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有这样一则幽默的故事:一个牧师的烟瘾非常大.有一次,他问他的上司:"祈祷的时候能不能抽烟?"上司回答:"绝对不行!"后来,他又换了一种问法:"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呢?"结果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由此可见,问法不同,有时  相似文献   

2.
正面对网络欺凌的时候,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可以帮助避免这类事件给自己造成伤害,学校方面又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应对这类事件的能力?翁老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为我们讨论如何向"网络欺凌"说不,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3.
《盗梦空间》上映后,尽管不断有人挑出新的BUG,质疑梦境"穿越"的设计,大部分影迷还是继续乐此不疲地讨论细节。后来,连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本人都加入了这股热潮,在接受外媒采访的时候畅谈《盗梦空间》是怎样炼成的,坦言他在创作的时候,也曾经晕过头哦。一开始只有"盗梦"没有"植入"诺兰说:"我在16岁的时候就开始构思这个故事,当时我想把它拍成一个恐怖片。"后来经过反复的思考,大约是在10年前,他才终于找到了一  相似文献   

4.
田丽霞 《班主任》2012,(7):51-54
正一个牧师给自己写了这样的墓志铭:"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想改变整个世界,我发现做不到;后来我又想改变我的家人和朋友,我发现依然做不到;最后我决定改变我自己,我做到了。如果当初我倒过来做呢?我自己改变了,也许就可以影响到我的家人和朋友,也许就可以进而影响到这个世界。"牧师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一个道理:改变要从自己开始!  相似文献   

5.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件:一个游客在美丽的多瑙河上旅行的时候,却在维也纳附近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不论是直升飞机侦察还是打捞,都找不到。不久,警方拘留了一个重大嫌疑分子,但此人一口否认。后来,警方在花粉工作者的帮助下,分析了这个人鞋上泥土里的花粉,判断出行凶地点就在维也纳南部的某树林里。嫌疑分子听了之后,大为惊恐,只好如实交待了罪行,并将警方带到一个偏僻的树林中找回了尸体。花粉为什么能“帮助”警方侦破案情呢?因为,根据花粉,可以判断出它属于什么植物,根据这些植物的分布和结花粉的时间,又可以判断出事件发生的地点范围和大约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什么学科?刚上大学的时候,带每一届新高一的时候,以及进入高三总复习的第一节课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犹记得最初的答案,我认为语文是经典名著,可以无限徜徉在其中,看尽人间繁华,品遍红尘滋味。后来,走上三尺讲台,我发现语文是一个个可以拆分的知识点,是工具,是分数,是荣誉。再到后来,当我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中轮回了一圈后,我的心里,有了一个新的答案:语文,是一个浪漫的学科。  相似文献   

7.
刘丹 《父母必读》2008,(6):138-138
毛毛刚开始会说一个词一个词的时候,全家人是那么开心!她说:"抱!"我们就高兴地把她抱起来亲她。后来,她再伸着双臂,仰着可爱的小脸说"抱",我就问:"抱谁啊?"她回答"毛毛。"我又说:"谁抱毛毛?"她答"妈妈。"我再问:"妈妈干什么?"她再回答。  相似文献   

8.
事件经纬一天中午,咨询室像往常一样接待来访的学生。一个戴眼镜、个子不高的女生在女伴的陪同下,来到咨询室,进门就问:"老师,我们想做一下心理测验,可以吗?"问的时候,女生的眼睛并没有直视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木匠告诉老板,说自己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栋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次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交给他说:"这是你的房子,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相似文献   

10.
"V起来"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复杂的多种用法,这是由"起来"自身语义、所处构式和作用层面等三个方面的不同造成的。趋向义"起来"可以用在事件构式、处置构式和遭受构式,直接作用在动词上随动词一起进入构式;体貌义"起来"只能用在事件构式,作用在句子上,是句子成型后另加的时态算子;方式义"起来"用在描写构式,不是后来加入构式的具体成分,而是构式自身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生义"起来"使用在判断构式,也是构式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彭浩翔 《教育》2013,(22):61
出版: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那么一堆狗血事件,足以令你某个夜晚辗转反侧。该书讲述的是寻常都市里面发生的大大小小爱情故事,作者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好像一个诙谐的小胖子,四两拨千斤。几言几语之后,无非是想讲述一个道理,寻常男女的爱情故事,到了最后,都是破事儿。也许在作者的眼中,所有感情的事件,都可以变成《志明与春娇》当中缓缓吐出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故事:照集体相的时候,照相师傅高喊:"请大家注意喽!睁大眼睛,一、二、三,好!"但结果并不好,有一些人是闭眼的。后来,有一位照相师就发明了一种方法,瞬即解决了这一难题:"请注意!现  相似文献   

13.
看电影的时候,欧迈迈难得深沉地说:"表白是这个世界上最肤浅和幼稚的事。"杨栀子说:"那是因为你永远在掩饰真诚。"一、不是美女也可以有英雄救杨栀子是在校门口的便利店遇见欧迈迈的。杨栀子买了一盒马蹄糕,后来发现竟然过了保质期,拿回来换,  相似文献   

14.
王庆 《中国教师》2011,(9):57-59
<正>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这么一课,题目是《你长大了干什么》,下文是一句比较笼统的回答:"我长大了为人民服务。"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有关人生理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四五岁的时候,他妈妈每天都给他讲故事,可是每次都不把故事讲完,讲到一定的阶段和重要转折之处就停下来.每当这个时候,小歌德就要追问:"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相似文献   

16.
蒋保林 《山东教育》2012,(Z4):56-57
托尔斯泰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知识的获取既要善于学习,也要善于反思、质疑,甚至于批判。这也同样适用于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探寻。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事件组成,通过对教学事件的剖析反思,有助于我们把握教学的规律,寻求教学真理。笔者在近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实际发生的语文教学存  相似文献   

17.
<正>儿童画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天真无邪、歪歪扭扭、粗粗细细、曲曲直直,这正是任何成人作品无法比拟、无法替代的,也是儿童画特有的美感。在西方,儿童画被认为是"儿童真正的最自主的活动"。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曾说过:"当我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可以像拉斐尔那样作画。后来我花费了很多年来学习如何像一个孩子那样画画。我毕生努力追求的,就是把我的作品画成儿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博览》2021,(5):48-49
慎慎:上中学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畅所欲言,可以接受我所有好的或者坏的情绪,也不会有人认识我该多好啊!后来我也一直在做一个“树洞”的活动,收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烦恼,有些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于是我们成立了一个“砖家组”,希望可以集思广益,为大家解答一些问题,或者只是找到共鸣。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希望在网...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梦想     
我小时候有好多梦想,一开始的时候我想做联合国的主席。后来我妈妈告诉我,联合国只有秘书长,我觉得我不能做秘书事业。后来呢,我就很想做一个售票员,因为售票员可以每天坐车。再长大一点就想做一个记者,做一个文字工  相似文献   

20.
这已不再是因为一个年少时虚无缥缈的梦,只是为一场心灵的奔赴。"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常常佩服先人的智慧,多少两小无嫌猜的温暖情谊,都被这十个字悉数概括。诊断:失恋后遗症医嘱:爱情是一张单程车票,你可以选择中途下车,可以选择到达底站,唯独选择不了已过站。初三时,有次同桌问我想去哪个学校,我不假思索地说"一中啊",她问为什么是一中的时候,我不好意思把心底那个原因说出来。后来,我真的进了一中,追赶着A的脚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