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其坤 《钓鱼》2005,(7):23-23
宿州钓鱼的条件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很差。因为是路过,一个老朋友很想和我交流一些钓鱼的事,所以我也就在宿州停留了几天。宿州的朋友很热情,诚心让我到他家里去住,我想反正就几天,也就没有推辞。我就住在他的书房里,这里有电脑,还有一张单人床,上网、休息都很方便。我们无话不谈,毫无拘束,当然谈得更多的还是钓鱼。小麦穗太多、怎样钓大鱼都是我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人想把小麦穗赶跑、避开,我认为是不可能的。避开了小鱼,  相似文献   

2.
艾亮 《钓鱼》2005,(24):47-47
“五一”劳动节在家没事,就约了四个比我年长一些的钓友去石河水库钓鱼。第二天清晨四点时,我们带上钓具,沿着崎岖不平小道艰难地行进在密不透风的山林中。大约走了五公里路,才走到石河水库一个比较偏辟的地方。这里是水库的河湾,看样子很不错,大家似乎都看中了这里,并决定就在此下竿。  相似文献   

3.
引子有一天,先农坛按摩诊所来了一个捡破烂的老头。他的脸灰呛呛,衣服又脏又味儿。屋里的病人都愣了一下。大夫们却示意他坐等。不一会儿,他被一个大夫扶上了床。这大夫是个挺白净挺面善的后生。他给他治完腰腿,还俯下身把他的两只鞋码好了。过了几天,老头夹着衣服来了。他在外间窸窸窣窣地换下了那套“行头”,然后才进屋。直到最后一次治疗,老头也没多说一句话。他付了钱,就走了。还有个老头偏瘫了,扶着小车才能蹭着走。他蹭到按摩诊所时,便有大夫迎出来,搀进去。老头就张着嘴笑。有时,治完他的病,他又呜呜地哭一通。他已经不会说话了。  相似文献   

4.
老头子自己迷上了钓鱼不说,还把我给拉下了水。老头子是个会过日子的人,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可在钓鱼上却舍得投资。当初动员我跟他出去钓鱼,我故意刁难他,说他那破竿给我使我嫌寒碜。没想到发工资他就给我买了两把好竿,一把4.5米的,一把3.6米的,又轻巧又耐用,还很美观,花  相似文献   

5.
夫,今年二十有八,是个地道的庄稼人。心中无钱欲,却弹得一手好吉他,而钓鱼却是更令他着迷的事。每年农忙之后的闲暇,他都尽可能地把时间花在钓鱼上,连午觉的时间都没有放过。钓鱼日记倒写得很认真;《钓鱼杂志》则是他每晚躺在床上品味的“点心”!他对钓鱼的痴迷,我并不反对,虽然有时也因家务重了、田里草多了而冲他发脾气。但我在心底还是挺欣慰:钓鱼是有益身心的事,总比打牌、闲侃要强得多,况且每天都有鱼吃。每当我生气的时候,夫就不知所措地忙着找活干,我板着脸,却又忍不住窃笑,瞪着眼大呼道:“早就干完了!”夫恍然大悟,先撅着嘴作了个鬼…  相似文献   

6.
对于每一个钓鱼爱好者来说,在钓鱼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跑鱼,应该说是经常发生的事,也是很正常的事。很少有人去在乎它,更不会刻意地琢磨获鱼和跑鱼之间的关系。但很少并不代表没有,现实中还真有这么一个人物,他就是"蔫老头"。"蔫老头"本姓燕,是一位退休的政府官员。别看他的官位只做到科员  相似文献   

7.
钓鱼有时候还真是讲究运气的。天气预报说2019年2月13日这天,我们这里是大晴天,有三四级东南风,气温能达到十四五摄氏度。这样的好天气,我估计村里的那几个钓友肯定按捺不住去户外钓鱼。果然,早上六七点钟,我就看到有钓友骑上电动车带着渔具出发了。我问一位钓友到哪里去钓鱼,他说要到10几里外的那条大河去钓鱼;还有两位选择了离我家有两里路的一条大沟去钓鱼。  相似文献   

8.
冯雪松 《垂钓》2008,8(5):16-17
我和老公是一对人见人羡的“神钓侠侣“,然而我们的垂钓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老公迷上钓鱼时,我也很不理解,但谈不上有多反感,因为钓鱼让他有了很大的转变。譬如以前他很懒,太阳都晒屁股了,怎么叫他也不肯起床,我总是担心他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9.
同钓有缘     
去年夏末的一天,我到市场上买小米,准备用药酒浸泡后钓鱼打窝。我问老板两种小米哪种便宜,老板反问我是人吃还是喂鸡,我说钓鱼打窝,老板笑着说:“半小时前也有一老头来买小米,说是钓鱼用。鱼还吃小米?”我告诉他是加工后打窝诱鱼。老板健谈,又说:“刚才买米的老头跟我讲价,说找到一个钓鱼的好去处,鱼好钓,钓多了吃不了就拿去卖,每天卖鱼就能挣一二十元,要是米价便宜以后会常来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忙问那老头是哪里人,在什么地方钓的鱼。老板说:“哪里人不知道,钓鱼的地方好像在黄泥沟(排洪道名)附近。”  相似文献   

10.
张炎冰 《钓鱼》2004,(19):36-36
有人说钓鱼比赛都是拚钓饵。在我接触的钓鱼人中,把钓饵视为秘技,赢了是钓饵对路,输了是钓饵没有人家的好.可是我看你用的都是普通钓饵,没有玄虚,没有故意做作,这里边是不是也有一般人看不出来的秘密呢?  相似文献   

11.
赵大爷平时很注意保健,他听说人体脚部有很多重要穴位,光着脚在鹅卵石路面上多走走可以刺激脚底穴位,有利身体健康。正好小区里有一条鹅卵石路,他每天吃过晚饭就在上面走一走,刚开始走脚底很痛,但是想着对身体好就拼命坚持。结果走了半个月后,疼痛变得更加剧烈了,到医院一看,是脚底筋膜发炎。医生告诉他,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走鹅卵石路并非像想象中那么健康,也并不是人人都适宜。  相似文献   

12.
左其坤 《钓鱼》2005,(11):30-30
早晨3点多我起床后告别了房东,沿着山区的小路向金桥村委会走去。这条路前几天我走过一次,但由于是在晚上,所以还是很小心,害怕因为走错了路而赶不上班车。走了半个小时,很快就到了村委会边的丁字路口。我低头一看表,时间还早。路边的石头蒙着一层水汽,我只能取出钓鱼凳坐下休息。夜色仍笼罩着小山村,周围很安静,萤火虫闪烁着尾光,黑暗中不时传来蟋蟀和蝈蝈的低吟声,偶尔也能听见几声犬吠  相似文献   

13.
邵进成 《垂钓》2008,8(6):72-74
威海地区有一千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我们有比其他钓友更多的实践机会、中鱼概率以及发展势头良好的钓鱼俱乐部,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地探讨钓鱼技术,幸福地分享钓鱼快乐,我相信威海的“路”友们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4.
老友相聚话题无限错中出错夜泡网吧宿州钓鱼的条件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很差。因为是路过,一个老朋友很想和我交流一些钓鱼的事,所以我也就在宿州停留了几天。宿州的朋友很热情,诚心让我到他家里去住,我想反正就几天,也就没有推辞。我就住在他的书房里,这里有电脑,还有一张单人床,上网、休息都很方便。我们无话不谈,毫无拘束,当然谈得更多的还是钓鱼。小麦穗太多、怎样钓大鱼……都是我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人想把小麦穗赶跑、避开,我认为是不可能的。避开了小鱼,大鱼还来吗?不是也一样被避开了吗。赶跑小麦穗只能靠大鱼,人赶跑的是所有的鱼而…  相似文献   

15.
徐德晋 《钓鱼》2005,(5):40-40
个大雪后的星期日,天气很好,阳光灿烂,温暖如春,不妨试试去?于是找到了老战友于胜华,二人踏着厚厚的大雪,推着自行车上路了。到了遥远嘴西第三养殖场,那场长听说我要去钓鱼不免惊奇地说:“你疯了,这么大的雪你不在家烤炉子,跑海里钓鱼,自古到今没听说过,也没见过。你要真有那股瘾头的话.回家把鱼钩挂上小鱼甩在窗外钓猫子去吧”嘴里是那么说着,但还是支持我的行动,很愉快地选了一把好撸交给了我。“走吧,我的解放军大哥,不碰到南墙你是不服输的。”他站在海岸看着我俩摇出他的舵坞。  相似文献   

16.
李震宇 《垂钓》2009,(6):80-85
9月23日牛人阿尔西迪斯 早上5点半,我就醒了,旅馆里显得很安静,因为从圣保罗来的大部队昨天已经开拔了,今天早上只有零星几个散客在吃早餐。我到办公室去见老板,告诉他说今天我要走了。他眨巴着眼睛看了我半晌,好像一时还没有搞懂我的意思。我把三张结账单归拢在一起,三天的伙食和住宿费照算,鱼饵每次我都是当场结清的,所以也没有什么问题。我指给老板看第一天的燃油费,我说第一天我们就在旅馆前面的河面上钓鱼,怎么会用掉19公升柴油?  相似文献   

17.
去年11月26日,我乘三星渔具店远钓专车去盐亭县玉龙镇花牌坊钓鱼。这天,车里已再不像过去那样座无虚席,人满为患。进入冬季后,很多钓友都很担心去那么远是否能钓到鱼。近几日,天寒地冻,又担心冻坏身体。所以,28座的“巴士”还空着几个位置。车主总是唠叨着跑这趟无钱可赚,故沿途他时不时的停车带客多有耽误,直到上午9点才到达花牌坊。车至河边刚停下,几位钓友一下车就争先恐后的跑在前面去占上鱼好的钓点。几处有草的好钓位都全被他们占着,我迟了一步,只好选择在河面本来就不很宽的小拱桥码头的石墩旁作钓点。这里有稀疏的几窝水草,水深大约…  相似文献   

18.
乐子     
谈到钓鱼,我也算是老资格了。70年代后期,我上小学,那时升学不用考试,自然轻松无虑。家门日的小伙伴闲时聚在一起,便到处胡玩乱逛。我家在县委招待所旁边,招待所前身是公园,有两个大塘,养了很多鱼。节假日招待所起鱼,我们站在旁边看热闹,起上来的鱼儿活蹦乱跳,逗得伙伴们心跳手痒O"明天我们钓鱼。"领头的一声令下,大家赶快跑回家,找到父母死乞白赖要点钱,买回线和钩,再找一根竹竿,渔具算是备齐了。第二天一起扛着鱼竿,浩浩荡荡地杀向塘边。招待所有一个姓张的老头负责管鱼塘,我们叫他"三老头"。三老头很认真,看到钓鱼的…  相似文献   

19.
在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日本鹿儿岛港附近的海滩就会涌来许多钓鱼爱好者,他们一人一个小冰箱,钓到的鱼都放进冰箱保鲜。钓具十分讲究,就连鱼钩都是成包的,且都已系好鱼线。不一会儿,就有人钓到了鱼。鱼钓上来后,他不将钩从鱼口中取出,而是用把小剪子将渔线剪断,带线头的钩仍留在鱼嘴里,接着又拴上系好线的鱼钩。久观之后,我发现人人如此。我们钓鱼,一枚鱼钩是要长久使用的,直到损坏。而他们一枚鱼钩只用一次。在日本一次性商品很多,不过多为非耐用品。而鱼钩是钢铁做成的,并非不耐用,这就奇怪了。后来友人告诉我,日本人钓鱼,很少有人从鱼嘴中取…  相似文献   

20.
林敬武 《钓鱼》2005,(14):M002-M002
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有位同事很是惋惜地跟我说:“老弟,你年纪轻轻地就开始钓鱼,是否早点了?”那时我刚刚学会钓鱼不久,但很快就体会到钓鱼的乐趣,我很坚定地对他说:“我觉得是太迟了,如果早学几年,我就可以早快活好几年啊!”是的,如今几年过去了,我最终还是没有放弃钓鱼,从中体会到的钓鱼的快乐也感染了身边许多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