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如图1所示,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可以随意改变,当θ—30°时,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恰好能匀速下滑.若让小物块从木板的底端以大小恒定的初速率v0沿木板向上运动,随着θ的改变,小物块沿木板滑行的距离s将发生改变,重力加速度为g.  相似文献   

2.
<正>一、拉力作用在下面的物体上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_1的物块放在质量为m_2的足够长木板上,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_1,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_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一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物块,试讨论物块、木板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物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题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6分)如图2甲所示,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相距4.5 m处是一墙壁。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 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像如图2乙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  相似文献   

4.
<正>例1(2013年全国理综Ⅱ卷第25题)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滑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所示.己知滑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滑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滑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滑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求:(1)滑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相似文献   

5.
李楷 《中学理科》2005,(10):48-49
原题:如图1,长木板ab的b端固定一挡板,木板连同挡板的质量为M=4.0kg,a、b间距离s=0.2m.木板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a端有一物块,其质量为m=1.0kg,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令小物块以初速度v=4.0m/s沿木板向前滑动,直到和挡板相碰.碰撞后,小物块恰好回到n端而不脱离木板,求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相似文献   

6.
题图1中,质量为m剖物块叠放在质量为2m的足够长的木板上方右侧,木板放名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才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木板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在0~3S内F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F以mg为单位,重力加速度g=10m/s2.整个系统开始时静止.  相似文献   

7.
题 如图1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由静止开始滑到B.然后,将A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A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8.
物理问答     
如图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小物块.开始时.两物块均静止。今在两小物块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和木板分离时.  相似文献   

9.
原题:一段凹槽A倒扣在水平长木板C上,槽内有一小物块B,它到槽两内侧的距离均为1/2,如图所示,木板位于光滑水平的桌面上,槽与木板间的摩擦不计,小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系数为μ,A、B、C三者质量相等,原来都静止。现使槽A以大小为v_0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已知v_0<(2μgl)~(1/2),当A和B发生碰撞时,两者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借助一题多解、全方位多渠道地考虑问题, 对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现举一例. 题目: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质量M=2 kg,木板左端有一质量m=1kg的物块,物块与木板开始都处于静止状态,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向右的恒力F=2 N作用在物块上,要使物块相对木块移动L=1 m,F  相似文献   

11.
例1 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M=4.0kg、长度L=2.0m的木板,在F=8.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0=2.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质量m=1.0kg的物块(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木板最右端.(g=10m/s^2)  相似文献   

12.
例1如图1所示,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可以随意改变,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木板的底端以大小恒定的初速率v0沿木板向上运动,  相似文献   

13.
板块模型是新高考的必考核心考点,在高三复习中必须突破这一核心考点.下面以2021年高考真题为例,分析总结这一考点的突破方法. 1 真题展示 原题 (2021年全国乙卷)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长木板,木板的左端上有一质量为m2 的物块,如图1-甲所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物块上,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1-乙所示...  相似文献   

14.
题目如图1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的长木板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此时将一质量为m(m相似文献   

15.
徐建年 《物理教师》2009,30(12):56-56
题.(第1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5题)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带薄挡板P的木板,静止在水平的地面上,设木板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因数相等,皆为肛.质量为m的人从木板的一端由静止开始相对于地面匀加速地向前走向另一端,到达另一端时便骤然抓住挡板P而停在木板上.已知人与木板间的静摩擦因数足够大,人在木板上不滑动.同:在什么条件下,最后可使木板向前方移动的距离达到最大?其值等于多少?  相似文献   

16.
题目(2005年高考·天津理综第24题)如图所示,质量mA为4.0kg的木板A放在水平面C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为0.24,木板右端放着质量mB为1.0kg的小物块B(视为质点),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木板突然受到水平向右的12N·s的瞬时冲量I作用开始运动,当小物块滑离木板时,木板的动能EKA为8.0J,小物块的动能EKB为0.50J,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瞬时冲量作用结束时木板的速度v0。(2)木板的长度L。分析由题意可知,木板A受瞬间冲量I作用而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受水平面C及小物块B对它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而小物块B…  相似文献   

17.
题目 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上自左向右放有序号是1,2,3,…n的物块,所有物块的质量均为m,与木板间的摩擦系数都相同。开始时,木板静止不动,第1,2,3,…n号物块的初速度分别是v1,2v0,3v0,…nv0,方向都向右,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自锁现象”. 例如图1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有一质量为加的物块刚好能静止在斜面上,设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如果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试分析物块的可能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19.
葛洲 《物理教师》2011,32(3):44-44
2010年海南高考物理试题中第5题是一道值得商榷的试题.原题如下: 如图1,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  相似文献   

20.
励箭生 《物理教师》2002,23(7):59-60
第 1 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预赛 )第 5题如下 :如图 1所示 ,一质量M、长为l带薄挡板P的木板 ,静止在水平的地面上 .设木板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与动摩擦因数相同 ,皆为 μ ,质量为m的人从木板的一端由静止开始相对于地面匀加速地向前走向另一端 ,到达另一端时便骤然抓住挡板P而停止在木板上 ,已知人在木板上不滑动 .问 :在什么条件下 ,最后可使木板向前方移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其值等于多少 ?参考答案如下 :图 1          图 2在人从木板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的过程中 ,先讨论木板发生向后运动的情形 .以t表示人开始运动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