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地位的历史变迁及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的自身内涵及其在社会延革中所处的地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儒学是在融会中国传统文化中其他文化因素发展起来的,而在发展中,它又善于吸收融合外来的文化。其典籍之丰富,体系之博大,可以批判地吸取其精华,进而成为建设新文化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2.
杨创 《文教资料》2011,(27):212-214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群体)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内化、自我调控等过程.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涉及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等方面的内容。以往。我国关于大学生自我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探讨传统因素,譬如家庭、学校、社会对教育者自身的影响等方面。现今,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面对的社会信息容量越来越大,其中负面影响的绝对量也大幅度增加。本文在总结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网络的影响、引导自我教育的原则及自我教育的实现途径三方面进行了探讨.试图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络.提高主动学习能力,使其在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将自己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人才。  相似文献   

3.
编辑是社会文化建构的把关人和守门员,在社会文化建构中居于重要地位,因此,编辑主体必须在其稿件的审理过程中实施宏观控制,即政治导向控制、价值倾向控制和学术质量控制。为此,编辑主体必须努力做到不断加强政治修养,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对社会文化的宏观把握与控制;加强哲学修养,提高理论思辨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使编辑主体的知识结构得到提升和优化,加强编辑选择过程中的宏观控制。  相似文献   

4.
体育道德修养是指体育活动中体育工作者在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过程以及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我教育是指自己促进自身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活动;狭义的自我教育是指自己促进自身品德发展的活动,即主体有意识地把社会的道德规范或自己主动提出的道德目标转化为道德品质的自我完善活动。也就是说,自我教育就是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锻  相似文献   

6.
曾长秋 《中国德育》2014,(20):19-23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不乏精神文化资源的国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以儒家精神为灵魂的优秀文化传统,对至今乃至后世产生着深远影响。儒家"崇德"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对青少年人格修养教育具有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7.
儒家教育思想体系庞大系统,内涵丰富精博。自汉代以后,历代王朝均以儒家学说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儒家教育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主体,对整个社会生活亦起到支配作用。但是,儒家教育思想的自身内涵及其在社会沿革中所处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拥有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是整个学校在历史成长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德育文化,是指在学校积极引导和教育下,由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营造的适合学生自身特点,旨在培养学生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心理修养的一切文化的总称。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具有双重地位,一个是客体位置,一个是主体位置。客体指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的领导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具有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主体指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他们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教学中是有目的的、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受教育中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正视学生的学习位置,把学生从被动的、从属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进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促进学生全面的、独立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自觉精神 ,是指儒家知识分子进行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精神。这一精神的主体呈现便是文化使命的历史担当精神、文化承传和文化损益精神、兼知兼行的文化实践精神 ,它们构成了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儒家的文化自觉本质上是一种主体自觉 ,即文化主体对“道”的自觉。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 ,儒家文化自觉仍有着其独特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1.
墨子"非儒"与孟子"辟墨"是先秦思想史上重要的学术公案。学者大多注意到了儒墨相互否定与排拒的一面,但对在批评中接受对方的另一面则关注较少。事实上,墨子学于儒家,所以"非儒"才能切中要害。墨子若学儒不深,则其非儒则无力,影响也难以超越儒家。孟子的"辟墨"更是如此。他要首先深入墨家思想,然后才能作出深刻的批判。他接受了墨家的天的至善性,把天与人贯通起来,否定了其外在的宗教意义;他批评墨子的兼爱是"无父",指出其实质是把亲人当路人,击中了墨家兼爱思想的要害,大大丰富了仁爱思想的内涵;他在对抗墨子的"非乐"思想中,大力倡导"与民同乐",使"乐"成为君民共享的社会财富;他在批判墨子"非命"思想的同时,以"浩然之气"的大丈夫风范,积极倡行儒家学说,并以"与时俱变"的姿态超越了墨子。孟子的辟墨表现出否定和接受、排拒和融合、对抗和超越相统一的特征。结果,墨学精华尽入于儒;此后,墨家再无反击之力。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与传统文化略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运动虽受到西方化的影响,但它仍承袭了中国古代历次农民战争的“奉天承运”、“改朝换代”、“太平救世”的变革思想模式。它固然对传统儒学和孔子进行了冲击,但实际上它又极力使“儒为己用”,援引孔孟儒家思想以及程朱理学思想,为自己的教义宣传、政策宣传和专制主义说教服务。在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下出现了以湘军主帅曾国藩为精神领袖的反太平天国思想的联合阵线。随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传统化的外显的应时功能被作了调整。传统化的逆反作用是清朝战败太平天国的化动因。  相似文献   

13.
儒家义利思想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发展有着自身的内在理路。孔子、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以“仁”、“义”、“礼”为核心的义利观思想,其作用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学热"和海外孔子学院的遍地开花,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研究孔子和儒学,而孔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建筑和儒学精神的物质载体,因此,研究孔庙对于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对孔庙的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本文通过以时间为轴分类、分主题的梳理方法,将近二十年来的孔庙研究成果予以综述,肯定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指出不足,并对未来走向提出期许。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以其深邃的思维和洞察能力,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文化”就是人类“生活的样法”.而“生活”乃“事的相续”、“生命的绵延”,按照“意欲”指向的不同,把世界文化分为中、西、印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梁漱溟用佛学唯识学的哲学思想来会通儒家传统的中庸思想,开创了现代新儒学,提出复兴传统儒学,维护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和自尊精神,引发了沸沸扬扬的复兴儒学、复兴孔孟之道的热潮,对中国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侠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人格构建重要的一面。侠义精神在很多层面更近于是儒家思想的补充和扩张,是诚、信、忠、勇、义等儒家思想在民众中从底层开始的实践和落实。侠义精神在中国民间,受到的更多的是儒家精神的影响,在儒家经典《论语》中,从忠信、勇义、人格自由方向均有对侠义精神的体现。从《论语》的文本内容来分析《论语》中所体现出来的侠义精神。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便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各个时期。中华传统武德正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文化。中华传统武德彰显了儒家"仁"的精神内核,蕴涵了儒家"义"的伦理精髓,富含了儒家"礼"的精神要旨,凸显了儒家重"信"的伦理观念,映示了儒家尚"勇"的仁德践履。当前,加强武德教育,对提高习武者的道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何伟先生《对“孔子热”的冷思考》一文提出商榷意见,主要观点有:1、对孔子研究应一分为二,不能混肴真假孔子;2、对孔子思想史地位的分析.儒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3、什么是“国学”.把儒学作为“国学”是复古倒退吗?4、孔子思想与科学、民主并行不悖。进而对当前“孔子热”提出了一些尚显稚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作为汉初儒家学者的代表人物之一的韩婴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典籍中的天人理论,构筑自己的天道观。他首先赋予“天”以意志、情感及人类道德属性,并具有无上权利,同时用大量的篇幅论证“天谴”及“祥瑞”,证明上天意志的存在。但他同时认为,人的作用也可以影响“天”的意志。把儒家的仁义道德伦理与其构建的有意志的“天”结合,为儒家的仁义礼制思想的真理性寻找“天命”依据。至董仲舒。儒学便发展成为更为精巧严密的思想体系,完成儒学的学术整合。  相似文献   

20.
儒家文化一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儒家文化自唐宋以后又被概之以“孔孟之道”。这样,孔孟两个思想家之间的判别便被泯没了。但事实上,二者在思想倾向、学说内容上的差异却是巨大的,二者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