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岁月     
老人一动不动地坐在河边。河边有一段木头,这是一棵干枯了的树桩,老人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也像棵树桩。但老人绝不是一棵树桩,有孩子走到河边来,老人就活了,老人会开口跟孩子说:“小孩子莫到河边来,危险。”孩子看看老人,走了。经常有孩子到河边来,这些孩子都听过老人的声音:“小孩子莫到河边来,危险。”在老人的声音里,孩子会离开河边,走得远远的。一天一个孩子没走开。孩子走近了老人,孩子说:“爷爷,你怎么天天坐在这儿呀?”老人说:“爷爷老了。”孩子说:“老了就该到河边来吗?”老人点点头。孩子不屈不挠,孩子说:…  相似文献   

2.
谈处理教师的工作失误文/孙莉莉案例简述张老师业务能力强,爱孩子,但有一次工作出现了失误。有天晚上接孩子时,有个孩子不见了。张老师认为可能是孩子的奶奶中午提前将孩子接走了,但孩子的父亲却肯定奶奶没有来接孩子。孩子走失,家长和教师都非常着急。家长一时情绪...  相似文献   

3.
为了“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让不到l岁的孩子开始认字,两岁的孩子背唐诗,3岁的孩子学外语,4岁的孩子学钢琴……不顾孩子年龄待征和能力发展水平,任意实施超前智力开发,尽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早“起跑”。这样,就使肩膀还很稚嫩的孩子,过早地背上了生活的“十字架”,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还没有正式开始就提前结束了。这不仅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也打乱了孩子身心发展的顺序,从长远看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4.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和无数名人成长的历程充分证明:让孩子从小广读博览,诵读千古美文,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是丰富孩子文化素养的最有效途径。当孩子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美文,当孩子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精华,孩子的气质,孩子的谈吐,就会慢慢地变得高雅起来,孩子的读写能力,甚至其他学科的学习,就都有了一个扎实宽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父母者,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有出息”的,因此就不惜一切满足孩子。有的是孩子要啥给啥,无度地娇惯纵容;有的是大鱼大肉侍候孩子,鞍前马后陪着孩子,无微不至照应孩子;有的甚至是为了孩子不惜牺牲个人的前途和事业。所有这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盼望孩子学习好、有出息,然而,却往往事与愿违,种下了关爱,却收获了埋怨,  相似文献   

6.
过去,教育孩子,我是极其缺乏耐心和自制力的,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位家长辅导孩子学习,讲了一遍,孩子不明白,讲了两遍,孩子摇头,讲了三遍,孩子还是用怯生生的眼光看着你,这位家长已是气得头发根竖起来,巴掌已落在孩子的脸上。对此,我真的有同感,因为缺乏耐心、缺乏自制力,我早已是火冒三丈,伴着一些不良用语,声音提到了高八度,孩子呢,或是由于害怕或是由于逆反心理,索性不学了,更不会了。现在,每遇到这种情形,我就让孩子放一放,做点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过一会再来说,孩子很快就明白了。女儿上2年级了,由…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风景区,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两岁的孩子坐在高空缆车上。不幸的是,缆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坠入了山谷,在下坠的刹那间,父亲用力托起他的孩子。结果,缆车上除了这个两岁的孩子生还以外,其余十四人无一幸免。天亮了,救援的人员把这个孩子救了出来。著名歌手韩红收养了这个孩子。每年到了孩子父母遇难的日子,韩红总是带着孩子去坟前祭拜。  相似文献   

8.
滨州市实验小学开展语文教改实验以来,我的孩子所在的班级有幸成为实验班。自从参与了这项实验,孩子发生了许多变化。  首先,孩子能背诵大量诗文,积累了丰厚的语言文化财富。一天,孩子让我给他检查背诵,我一看背诵内容大吃一惊,孩子背的是臧克家的《有的人》,而且背得很熟。他所背的内容出自学校自编的小册子《诗文精选》第一册。这本书选编了 40篇精美诗文,孩子每学期背一册。我从来没见过孩子在家里背诗文,一打听才知道他都是在学校早读时背熟的。没有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孩子轻轻松松背熟了大量诗文,作为家长在为孩子进步…  相似文献   

9.
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但是学习好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是主动的。要形成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状态,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过分督促,二是要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一、过分督促孩子是不妥当的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业,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成绩差了几分,少不了要警告几句。认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呢?1.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就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适当的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  相似文献   

10.
在法国,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中国妇女带着孩子去法国旅游,一天,她带着孩子到法国朋友家做客,热情的法国女主人作了礼节性的欢迎之后,便问中国客人喝点什么,中国客人按照本国的传统习惯回答说:“随便。”接下来,主人又问孩子喝点什么,未等孩子自己回答,孩子的妈妈就抢先说:“别管他,我喝什么,他喝什么。”法国女主人很不理解地说了一句:“让孩子自己选择。”然而,孩子的妈妈仍固执地表示没有给孩子选择的必要,最终孩子还是没有得到选择的权利。有人说,中国的家长太累,责任心太强。的确不假,许多时候,家长成了孩子…  相似文献   

11.
幼儿期的孩子是好奇好问的,父母对孩子提问的态度和回答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孩子求知欲和智力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求知欲和智力的发展,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孩子的提问呢?1.必须接纳孩子的问题。孩子经常提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果家长不接纳孩子的问题,只是一笑置之,敷衍了事或粗暴制止,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想再问了,这将导致其智慧的萌芽逐渐枯萎。因此,家长必须接纳孩子的问题。2.尽可能立即回答。孩子注意力不持久,如果不马上回答,孩子或忘掉了刚刚问的问题,或兴趣降低,无论怎样都会影响其智力的发…  相似文献   

12.
我的女儿叫王诗,今年11岁。我们让孩子学琴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且认为孩子做一件事坚持到底,对孩子的意志品质是个锻炼。孩子的爸爸在乐团工作,我本人在学校也搞艺术教育,家里早就有钢琴了。有这样的环境熏陶,但是女儿并没有主动要求学琴。 孩子4岁半时,我们找了老师教孩子学琴,但老师说她根本坐不住,再加上老师的授课方法也比较枯燥,所以,学了两次后,就停止了。到了孩子5岁时,我们认为必须要培养孩子的坐功了。一开始,孩子每周上一次课,每次 40分钟。老师留的作业很多,要练四五个新曲子。我的感觉是孩子完成…  相似文献   

13.
行阳 《家教指南》2006,(4):64-64
一天,一位法国母亲带着5岁的孩子上街,过马路时,活泼的孩子跑在前面。恰在这时,一辆小汽车突然飞速而来,虽然司机紧急刹车,没有撞着孩子,但是吓得孩子惊慌失措倒在地上。这时,孩子的母亲急忙上前扶起孩子,司机也立即拉开车门走出来。司机感觉自己开车太快,惊吓了孩子,应该向孩子及其母亲道歉。然而,孩子的母亲却恰恰一反常态,不但没有责备司机,反而严厉地责怪孩子:“过马路不看前后左右,太莽撞,是你自己的错。”便责令孩子向司机道歉。最后,这位小朋友果真心服口服地向司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自打有了孩子,亲戚朋友们凑到一起,大多时候都在谈论那个小家伙。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主要谈论他的健康状况。只要孩子健康,能吃能睡,我们就会感到很骄傲;孩子大了,上学了,我们的话题便转移了。孩子期末考了多少分?在学校排第几?孩子得了双百,自然父母孩子都欢喜不迭,孩子没有得满分,但如果在班上排了个第一,也足可以开开心心闹腾一番。鼓励孩子争第一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也不能免俗。刚上学时,儿子只觉得上学好玩,至于争不争第一,他并不看重。我总是适时地给他敲敲警钟。“还有比我更差的呢!”通常儿子都会很不服气地…  相似文献   

15.
经常听到父母们抱怨: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其实,父母这是冤枉了孩子。父母说的话孩子都在听,而且孩子是非常听话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也许是因为父母自己说的话有了问题。父母的话说得不符合科学,比如希望孩子一天到晚都对书本如醉如痴;比如希望孩子对别人很圆滑但是对父母却要诚实等等。本期的《谨慎教子》一文,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孩子小的时候在外面受了欺负,父母告诉孩子“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他”,孩子听了父母的话,采取了这种自卫方法。但是当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再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大的伤害和…  相似文献   

16.
张锐 《教书育人》2006,(6):22-23
前一阶段和一位旧友谈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朋友谈到单位同事的一个孩子,觉得他能考大学,特别是清华大学,真是不可思议,后来我了解到是因为这个孩子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傻子”。原因是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曾经发高烧,医生诊断说,孩子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孩子能活过来,智力上也会有些问题。到了第二天早晨,孩子幸运地活了过来,但是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反应有点迟钝,人们一直也把他当成“傻子”看待。  相似文献   

17.
刘娜 《家教指南》2007,(3):63-64
孩子大约两岁多,很招人喜欢,一看见我就甜甜地喊了一声“阿姨”,但不久孩子就撕心裂肺地喊起了“爸爸”。我本能地跑了过去,却看到孩子的爸爸正躺在竹床上悠闲地闭着眼睛睡觉.孩子的妈妈却在一旁开怀大笑。我正纳闷,孩子的爸爸却从竹床上猛地坐起来抱住了孩子,说:“爸爸又活了!爸爸会变呢!”原来他在装死拿孩子开心!大人们乐得哈哈大笑时,孩子却露出了惊魂未定的眼神。  相似文献   

18.
草地上,孩子摔倒了,母亲教孩子骂“草地坏坏”;吃饭时,孩子把桌上的碗碰翻了,妈妈忙怪自己没放好;孩子漏做了数学题,让老师批评了,妈妈怨爸爸光顾了看报纸,没检查孩子功课;孩子学校春,妈妈一个晚上醒三次,怕误了唤孩子早起。西方一位儿童心理学家针对中国存在的这些现象曾说:我不能理解父母们为什么要教育他们的孩子推卸责任。一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是不会有任何出息的 !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懂得,从孩子呱呱坠地那天起,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他的成长不仅是身体和智力方面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人格和人…  相似文献   

19.
一天,我们与两位孩子家长一道用“3.3.3智能学具”测查孩子的智能水平和个性特点。一个孩子四岁半,一个孩子五岁,同做“三维找房子(3.33智能学具的一类题型)”的竞赛游戏。事前,我特意提醒两位家长只能看孩子做,不要说话。开始,两个孩子都做得很好。做到中间,四岁半孩子的妈妈发现她的孩子把几何体放错了位置,就急不可耐地说:“错了!”并告诉孩子这个几何体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孩子按照妈妈的意见改了过来。过了一会,她又放错了一个几何体,妈妈又告诉她,她又改了过来。等孩子再拿出一个几何体的时候,她自己不再放了,一次…  相似文献   

20.
关于低年级学生“学习惰性”成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年级的一些孩子学习参与度不高,老师和家长认为是孩子的“学习惰性”。这一类现象发生在很多家庭,甚至是家教“到位”的家庭。通过调查分析及个案的研究,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1)自由充分的实践体验活动是促进孩子积极思考,让孩子有东西好说的基础。(2)自由宽容的氛围促进孩子的交流与表达。孩子的不愿意表达是由成人造成的:其一,家长缺少倾听孩子表达的耐心,变相剥夺了孩子表达的机会和权利,是孩子失去表达的欲望。其二,对于孩子表达的事件和观点,家长们往往把自己的价值取向强加于孩子。一是造成孩子对自己今后的表达心存顾虑,我的想法说出去别人怎么看?二是你不听我的,我干嘛要听你的,埋下不会倾听的祸根。(3)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孩子的思考。不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通过告之等方式把成人的认知结论强加给孩子,自然而然地剥夺了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导致孩子今后碰到需要思考时,就等待,等待一个告诉他结果的声音。因此,信赖孩子,减少对孩子学习过程的干预,是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