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小的少年犯了一些不那么严重的罪行,把他们关进监狱里,是否是最好的办法?新西兰少年法庭的官员们认为不是。在监狱中,他们很可能与其他的罪犯同流合污,因为社会无形中已经告诉了他们,他们是罪恶的人。他们恐怕以后就会在罪恶中沉沦了。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2000,(3):45-45
少年犯了一些不那么严重的罪行,把他们关进监狱,是否是最好的办法?新西兰少年法庭的官员认为不是。在监狱中,他们是很可能与其他的罪犯同流合污,因为社会无形中已经告诉了他们,他们是罪恶的人。他们恐怕以后就会在罪恶中沉沦了。  相似文献   

3.
添柴人     
男孩从监狱里参观回来,问爷爷:"为什么监狱里会有那么多坏人?"爷爷想了想,回答道:"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一团火。"男孩好奇地问:"是什么火?""那是罪恶之火。"爷爷说。"是谁点燃他们的罪恶之火呢?"男孩继续追问。"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火种,而  相似文献   

4.
耿慧 《班主任》2012,(11):60-60
正从监狱参观回来的小男孩问爷爷:"为什么监狱里会有那么多坏人?"爷爷告诉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罪恶的火种和一个善良的火种,而周围的人都是添柴人。如果他们的父母经常打骂他们,老师总是责备、惩罚他们,同学老是欺负他们,朋友常常带他们酗酒、赌博、偷窃甚至抢劫,见过他们的人对他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些鞭打、责骂、诱惑、贪婪、冷漠的柴火就可能  相似文献   

5.
曹秀宏 《宁夏教育》2013,(7):132-132
偶然间,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从监狱参观回来,问爷爷为什么监狱里会有那么多坏人。爷爷告诉男孩,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这团火就是罪恶的火种,而让它燃烧起来的是那些添柴火的人。他们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所有认识他们或者见过他们的人,都有可能是添柴火的人。如果父母经常打骂他们,  相似文献   

6.
神曲     
故事但丁随着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来到惩罚罪恶的地狱,地狱分成九层,他在那里看到许多历史上犯了罪,却不知悔改的人受着各种残酷的刑罚。接着他们来到监狱,监狱分成七层,虽然犯罪但已知悔悟,并得到上帝宽恕的灵魂在此修炼,净化灵魂。到了天堂的入口,维吉尔退去,一列队伍拥着一位高  相似文献   

7.
《狱中杂记》是方苞因为“《南山集》文字狱”的牵连,被关进刑部狱以后亲眼目睹的纪录。它以丰富的事实材料,严峻的批判态度,揭露了封建时代监狱中的重重黑幕,有力地抨击了当时司法部门的罪恶情况。归纳篇中揭露监狱的黑暗与残酷,重要的有下列几点:一、监狱中的起居与卫生条件极端恶劣,  相似文献   

8.
胡悦 《语文新圃》2009,(7):26-27
在肖申克这座黑暗罪恶野蛮充塞的监狱里,在Andy自救的同时,这座监狱也得到了救赎。当Andy用替警官逃税为伙伴换来啤酒时;当Andy开办图书馆和讲习班时:当监狱上空飘起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时,一切都充满了美好与希塑……  相似文献   

9.
少年犯了一些不那么严重的罪行,把他们关进监狱里,是否是最好的办法?新西兰少年法庭的官员们认为不是。在监狱中,他们很可能  相似文献   

10.
方苞的《狱中杂记》,透露了清代监狱中官吏贪赃枉法,坏人逍遥法外,无辜者负屈含冤的真象。写得言简情实,典型性很强。人们都说它能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时代“司法”制度的罪恶和黑暗的认识。然而,这个效果并不是作者所希求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教育信息》2006,(2):62-62
阿根廷监狱大学德沃托大学教育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培养出2000名大学生,其中80多人获得了法律、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硕士学位。该大学帮助狱中囚犯重塑尊严,让他们在被称为“死亡之谷”的监狱中重建人生计划。监狱大学教育项目总负责人玛尔塔·拉费里埃说:“大学来到监狱的意义不在于仁慈,而在于政治”,他认为监狱大学具有“自己的独特意义”,而决不是“为了维持监狱秩序而成立的”。在监狱里传播知识,是为了给予犯人对现在和将来生活的信心,帮助他们摆脱空虚的思想状态。(埃菲社布宜诺斯艾利斯2005年11月25日)阿根廷监狱大学育人…  相似文献   

12.
罪犯在监狱中生活使他们的人格特征深深打上了"监狱"的烙印。监禁刑造成罪犯人格变异,这种罪犯人格障碍就是监狱人格。解决监狱人格问题,就要立足于影响监狱人格形成发展的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主要通过监禁手段、管理方式、教育方法、心理矫正四方面的有机结合来进行。对监狱人格的研究,有助于预防监狱人格的形成,有助于促进罪犯人格健康发展,有助于罪犯出狱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白宫一位著名人士和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在文章中谈了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这样写道:小时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在他23岁时为人陷害,在牢房里呆了9年,后来冤案告破,他走出了监狱。出狱后,他开始了常年如一日的反复控诉、咒骂。73岁那年,在贫病交加中,他终于卧床不起。弥留之际,牧师来到他的床边:“可怜的孩子,去天堂之前,忏悔你在人世间的一切罪恶吧……”牧师的话音刚落,  相似文献   

15.
晚清出洋的外交官对欧美监狱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教育改造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他们认为欧美监狱不但管理人性化、狱制合理、依法管理,而且效果良好。虽然这些外交官受时代背景的局限,对欧美监狱的认识并不全面、科学,但他们以自身著述和言行,推动了清末监狱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看过一个故事,大意是说。从监狱参观回来的小男孩问爷爷:“为什么监狱里会有那么多坏人?”爷爷告诉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罪恶的火种.还有一个善良的火种。而周围的人是添柴人。如果他的父母经常打骂他,如果他的老师总是责备他、惩罚他,他的同学老是欺负他。他的朋友常常带他酗酒、赌博、偷窃甚至抢劫,见过他的人对他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些鞭打、责骂、诱惑、贪婪、冷漠的柴火,就可能点燃他心中愤怒、怨恨、贪婪、嫉妒、悲伤、自卑的火焰。这样他心中的罪恶之火就熊熊燃烧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一.自制是最难得的美德 我刚刚对美国各监狱的十六万名成年犯人作过一项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不幸的男女犯人之所以沦落到监狱中,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自制,因此,未能把他们的精力用在积极有益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负心汉"主题是传统爱情文学模式中十分重要的一种,"三言"从"负心汉"对"财、色、情、仕"的选择入手,揭示了他们身上罪恶与心灵持续碰撞的悲剧根源,呈现给我们一群"类型化"的可怜人群像。他们大多性格软弱、贪财好色、毫无生气与活力,在"情"、"色"、"财"、"仕"中,往往抛弃"情"选择后者。他们屈服于环境、屈服于欲望,在摧毁别人的同时也摧毁了自己,罪恶与心灵的持续冲突是他们的悲剧性所在。  相似文献   

19.
最后一枪     
"托里斯!现在你已经走投无路了,还是乖乖地束手就擒吧!"莫尔警长高声叫道,"你即将在月球监狱中忏悔你犯下的种种罪恶!"托里斯冷笑道:"哈哈,莫尔警长别开玩笑了!就凭你手中的那把阿尔法射线枪,能抓住我吗?你是伤害不了我的!"说完,托里斯飞快地从怀里掏出一个银色的圆球,用力往自己脚下一砸,圆  相似文献   

20.
看过一个故事,大意是说,从监狱参观回来的小男孩问爷爷:"为什么监狱里会有那么多坏人?"爷爷告诉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罪恶的火种,还有一个善良的火种.而周围的人是添柴人.如果他的父母经常打骂他,如果他的老师总是责备他、惩罚他,他的同学老是欺负他,他的朋友常常带他酗酒、赌博、偷窃甚至抢劫,见过他的人对他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些鞭打、责骂、诱惑、贪婪、冷漠的柴火,就可能点燃他心中愤怒、怨恨、贪婪、嫉妒、悲伤、自卑的火焰,这样他心中的罪恶之火就熊熊燃烧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