成为一个好教师,基本的条件是热爱教育这一行,这是做一名好教师的前提.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过程既是一种心灵的交融,也是一种智慧的施展.教育学生需要爱心,也需要智慧,只有真正热爱学生,并用智慧教育引导学生,才能真正地转化问题学生,使之向良性方向发展.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其实对他人的关心、尊重与帮助都是爱,人因为有爱而变得可爱,人因为有爱而变得善良,让学生明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我们时时都需要他人的关爱,同时也应该是关爱他人的.爱社会、爱国家,真正做到让学生拥有一颗爱心,并让爱心种子在他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由此,我相信:用爱心和智慧,可以创造奇迹.爱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教师在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来自教师的爱是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也是照亮学生未来的明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港湾.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班主任只有这样对待学生,才会取得育人的主动权。从班主任的职业道德上讲,关心和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每个教师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在班级管理中,我首先全面深入地熟悉教育对象,通过平时的观察与交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其思想脉搏。同时,还用满腔热情帮助他们,用师爱的甘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从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上讲,爱也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学生渴望能在充满爱的愉快的环境中成长。我们教师要为此而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舒服、充满爱意的氛围,最终…  相似文献   

7.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关键是具有一支能吃苦、善交流的班主任队伍.小学生一般是6岁至13岁的儿童,班主任在面对他们时,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力与心智.作为班主任,应该更多地从心灵上走近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体贴关心他们,让其在心理上接受老师,感受老师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爱.当教师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时,孩子会在心理上靠近教师,愿意向教师吐露心声,分享他们的快乐与痛苦,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所想,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管理,做班主任工作也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不但能全面而且能主动地发展。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不但要培养他们的共性,更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培养。尤其是我们的班主任,在其工作中,对所有学生应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对后进生尤应关心和爱护,更要对他们的成功加以肯定,因为他们的成功实属不易,决不能对他们加以排斥、挖苦、讽刺,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给学生以期待,让他们都具有“成功心理”。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理智和强烈自主意识的人,对待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笔者认为,处理好师生关系,最重要的一条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应该是这样”或“想这样”并不等于现实“已经这样”。这里有几例真实的故事。(1)有位班主任将一位学生安排在教室前排靠墙的座位上,该生的母亲发现后深感委屈,但还是半讨好地说:“看,老师多关心你,让你一个人坐在最前面,免得上课时说话。”而这位班主任却…  相似文献   

10.
把爱给孩子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班主任.我知道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外.还应该把爱给予我的每一个学生.让爱植根于他们的心灵。在从教十余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了教育的快乐,在学生貌似最不应该值得爱怜的时候.却恰恰是教师应该为其赐予阳光的时候.让他们随时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无限的关爱。  相似文献   

11.
周庆阳 《广西教育》2011,(32):41-41
学生除有物质方面的需要外,更有心理上的需要。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其生活上的关心和心理上的疏导,帮助他们塑造健全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掌握好对于学生的"干预"程度,才能确保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德育教育的方面,班主任应该首先做好学生的榜样。而在教学方面,班主任应该与各个科目的授课老师紧密配合,管理好班级的学习风气。在班级集体活动方面,班主任需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能力与协调管理能力。在对于学生的生活方面,班主任要做到细致入微,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主要内涵就是要求从学生的人生出发,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在学生的心理上根据不同的需求给予不同的满足,接纳和宽容学生,让每个人都愿意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能与学生坦诚沟通,学会等待,用耐心唤醒孩子,让他们学得快乐,学得有成效,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4.
"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  相似文献   

15.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身体与心理上都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这个时期的心理辅导则是不能少的,对于高中生而言,班主任就是核心的教育者之一,他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还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那么今天我们就探讨下班主任在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所应该注意的三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曾说:"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15%是靠他的专业知识,85%则靠他的交往能力."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迫切需要更多的交往,渴望与外部发生更多的联系.作为未来人才的培育者,让低年级学生学会交往我们责无旁贷. 一、培养低年级学生文明交往的习惯 礼貌是人际交往中表示友好和尊重的桥梁.学生一入学,在入学教育中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对他们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比如教给他们和老师见面、和同学见面应该怎么做,教给他们应该怎么待人接物等等.教师可在墙报上宣传文明礼貌用语,可把文明礼貌用语编成儿歌教给学生传唱.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智力、情感和身体的全面发展,还应该包括心理的健康发展.当一个人的知识增长到某一高度后,心理素质就成了他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了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班主任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应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责任人,担负起把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班主任首先应当是一个心理医生",这是现代教育对班主任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教育》2009,(19):48-49
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 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老师,包括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学习、心理、道德等等。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关怀学生就是关怀生命。班主任是全面关怀学生生命发展的主要的教师,即包括关怀学生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包括价值生命)。就教育是文化——心理过程而言,  相似文献   

19.
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值青春期,在认知和思维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他们很容易出现思维和认知上的偏差,由此而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和不良行为表现。这时,作为班主任,应该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适时地给予心理辅导,让他们在本应快乐的青春阶段少一些烦恼,健康地成长。心理学专家霍林沃斯把这一时期称作是"心理性断乳期",此时,班主任要在心理辅导上多动脑筋,帮助学生排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教育认知的不断深化,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家长都日益关注学生的思想品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为后进生提供相应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温馨的关爱,进而使他们心理方面的问题获得一定的破解,推动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